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细胞也要防“冻伤” |
材料界“黑马”MXene助力细胞冷冻复活 |
寒冷条件下的结冰会给人类带来不便和极大的风险。同样,在低温生物学领域,冰的形成和生长会在低温保存期间对细胞、组织、器官和其他生命资源造成致命伤害。特别是冰损伤,已成为器官移植领域的限制性瓶颈。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赵刚教授与中国科大附属第一医院刘会兰主任合作,基于二维碳化钛MXene纳米片的协同抑冰效应,实现了活细胞的高效深低温冷冻保存。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美国化学会-纳米》。

二维碳化钛 MXene纳米片的协同抑冰效应 课题组供图
低温保存“大有学问”
所谓低温保存技术是指将细胞、组织、器官以及其他生命材料置于深低温环境之下(通常为-80 ℃、-196 ℃),在此条件下生物体体内的各种生化反应延缓甚至暂停,细胞处于“假死”或“休眠”的状态。
为什么需要低温保存活细胞?“这是因为活细胞从获取到最终使用之间,往往存在一个时间差,少则几天,多则几个月,甚至是几年。为确保使用细胞时,它们是‘活’的,生物学功能仍完好,就需要在它们状态最好时进行冷藏冷冻。”赵刚向《中国科学报》介绍。
因此,低温保存作为众多生命资源必不可少的储存方式,在细胞治疗、生物样本库建立、再生医学等领域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冻存免疫细胞可以用于治疗疾病;冷冻卵细胞可以使女性生育力得以保存。
目前,国际通用的深低温冷冻保存方法,主要分为慢速冷冻保存法和玻璃化保存法两大类。然而,这两种方法都面临一个共同的挑战——样品使用前的复温融解过程,都需要较快的复温速率。假如复温速率不够快,样品内部可能就会出现重结晶或反玻璃化。
“简单来说就是,在复温过程中,小冰晶会发生形状、方位的变化,变成大冰晶,玻璃态的水再次形成冰核,最终变成大冰晶。这个过程会对细胞造成致命性损伤,损伤程度甚至比降温过程冰晶形成造成的损伤还要严重。”赵刚进一步解释说,这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挑战性问题。
因此,实现降复温过程中冰晶的协同抑制至关重要。其中,最重要的是寻找到一种合适的抑冰材料。

课题组成员在做低温显微镜实验 课题组供图
细胞活力提高到81%
功能性纳米材料是抑冰材料的研究热点,但现有研究大多关注纳米材料的分子抑冰效应,对其协同抑冰效应(如分子抑冰效应结合光热或磁热效应等)的研究尚不多见。
这项研究中,团队把目光投向了材料界的“黑马”——二维碳化钛MXene纳米片。近年来,这种材料展示出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广泛应用于储能和收集、电磁屏蔽、传感器和生物医学等领域。
令人惊喜的是,团队研究发现这种材料具有协同抑冰效应,即被动抑冰与光热主动抑冰效应相结合。
因此,团队创新性地在低温保护剂溶液中,引入适当浓度的二维碳化钛MXene纳米片,制备出纳米低温保护剂悬浮液。再将这种悬浮液与待保存的活细胞-水凝胶构建物混合、平衡,完成渗透性低温保护剂的添加,随后将样品收集到塑料麦管中,将麦管直接置于液氮,快速完成降温冷冻过程。
研究表明,在降温冷冻过程中,二维碳化钛MXene纳米对冰晶的形成及其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让活细胞安全“假死”。
在复温过程,二维碳化钛MXene纳米片又充分发挥其自身的光热效应,也就是将吸收近红外激光的能量转化为热量,充当高效的空间热源,极大提升了样品内部复温的均匀性,同时也提高了整个样品的平均复温速率。
赵刚说,“实验结果表明,只要复温过程达到足够高的复温速率、复温均匀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乃至消除降温过程出现的危险因素和在复温阶段可能产生的危害,让活细胞顺利存活。”
数据表明,在活细胞-水凝胶构建物的冷却和融解过程中,二维碳化钛MXene纳米片均能减少冰损伤诱导的干细胞冷冻损伤,最终使细胞活力从38.4%提高到80.9%。
从仿生学角度发展新保存策略
事实上,低温保存技术是长期保存的一种策略,通常是常温条件下,无法实现某些样品的长期保存而被迫采取的一种降低温度的方法。
最理想的长期保存方式,实际上是在常温下,对生物样品体系内引入尽可能少的外源性物质从而实现保存。但是目前,常温下还做不到这一点,因此就需要在降低温度方面再做一些努力,这就是低温保存的缘由。
