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作为乔治·帕里西(Giorgio Parisi)的第一个博士生,张翼成至今也无法跟上导师的思维,尽管他自1981年跟随帕里西学习和工作有累计达8年的时间。 74岁的帕里西因发现了从原子到行星尺度的物理系统紊乱和波动的相互作用,而获得20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的研究足够复杂:从基本粒子物理学到机器学习,从自旋玻璃到水的沸腾,从股市到天气,从设计实验探究鸟群飞行规律到如何更高效烹饪意大利面。 现在担任瑞士大数据与网络科学中心主任的张翼成评价说,帕里西开创了复杂性科学的研究并使其成熟起来,而这次他获得诺奖,意味着复杂性科学从此登堂入室,不再是边缘化的角色。 乔治·帕里西
复杂性科学与此前伽利略、牛顿以来的还原主义理念截然相反:后者尽力在简化自然现象,用一个公式来理解世界,而帕里西要理解现实中的复杂问题。 那么,包罗万象、随心所欲跨界驰骋的帕里西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科学家? 对科学问题的直觉,是帕里西最与众不同之处,他的思维是喷发出来的。 在张翼成的回忆中,帕里西的创造常常是即兴的、毫无准备的。 二人共事的经典镜头是,两人在共进午餐或咖啡厅聊天,每当感到帕里西的思维火花要喷射,张翼成就赶快抓纸来记录,回去再仔细琢磨、消化。张翼成的成名作,后来开辟界面动力学标度新研究领域的KPZ(Kardar-Parisi-Zhang)方程就是这么来的。 这个与KPZ方程密切相关的手迹写于1985年7月15日,张翼成保存至今。张翼成供图 帕里西本人也试图阐明自己的思维方式。他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举了个例子:一个朋友问他某些数量之间是否有关系,他很快给出了一个证明,然而朋友看不懂,只有再三要求他给出详细证明过程,最终才理解了这个结论。帕里西说,“我有那个明确的答案,而并不明白为什么,只有通过努力,我才能解释为什么。”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金瑜亮曾在帕里西课题组做过一年博士后,他对帕里西的思维方式同样感同身受。他对《中国科学报》分析说,大多数科学家的思维方式是线性的,就是从已知的、已有的困难出发来找到解决方案,而帕里西在看到步骤A和B后,就跳过中间步骤直接到Z了,这就让其他人觉得帕里西欠缺逻辑。 在帕里西看来,一些细节不是特别重要,他会跳过这些细节,关注到问题的本质。 令人震惊的是,帕里西最终总是对的。金瑜亮说,他往往能够在具体推导和演算之前就猜到答案,从而给人以天才的观感,或许是因为他大量的知识储备,从而给人他大脑运算太快的错觉。 在其著作《随椋鸟飞行》一书中,帕里西专门谈到了直觉和灵感(无意识)。他说,就像在艺术和许多其他人类活动中一样,直觉在科学领域也是头等重要的,然后才是准确性。他引用了意大利谚语“夜晚给人灵感”,来给自己的工作方式做注解。 乔治·帕里西的著作《随椋鸟飞行》中文版
帕里西还是一个对中国特别感兴趣的人。1979年,他在法国遇到了正在巴黎访问的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吴咏时(现美国犹他大学物理系教授),他表示对中国文化非常感兴趣,希望能够有机会去中国访问。于是帕里西在1980年4月来到中国,逗留了两个月,期间还与吴咏时合作完成了一篇在诺奖座谈会上被提及的论文,后者于1981年发表在《中国科学》上。 张翼成说,为了那次来中国,帕里西还专门学了一年中文。帕里西说自己达到“能够阅读几百个字文章的程度”。在接受《中国科学报》在线视频专访时,在帕里西书房挂着一副中国书法作品,甚是醒目。 诺奖得主菲利普·安德森说过一句话:“多即不同”,就是说一个系统的成分数量增加,不仅决定了系统的量变,还决定了其质变。这句话也适用于ChatGPT的机器学习,甚至人类学习。是这样吗? 过去35年间,我研究了机器学习,而没有详细研究近日的新进展,但我读了一些科技论文,理解了ChatGPT在做什么。 关于ChatGPT,有一点很有趣,人们所说的大型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简写为LLM)能够学习很多文本,像人类一样说话,但目前没有任何内在的方法来检查它所做事情的可靠性。 