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成渝地区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总体方案》获批,标志着国家首个区域综合性科学中心由此落户成渝,其中四川区域选址天府新区兴隆湖,重庆区域选址金凤片区。
2023年5月初,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正式揭牌,其定位为西部(成都)科学城创新策源地、国家实验室和天府实验室承载地、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内核支撑,将聚焦先进核能、航空航天、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重要领域,瞄准战略高技术开发,打造原始创新集群和研究基地集中承载地。
(相关资料图)
“科学大脑”在此驻扎,对内对外如何传输、获取以及共享海量科技信息或数据?中国科技云成渝枢纽将承担起这一重大职能。
2022年底,由中国科技云总中心指导,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以下简称成都文献中心)牵头,联合中科院成都分院院属单位共同建设的中国科技云成渝枢纽(以下简称“成渝枢纽”)从华西坝整体迁移至成都科学城。这次搬迁,不仅是空间距离的变化,更是一次软硬件的升级。
未来,成渝枢纽将辐射成渝双城经济圈各类大科学装置与科研机构,力争成为成渝地区重要科研机构、大科学装置、科学数据中心、超算中心、重大科研项目等不可或缺的高带宽高可靠科研专网。
牵起一根数据专线 交流合作的通道逐渐畅通
网络是路,数据是车。以前,“车马”很慢。
八十年代,四川在地的科研院所和高校与国外科研机构的联系,大多通过纸质信函。一来一往,起码得半月以上。而在国外,“email”已开始“走红”。
成都文献中心原副主任许志强86年出国交流,一年间,感受了网络发展的便利,意识到通过网络同国外交流科研信息的重要性。回国后,他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优化中心的通讯条件,改善网络环境。
“当时我们去电信局申请了一条专线,连接到科学院的计算中心,通过他们建立起了对外的e-mail联系。”许志强回忆,因此对国外通信效率大大提升,一封电子邮件两三天内就完成来回。这条线,不仅便利了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也帮助四川不少高校的科研人员建立起对外学术交流的快速通道。
不仅如此,成都文献中心,也成为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西南地区最早实现联机检索国际文献数据库的机构。八十年代中期,馆内还建立起了3+COM局域网,开发软件推动了计算机图书编目和馆藏图书计算机检索,被认为是国内最早真正提供读者免费自行检索的图书馆之一......
这是成都文献中心提供网络服务的起点。
1989年,中国科学院主持实施了国家计委立项的“中关村教育与科研示范网络”(NCFC)——中国科技网(CSTNET)前身的建设。1994年,NCFC率先与美国NSFNET直接互联,实现了中国与Internet全功能网络连接,标志着我国最早的国际互联网络CSTNET的诞生。而后几年中,中国科技网不断扩充发展,各个分院陆续搭建起地区分中心。经各方协调,1998年,院里将中国科技网成都分中心建设运营的任务交予了成都文献中心。
“通过IP/X.25数据专线,我们统一连接到院网络中心,建立起满足院内研究所邮件传输、科研交流和文献检索这三项服务的网络,但费用昂贵。”成都文献中心现四级职员、原信息技术部主任刘丹军介绍,在1999年,成都文献中心又建立起了国际卫星专线,大大提升了网络性能。
在互联网发展初期,成都文献中心针对图书文献领域,基于业务范围尝试推出了一些应用,包括申请创建电子公告板。“很多做法和服务超前,不逊于当时的一些互联网服务企业,只是我们工作偏科学应用方面,服务对象比较单纯。”刘丹军表示。
对外交流方式从一个英文单词需三块钱、必须绞尽脑汁省着打的电报,再到只能发送文字和简单图片的电邮,再到上百兆速度无限畅游的网络,整个国家互联网蓬勃发展,运营商提供的光纤接入服务愈发成熟。
“发送视频在以前都是无法想象的。”刘丹军说,网络改变了很多,助推着中国科技网成都分中心服务的范围不断扩大,在新的历史时期分中心也迎来了新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