赵刚认为,最理想的低温保存方式,其实就是综合慢速冷冻保存和玻璃化保存的优点,并消除其所有缺点的保存方式,即使用超低浓度、超低毒性的低温保护剂,实现超快速降温玻璃化保存。
但这种理想的低温保存方式还面临诸多挑战,包括寻找或者合成,低毒/无毒、高效的低温保护剂;有效提高样品的降复温速率和降复温过程其内部的温度均匀性。
赵刚表示,下一步,团队将探索自然界的一些天然抗冻生命现象,借鉴其背后物理机制,从仿生学角度发展新的保存策略,这也是未来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同时,用物理学和工程学方法,突破现有低温保存体系中温度变化率、温度均匀性的限制,进一步提升玻璃化转变的效率,也是一个重要的努力方向。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21/acsnano.1c10221
寒冷条件下的结冰会给人类带来不便和极大的风险。同样,在低温生物学领域,冰的形成和生长会在低温保存期间对细胞、组织、器官和其他生命资源造成致命伤害。特别是冰损伤,已成为器官移植领域的限制性瓶颈。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赵刚教授与中国科大附属第一医院刘会兰主任合作,基于二维碳化钛MXene纳米片的协同抑冰效应,实现了活细胞的高效深低温冷冻保存。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美国化学会-纳米》。
二维碳化钛 MXene纳米片的协同抑冰效应 课题组供图
低温保存“大有学问”
所谓低温保存技术是指将细胞、组织、器官以及其他生命材料置于深低温环境之下(通常为-80 ℃、-196 ℃),在此条件下生物体体内的各种生化反应延缓甚至暂停,细胞处于“假死”或“休眠”的状态。
为什么需要低温保存活细胞?“这是因为活细胞从获取到最终使用之间,往往存在一个时间差,少则几天,多则几个月,甚至是几年。为确保使用细胞时,它们是‘活’的,生物学功能仍完好,就需要在它们状态最好时进行冷藏冷冻。”赵刚向《中国科学报》介绍。
因此,低温保存作为众多生命资源必不可少的储存方式,在细胞治疗、生物样本库建立、再生医学等领域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冻存免疫细胞可以用于治疗疾病;冷冻卵细胞可以使女性生育力得以保存。
目前,国际通用的深低温冷冻保存方法,主要分为慢速冷冻保存法和玻璃化保存法两大类。然而,这两种方法都面临一个共同的挑战——样品使用前的复温融解过程,都需要较快的复温速率。假如复温速率不够快,样品内部可能就会出现重结晶或反玻璃化。
“简单来说就是,在复温过程中,小冰晶会发生形状、方位的变化,变成大冰晶,玻璃态的水再次形成冰核,最终变成大冰晶。这个过程会对细胞造成致命性损伤,损伤程度甚至比降温过程冰晶形成造成的损伤还要严重。”赵刚进一步解释说,这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挑战性问题。
因此,实现降复温过程中冰晶的协同抑制至关重要。其中,最重要的是寻找到一种合适的抑冰材料。
课题组成员在做低温显微镜实验 课题组供图
细胞活力提高到81%
功能性纳米材料是抑冰材料的研究热点,但现有研究大多关注纳米材料的分子抑冰效应,对其协同抑冰效应(如分子抑冰效应结合光热或磁热效应等)的研究尚不多见。
这项研究中,团队把目光投向了材料界的“黑马”——二维碳化钛MXene纳米片。近年来,这种材料展示出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广泛应用于储能和收集、电磁屏蔽、传感器和生物医学等领域。
令人惊喜的是,团队研究发现这种材料具有协同抑冰效应,即被动抑冰与光热主动抑冰效应相结合。
因此,团队创新性地在低温保护剂溶液中,引入适当浓度的二维碳化钛MXene纳米片,制备出纳米低温保护剂悬浮液。再将这种悬浮液与待保存的活细胞-水凝胶构建物混合、平衡,完成渗透性低温保护剂的添加,随后将样品收集到塑料麦管中,将麦管直接置于液氮,快速完成降温冷冻过程。
研究表明,在降温冷冻过程中,二维碳化钛MXene纳米对冰晶的形成及其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让活细胞安全“假死”。
在复温过程,二维碳化钛MXene纳米片又充分发挥其自身的光热效应,也就是将吸收近红外激光的能量转化为热量,充当高效的空间热源,极大提升了样品内部复温的均匀性,同时也提高了整个样品的平均复温速率。
赵刚说,“实验结果表明,只要复温过程达到足够高的复温速率、复温均匀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乃至消除降温过程出现的危险因素和在复温阶段可能产生的危害,让活细胞顺利存活。”