我的意思是,目前发生的一切完全是被“虚构”出来的,就像一个高中生在被老师提问时,他不知道答案,却“发明”出了正确答案。比如,我问朋友:如果想写一篇关于意大利诗人的论文,应该读哪些书?他给了我一个书单,但书单里的这些书都不存在。大型语言模型的问题与之类似,在这个模型中,只有对语言的理解,没有任何试图对现实的理解。 当然,ChatGPT对许多任务有用。假如你写了一篇非常长的东西,你想对这篇论文有一个总结,你可以问ChatGPT,我认为它会总结得非常好。里面可能会有一些理解错误,但会非常好。 因此ChatGPT可以有效地避免重复性任务,但目前它仍然距离类似智能的东西很遥远。它可以重复已被发现的东西,以一种有趣的方式整合并重复,但它没有更深层的智能行为。 你能描述一下人工智能的未来吗?会不会像科幻电影里的那样? 我认为预测未来是很困难的事。理解当下已经很难了,预测未来更难。 人工智能系统将把我们从某种重复性的工作中解放出来。自动翻译是非常好的东西,但仍然会犯一点错,质量不如人工翻译——人能更深地理解文本,因此给出更好的翻译。但如果你只是想读中文文章或报纸,或者你想理解德语科技论文,可以用翻译软件。 然而,如果想真正深入理解一篇原创文献,比如要想知道某种药物对某一类型的癌症有什么影响,你最好去自己阅读原始论文,而不是去看ChatGPT的总结。因此,就像自动驾驶汽车一样,人工智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疫情之前,人们说自动驾驶可以在2020年实现,但到今天自动驾驶还未实现。如果你不想发生事故,如果你想拥有绝对可靠的自动驾驶,就需要建立在对现实理解的基础上,所以它进展缓慢。 30年前出现了可以做代数运算的程序,如a加b的平方,等等,而且可以做很长的运算。这是一个美妙的工具,你可以在上面做很多事情,但它无法独立证明一个新的定理。 因此,目前而言,距离它具备一些创造性的行为还很遥远。 你在书中多次提到“直觉”和“隐喻”。那么,有哪些和你风格类似(善用直觉和隐喻)的科学家? 我认为所有的科学家都有一定程度的直觉;当然,好的科学家比一般的科学家有更好的直觉。 一个好的数学家,在证明某个定理之前就能感知它是真的还是假的,虽然有时会犯错,但我认为这种能力是很重要的。典型的研究包括假设一些东西,并试图证明你的假设是正确的。 如果你是一个非常好的科学家,你会做出一些好的假设,然后去证明是或不是。 举个例子,大概几个月或一年前,一个朋友问,某些数量之间是否有关系,我写了公式并给出简短的证明。我的朋友说,不对,证明应该更长。我思考后给出一个更长的证明。我的朋友又说,证明应该更长。我想了一个小时,又给了他一个证明,这次是对的。 也就是说,我有那个明确的答案,但并不明白为什么,只有通过努力,我才能解释为什么。 当然,很多时候你的想法(直觉)可能是错误的——你认为它是对的,你努力去证明,结果却是致命错误。但有时候你能猜到一些正确的东西,这很重要。 目前我没看到人工智能发展直觉的方式。如果你想拥有“直觉”,你必须有一些关于世界的、非形式化的内在图像,你需要根据具体情况,使用这些内在图像作为一个网络。 很多时候你需要使用类比,将某个东西类比为其他东西,这些都与你心中对这个世界的内在认识有关。目前AI还没有进入这个方向。我认为这将需要大量的时间,但我很有信心,它可以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而且,目前实值神经网络(Real Neural Network)中突触的数量远小于人脑,要想让人工智能发展出直觉,需要大得多的突触数量。目前我无法看到(人工智能发展直觉的方式)。 乔治·帕里西在讲课。图源:格兰萨索科学研究所(GSSI) 你如何看待复杂性科学这门学科,这门学科应该有边界吗?对你来说,跨学科研究容易吗? 我认为复杂性科学不是一门学科,在复杂性领域不存在专家。因为每个给定的复杂性系统都是不同的,每个系统都和其他系统略有不同。 如果你想让它成为一门学科,你需要以一种与之前完全不同的方式来看待系统。我不想给出一个方法论,但我想说,有一些关于复杂系统的思考方式,与过去不同。这一点非常重要。 研究复杂性系统的典型挑战是,这个系统由许多个组件组成,加上非常多的组件之间相互作用,每个部分都是不同的。 