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师,我们获得了全国一等奖,这来之不易的荣誉,离不开您的辛勤付出、耐心指导。”日前,山东科技大学智能空间信息工作室负责人王健收到这样一则短信。

短信是测绘学院测绘工程专业学生张振羽写的。在工作室的培养下,张振羽在大二这一年在全国大学生测绘学科创新创业智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

打造浓郁的创新氛围


(相关资料图)

走进山东科技大学校园,从理工科的实验室到文科的小沙龙,处处能感受到创新文化的气息。

近两年,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国家级奖励3700余项,获批校级以上科研立项630余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50余项。

这份亮眼的“成绩单”背后,得益于该校推出的“创新工作室”。近两年,山东科技大学创办了155个创新工作室,选聘科研项目较多的老师主持工作室,让低年级本科生尽早参与科研项目和研究课题,从而培养更多应用创新型人才。

在外地参加完一场学术会议后,“惟真惟创”工作室负责人陈军涛马不停蹄地赶回学校,因为会议期间,一家企业提出了“矿井水害”难题亟需解决。

接到“任务”后,陈军涛和学生立马着手“破题”。通过多专业全方位合作,一周后,“工作面岩溶水害探查治理效果”解决方案送到了山东能源鲁西矿业集团白庄煤矿的总工程师王凯的手中。

“小蕾,你真的制造出在水上行走的机器人了吗?”周末一早,在山东科技大学女生宿舍,经管学院大三学生林菁蕾就被舍友反复“盘问”。

作为一名学习财政专业的文科生,林菁蕾研发出了“水面自动清理机器人”。

一名文科生,是如何培养创新兴趣和能力的?这一切,要从加入智能机器人工作室说起。2022年的一天,林菁蕾在前往图书馆学习的路上,听闻一个消息:有兴趣跟着导师做创新的本科生,可自由选择加入老师的创新团队。林菁蕾抓住这次机会,进入了自动化学院教师崔保春负责的创新工作室。

有一次,林菁蕾在校内的人工湖散步时,听到旁边的清洁工人叹息:“水面上脏兮兮的杂物,太难清理了!”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她立即向导师请教。“尝试设计一款能在水面行走打捞漂浮物的机器人,一定可以解决。”在崔保春的指导下,不到两个月,林菁蕾和队友研发出“水面自动清理机器人”,实现了初期的设想。

垫好创新之路的基石

为了把有创新兴趣的学生“扶上马”再“送一程”,山东科技大学创新工作室推出了一系列保驾护航政策:首先对导师遴选有一定标准,比如能为学生提供科研项目辅助及科学研究经费等;其次,制定管理条例,鼓励骨干教师积极参与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再就是要求导师“一对一”联系学生,通过“导师带徒”机制,打造传、帮、带“一线课堂”等。

化工学院应用化学专业学生吴倩文虽然只是本科生,却已在天然产物智能绿色提取技术工作室中开展科研近一年。在参加第四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期间,她坚持每周提交一份实验进展报告。经过7个月的备赛,她从全国300多个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捧回了一等奖。

吴倩文的变化只是本科生成长成才的一个缩影。“一旦在工作室发现‘好苗子’,我会想办法精心培育。”数据空间工作室负责人马慧子说。

“以前,也有一些类似工作室形式的做法,很多变成了参观交流的‘展厅’,没有真正发挥作用。”面对这一问题,创新创业学院副院长杨彬的回答是:既要培育学生“天马行空”的创新思维,更要引导他们践行青年的责任担当,“让创意变项目,让项目变成果,让成果变效益”。

打通创新的最后一公里

如何破解难点,让学生的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进市场,打通创新最后一公里?

为了让工作室的成果“走出去”为行业所用,近年来,该校依托校企合作单位、战略合作企业,组建一批大学生实验基地、科创基地、转化基地,让学生走近一线触摸生产;其次,培育优良的创新文化,加强“把企业难题当课题,让科研成果变效果”主题教育;再次,开展双创项目互选、创新金点子征集等特色活动,将学生的好点子、小创意向合作企业推介,让学生创新和企业需求连上线。

“真没想到我们的作品竟然转化出这么高的价格,简直太开心了。”前不久,“安耀创星”创新工作室的大三学生刘祥远与导师孔彪的一项创新成果,在东滩煤矿转化了近40万元,令工作室的学生兴奋不已。

这缘于工作室的一次现场实践。前不久,孔彪与往常一样,带着工作室10多名学生到东滩煤矿现场实践。在与企业总工程师谢华东交流时,发现了热动力灾害预警与防治技术难题。

“这个问题,我们能不能解决?”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团队研发出煤自燃分级监测预警系统,解决了困扰企业多年的难题。

在一次次创新尝试中,让课本上学到的知识“活”了起来,也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

“学校也在不断地出台政策,从人、财、物各方面激励创新工作室吸引学生进入,提供各类创新创业培训、孵化器资源,帮助学生将优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这是盘活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一次有益尝试。”山东科技大学校长曾庆田说。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