数据表明,在活细胞-水凝胶构建物的冷却和融解过程中,二维碳化钛MXene纳米片均能减少冰损伤诱导的干细胞冷冻损伤,最终使细胞活力从38.4%提高到80.9%。
从仿生学角度发展新保存策略
事实上,低温保存技术是长期保存的一种策略,通常是常温条件下,无法实现某些样品的长期保存而被迫采取的一种降低温度的方法。
最理想的长期保存方式,实际上是在常温下,对生物样品体系内引入尽可能少的外源性物质从而实现保存。但是目前,常温下还做不到这一点,因此就需要在降低温度方面再做一些努力,这就是低温保存的缘由。
赵刚认为,最理想的低温保存方式,其实就是综合慢速冷冻保存和玻璃化保存的优点,并消除其所有缺点的保存方式,即使用超低浓度、超低毒性的低温保护剂,实现超快速降温玻璃化保存。
但这种理想的低温保存方式还面临诸多挑战,包括寻找或者合成,低毒/无毒、高效的低温保护剂;有效提高样品的降复温速率和降复温过程其内部的温度均匀性。
赵刚表示,下一步,团队将探索自然界的一些天然抗冻生命现象,借鉴其背后物理机制,从仿生学角度发展新的保存策略,这也是未来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同时,用物理学和工程学方法,突破现有低温保存体系中温度变化率、温度均匀性的限制,进一步提升玻璃化转变的效率,也是一个重要的努力方向。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21/acsnano.1c10221
推荐内容
-
每日播报!细胞也要防“冻伤”
-
【世界热闻】静磁场调控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信号传导机制揭示
-
天天热门:无探测漏洞高维贝尔不等式检验得以实现
-
世界球精选!中国科大实现两个光力系统全光远程同步
-
环球最资讯丨进出口银行上半年外贸产业贷款投放同比增长22%
-
当前关注:河南银保监局、金融监管局:8月15日起对4家村镇银行客户单人金额25万-35万的开始垫付
-
当前速看:科伦药业一年两度牵手国际药企,国内创新药终于站着把钱挣了
-
环球时讯:千里种粮,探寻“汾酒第一车间”中的品质生命线
-
焦点关注:小影科技IPO梦碎,剪辑工具没「钱途」?
-
每日动态!丰山集团突然“跨界”新能源的背后,实则是集齐天时、地利、人和
-
全球热头条丨近90亿!京东正式完成收购德邦快递,最后一块短板已补齐
-
重点聚焦!苏州大学副校长张晓宏升任校长
-
焦点热文:15岁男孩视力降至0.2,患白内障不自知
-
焦点快报!上海:百亿元消费券拉动效果明显
-
【世界独家】斯巴鲁汽车中国召回部分进口傲虎、力狮、XV系列汽车 共计42551辆
-
世界今日讯!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背负房贷,会导致怎样的后果?
-
当前快讯:断更up主突然攻击我!淘宝和b站,谁能留住朱一旦?
-
天天快讯:中国“首家新能源”宣布破产!事实证明,新能源“蛋糕”不好分
-
每日短讯:奥迪广告再次翻车!“无缝抄袭”去年长安汽车广告?
-
通讯!北京豪宅版图的“空白格”,有人补上了
-
当前讯息:关于公布2022年度医学科学领域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重点项目专业评审组组成名单的公告
-
全球热消息:中央气象台连续23天发布高温预警
-
当前快讯:快讯!长安汽车新专利可远程弯道挪车
-
环球热消息:詹启敏院士:医学科技是“国之重器” 多项底层技术亟待突破
-
当前聚焦:为什么很多新锐品牌,能够出道即“爆款”?
-
天天即时看!湖南最吃香的6个县市,将建成中等城市,未来将有大发展
-
环球精选!股票市场风险很大,普通投资者如何投资理财?
-
环球动态:小荷才露尖尖角,待蓄势充分再向上
-
【天天时快讯】快消品终端动销四能级
-
最新:化工大省吉林炼化新型燃料油 为船用油市场注入信心
-
今日热文:追赃118亿!打掉1580个团伙抓获2.4万人 打击养老诈骗再发力
-
科技推动数字营销 百融智汇云助金融机构克服转型焦虑
-
环球观天下!腾讯下架了一款 7 年的产品
-
环球快播:美赞臣中国立下五年Flag,打出“黄金配比+临床实证”王炸牌
-
【全球热闻】3年吸金28亿!字节阿里押注的女老板杜华,要上市了
-
每日速递:30亿元,斯凯奇中国最大手笔砸在这里
-
焦点热讯:辣条热度如何延续?
-
天天速看:大口黑鲈环境适应性研究取得多项新进展
-
2022年罗湖首届“夜间时尚消费节”开幕 焕发全域商圈消费新气象
-
天天实时:涉嫌严重违法 银保监会河南监管局案件稽查处副处长、二级调研员杜其文接受监察调查
-
天天微速讯:武汉大学教授蔡恒进:区块链技术能够为元宇宙提供时间秩序
-
【全球快播报】一双几十元的球鞋,怎么成了老外眼中的“潮牌”,卖到四五百元?