这个系统可能是社会,可能是一个人,组件是大脑,是神经元,如果这个组件是动物和植物,它可能是一个生态系统……所以复杂性非常具有普遍性,生活中处处都是复杂性系统的例子,我们正努力去深刻理解它。 我认为应该非常谨慎地使用物理学和生物学论点来研究社会现象,我认为这非常困难,而且非常微妙。在某种程度上,我会避免这样做。 当然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可以这样做,比如,如果你想知道人们在非常密集的人群中移动的行为。 但总体而言,若要在一个更大的层面上挪用自然科学理论以理解社会现象,需要非常小心谨慎。因为有时候使用物理学某个参数会得出非常错误的结果。 我还记得50年前发生的“社会生物学”的事情——科学家们试图用生物学的一些论据来解释社会现象,但结果很危险,他们使用这些论据为极端立场辩护。 科幻作家阿西莫夫在小说中使用物理学和数学来预测社会,小说中这种能力产生在遥远的未来。因此经过漫长的时间,我们应该可以达到阿西莫夫的故事中那样,但目前还非常不成熟。 霍金曾说,如果机器人继续发展,可能会毁灭人类。你如何看待他的担忧? 我不认为AI会毁灭人类,我认为人类更有可能通过一场核战争来毁灭自己。另一个非常危险的问题是气候变化。我们还有流行病的问题,还有资源有限的问题,我们可能在一些关键资源的争夺上付出沉重代价,这也可能导致战争。 所以我认为人类最危险的事情是自我毁灭,而不是人工智能来毁灭。人工智能显然很难毁灭人类,而且未来人们可以有不同的技术来避免这种事件的发生。 目前人工智能的一切都在我们的可控范围内;未来很难说,但是我认为AI毁灭人类是不可能的事情。 这看情况。我做研究都是出于好奇心,如果我看到了我好奇的东西,而且认为自己能够解决,我就会试着朝这个方向努力。 有时我可能会犯错,或者在最后我发现无法解决,但一般来讲,这种情况不会发生。
推荐内容
-
“欠缺逻辑”的诺奖得主:我有更好的直觉
-
世界微头条丨中国工程院院士、水工建筑物设计专家周君亮逝世
-
环球新资讯:手机最省流量的浏览器是哪个【推荐】
-
20万+!比亚迪4月销量又爆了 这一数据亮了 “蔚小理”分化明显 “淘汰赛”打响?-每日热讯
-
今亮点!中老铁路部分车票售罄 中老铁路列车带火跨境游
-
2023年7月份武汉国际博览中心展会排期| 2023年4月20日 世界快看点
-
全球快播:怎么回事,一边人山人海,一边却是惨淡的数据?
-
李云龙老师简介|今日热讯
-
美银证券:维持建设银行(00939)买入”评级 目标价7.05港元
-
淘宝,确实变了……
-
【聚看点】广州5月7日又要下暴雨?节后上班记得带伞
-
星辰变:秦羽进入猿猴一族传承之地,兄弟俩终相聚!
-
“五一”期间多地基础设施工程建设持续推进 每日看点
-
民生银行尾盘涨超5% 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3.7%|世界观天下
-
汇源推出新品:上选意中人酸奶、玛氏第三家冰淇淋工厂正式投产_环球快讯
-
每日速递:太原加快数字经济发展
-
硕士毕业,考入部委,年薪不如国企法务,北京的生存难度太高了?
-
环球焦点!大风+雷阵雨,山东3日起大范围降雨!
-
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6月将试运行 高质量监测太阳活动|焦点播报
-
焦点滚动:“深地一号”钻头已钻至地下2210米
-
全球观速讯丨维珍航空恢复中国内地首条航线 上海机场国际航班持续恢复和加密
-
世界热消息:湖北襄阳举办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特别节目
-
“坐着火车游新疆·天山号”旅游列车首发 游客“夜行日游”玩遍新疆
-
世界观点:中通快递财报预测:中通快递2023年收入和利润将大幅下降
-
再创“历史新低“,葡萄酒是否还能扭转颓势?| 财报解读系列④-当前聚焦
-
Motiv Power Systems 推出用于中型车队的下一代电动卡车 世界热点评
-
今日18:30至运营结束,有轨电车广州塔、广州塔东站停运
-
当前简讯:广东:大爷给情侣算命,因没算准拒付钱后大怒:不给就有血光之灾
-
微资讯!“五一”假期第四天 全国铁路依旧保持高位运行
-
电商停摆、等不到救命融资,虎头局品牌进入倒计时 即时看
-
环球播报:刷新纪录,全力冲刺!
