“我现在养猪了!”

“啊?您不是搞基因编辑技术的吗?不是优化基因编辑脱靶率的吗?怎么去养猪了?”


(资料图片)

听到左二伟去养猪的消息时,多次因为他发表的顶刊进展而采访他的《中国科学报》记者有点懵。

当记者在深圳见到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研究员左二伟时,看到他面庞和胳膊晒得黝黑,眼里闪光,脸上带笑,身穿轻便的运动服,脚着运动鞋,似乎刚刚从地里干活回来的架势。

记者打趣他:真要从实验室“转行”了吗?他笑笑,“顶刊也要发,但这件事关系国计民生”。他打开话匣子,聊起了自己的新事业——养猪,养很多很多的猪,养很香很香的猪。

左二伟

肉质鲜美的巴马香猪,外地却吃不到

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是著名的长寿之乡。巴马香猪是当地特产,同时也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据说巴马香猪源于当地土猪,是野猪驯化而来。由于巴马香猪烹调时不添加任何佐料也香气扑鼻,所以命名香猪,被誉为“猪中贵族”。

但广西巴马生产的香猪在县外基本吃不到,很难“走出”巴马县。

如此优秀的巴马香猪,为何外地人吃不到呢?左二伟解释说,因为巴马香猪肉质鲜美,6个月出栏,但体重仅70斤左右,长不大,产量低,养殖成本高,养殖规模小,全县生猪出栏约60万头,其中肉猪仅有20万头,所以供不应求。

能不能让更多的人吃上巴马香猪?如何从农业产业的角度帮扶巴马“自我造血”,实现乡村振兴?

2022年2月,基因组所获得深圳市和巴马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的支持,注册成立了新型研发机构——基因组所巴马乡村振兴研究院,旨在发挥基因组所国家队科技优势、巴马特色产业优势,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农业产业发展问题开展研究,助力巴马现代农业建设。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