-
【全球新要闻】承认吧,人类无法拒绝小猫咪,肯德基、喜茶、可口可乐都下手了
-
当前滚动:甜品、卤味争相上位,火锅开始“竞争周边化”
-
即时:茅台日赚1.6亿,他们却笑不出来
-
天天热推荐:“摸鱼”也能支楞起来,他曾经靠网贷度日,如今靠“咸鱼”翻身
-
天天微速讯:研究揭示衰老过程中的心肌细胞变异
-
每日时讯!霸王龙和近亲用大眼睛换取大咬力
-
全球快看点丨45.22万高斯!合肥科学岛稳态强磁场刷新世界纪录
-
【环球时快讯】2022中关村前沿大赛“碳中和”领域前十诞生
-
最新资讯:2021中国自动化大会在云南开幕
-
世界研发管理组织在美国成立中国籍研发管理专家江新安当选总干事
-
世界今亮点!一场“双向奔赴”的时代之约
-
热消息:明年全面推广使用国ⅥB车用汽油
-
热讯:五地市启动粤菜立法
-
每日聚焦:平安银行降薪风波刷屏?最赚钱的银行为啥突然降薪了?
-
今日最新!揭秘心理咨询师十大疗法之人本主义疗法
-
每日看点!最新“小巨人”企业揭榜!哪些城市胜出?哪些城市掉队?
-
观点:炸裂!这才是西游记应有的画风,拍成电影就更酷了
-
快报:隔夜外盘丨美股涨跌不一,短期风险不大
-
天天热消息:陈刚:高能物理发展速度折射中国科技巨变
-
全球头条:镁金属二次电池向大规模应用迈进
-
环球焦点!单籽豆化石揭示古近纪的西藏是北半球区系交流的枢纽
-
今日最新!北极局部变暖速度达世界其他地方7倍
-
世界最资讯丨摩根大通全球信贷市场主管亚美利哥将离职
-
世界新消息丨衡吉高铁和南郴吉高铁 哪一条更符合江西吉安的发展
-
世界消息!广西14个地级市的发展潜力排行榜
-
每日看点!企业培养新员工的成本很高吗?
-
世界实时:长、短视频中场歇战
-
【报资讯】商场里的店铺为何三年换一波
-
环球观速讯丨新华社党组成员、秘书长宫喜祥:推动长三角生物医药产业向“区域协同”跃升
-
世界热门:300基金经理被查?公募曝“史上最大丑闻”
-
焦点日报:打好方向盘,沉下心,多自省
-
世界快播:国际能源署发布石油市场月度报告 天然气价格飙升致全球石油需求量增加
-
全球今日讯!上半年券商承销管理民企 公司债券产品逾630亿元
-
全球讯息:经济日报:主动应对能源市场变化
-
今日播报!有赞上半年员工少了1861人,存量付费商家增长4%
-
全球快讯:当初图省心,现在变闹心!扫地机的这些“坑”,你踩了吗?
-
热讯:年轻一代正崭露头角,数字藏品的未来令人期待
-
当前最新:3个案例,深聊年轻人为什么不愿意生孩子?教授:90后不适合结婚
-
全球今日报丨吉利还是难救魅族
-
【世界新视野】深圳今日0首付购房宣传刷屏 项目紧急发声明
-
当前视点!房贷利率,如果下降到4.25%,那些利率5.88%购房者咋办
-
【世界报资讯】超龄家电的用户科普教育应该马上干
-
世界快讯:我,90后,兼职除甲醛年赚50万
-
全球速讯:字节跳动的“求医路”
-
报道:龙湖商票逾期?虚惊一场!票交所予以正名
-
焦点快看: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举办2022世界机器人大会的通知
-
天天热文:宝能集团高级副总裁黄炜因个人原因配合调查
-
每日快报!上市公司百强排行榜在上海发布 房地产企业上榜数量较最高时减少六成
-
全球新资讯:使用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有什么必要性?四川涵源环保科技带你了解
-
当前快报:牛栏山,成为“假酒之王”?
-
全球动态:雷军首部商业思考著作《小米创业思考》面世
-
焦点消息!快手亏损780亿,滴滴亏损493亿,美团亏损235亿,钱都花哪去了?
-
环球热点评!中国科研人员在横断山区发现植物新种旱谷蛇藤
-
每日聚焦:光伏扩产浪潮
-
天天滚动:刚刚!宝能集团核心成员、前海财险董事长黄炜被查 公司声明:所涉事项与宝能集团无关
-
【全球时快讯】浙江小伙参加工作6年,社保却交了15年,真的可以躺平了吗?
-
快资讯丨亏5.36万亿日元,孙正义扛不住了?减持阿里套现345亿美元上热搜
-
世界观天下!除了雅迪、金箭,江苏无锡还有一家电动车跻身前五,年销210万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