-
中国最赚钱的股民肺腑直言:一辈子死瞌一个指标,很赚钱也很简单
-
瑞信最大股东将在完成合并后持有瑞银0.5%的股份|每日头条
-
世界速读:2023年5月1日云南省绿豆芽批发价格行情
-
3日15时将迎五一返程高峰,注意绕开这些易缓行路段-天天报道
-
【独家】五一假期进入倒计时,广州前往外地出现低价机票
-
五一我在岗|他们坚守环卫岗位,为市民营造舒适环境_环球微速讯
-
世界观点:安徽大学团队项目荣获日内瓦国际发明展最高奖项
-
专访地质学家任纪舜: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天天时快讯
-
原神3.6纳西妲配队解析,带你进入种门的世界 世界即时
-
中国石化“深地一号”新断裂带获油气突破|全球实时
-
旅行博主莫高窟内录像遭举报后道歉具体详细内容是什么
-
辽宁发布大风蓝色预警,局地最高10级狂风!冷空气雨水也将来袭 最资讯
-
卧室装修必看:这些颜色搭配能帮你放松-东易人家著
-
天天快报!油田上产忙
-
向所有辛勤工作的人致以最真挚的祝福
-
淘菜菜并入猫超,再换帅 每日动态
-
人流量激增,广州动物园将视情况启动临时管控
-
五一我在岗 | 白云机场三期、南方钢厂保障房建设全速前进|播报
-
世界热头条丨重庆轨道交通15号线礼学路车站主体结构顺利封顶
-
极品新娘分集剧情简介_极品新娘剧情介绍
-
天天热讯:节前164家公司一季度利润大幅降低,影响节后走势
-
致敬,这些背影…-当前信息
-
澳航任命103年历史上首位女CEO
-
【国君食品】板块复苏,啤酒强韧——食品饮料板块2022年报&23一季报总结|今热点
-
2023成都糖酒会盘点:哪些行业将领跑未来?
-
亚行首推亚太创新气变融资机制IF-CAP
-
吉林省造大清银币价格(2023年05月02日)_天天观焦点
-
136家公司一季度利润大幅增长_播报
-
世界观速讯丨大家都明白了,我们平时交友写在脸上的表情,不是交易就是交配。
-
超900万!深圳世界之窗单日收入创历史新高 世界百事通
-
新势力车企4月交付分化明显,理想销量超小鹏、蔚来之和
-
新动态:比特币一天内下跌超过 5%
-
广交会物语 | 一本满藏商机的“生意经” 世界快资讯
-
5天发送旅客超1200万人次!广铁今起迎接返程客流高峰
-
南航行李服务礼宾区在白云机场正式启用
-
回南天、冰雹、冷空气……刚过去的4月广州天气如此多变|全球速看
-
世界今日报丨“他者”涌现: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漫谈
-
今日快看!中东部将遇大范围强降雨,中国气象局启动四级应急响应
-
9472米!我国开钻亚洲最深油气井 世界新视野
-
正大校刊(关于正大校刊介绍)-头条焦点
-
世界新动态:张宇星:设计是产业链上的皇冠,深圳要向设计驱动转型
-
东海休渔!温州2000多艘渔船回港
-
A股:麦迪科技、徕木股份、大胜达等五家公司重要公告! 今日热搜
-
辽宁2022年财政收入:仅1市正增长,丹东抚顺盘锦减幅超15%-环球观察
-
市值蒸发近400亿,“晋江鞋王”改“卖菜”
-
环球热讯:中国好产品展风采!第133届广交会第三期开幕
-
【报资讯】青少年成HPV感染高峰人群,宫颈癌该如何预防?
-
香港理工大学校长滕锦光:创新永远在路上|全球今日讯
-
鲍鱼主要吃什么部位_鲍鱼的功效和营养价值
-
突发!又一家银行,被接管!
-
马斯克罕见达成妥协,赔偿特斯拉批评者1万美元 观速讯
-
GDP二十强公布 谁在跃升 谁在滑落? 当前速递
-
世界焦点!长途大巴车遭遇“停运”风波:困中求生的客运站,和等待回家的人
-
“选票造假”赔偿7.875亿美元!美国传媒行业史上最高诽谤案和解金额诞生!
-
与其挤在景点,不如畅游书海
-
每日消息!国际最新研发一种非侵入性语言解码器
-
港股银行股多数上涨 交通银行涨超4% 环球精选
-
长三角铁路今日预计发送360万人次 明将迎返程客流最高峰
-
停飞!美国军机30天内12人丧命!
-
数据中心液冷爆发!量价齐升,龙头全梳理 环球热头条
-
当前速读: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丨产业集群提速 项目建设正酣
-
@所有张家港“小哥”,你们的专属月来啦!
-
海底捞、探鱼、老乡鸡的定制调料供应链
-
龙穴岛上的火车“纤夫”,筑就经济发展的“黄金线” 简讯
-
环球观速讯丨明日将现返程高峰,请拿好这份出行指引
-
环球微速讯:东京大学聘请马云为“东京学院”客座教授
-
青蒿种质创制,这群人在实验室里抢进度
-
视频曝光!游客跪地爬过悬崖 当地回应
-
全球热文:你烤我也烤,为什么就你淄博火遍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