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吴建强团队对列当科寄生植物进行全基因组测序,揭示了列当科寄生植物基因组的演化过程。相关研究发表在《分子植物》。
被子植物中已知有12或13次独立起源的寄生植物支系,其中大部分支系中半寄生物种已经灭绝,只剩下全寄生物种。列当科是目前已知的唯一一个包含了自养、兼性半寄生、专性半寄生和全寄所有寄生类型的寄生植物支系,这使得列当科成为了研究植物寄生习性演化过程的最佳类群。
该研究对列当科的自养植物绿春钟萼草,列当科全寄生植物向日葵列当和埃及列当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并与已发表的兼性半寄生植物松蒿、马先蒿,以及专性半寄生植物独脚金进行了比较基因组学分析。
研究发现,与已知的寄生植物菟丝子演化过程不同,列当科的寄生植物随着寄生习性的加深,基因组大小和基因数量并没有发生剧烈的收缩;相反,与自养的钟萼草相比,半寄生和全寄生的列当科植物基因组都更大,基因数量更多。
吸器是寄生植物特有的器官,帮助寄生植物与寄主建立物理连接,从而进行寄生生活。通过吸器转录组数据,研究人员鉴定了各寄生植物基因组中与吸器相关的基因,并发现这些吸器相关基因在历史上发生了两次重要的扩张。一是由约7348万年前的古加倍事件(βL事件)造成的,此时寄生习性尚未出现;二是较近期各寄生植物分化后独立出现的基因加倍。通过与中性进化模型进行比较发现,虽然βL事件比寄生习性早出现了约3500万年,但对吸器起源起到了重要作用。
基因家族进化分析发现,这些寄生植物中基因家族的收缩和扩张同样剧烈。自养植物保守的基因家族中,列当科寄生植物随着寄生习性的加深,基因丢失越来越严重,从兼性半寄生丢失约2-3%,到专性半寄生丢失约6-7%,再到全寄生丢失约13-15%。
论文通讯作者吴建强表示,列当科丢失的基因与完全不同起源的菟丝子丢失的基因有超过一半是相同的,大部分与光合作用和叶绿体功能有关;不同的基因丢失主要与茎寄生和根寄生这两种不同寄生形态有关,列当科丢失了更多与光合作用以及光信号相关的基因,而菟丝子丢失更多根器官功能相关基因。
本研究关于列当科寄生植物的基因组演化的发现,支持了寄生习性三段式的演化过程,即首先获得吸器,与寄主建立物理连接;逐渐依赖寄主,开始丢失不必要的功能基因;最终再获得新基因使其更加生理上特化和提高对寄主的依赖性。
论文相关链接:https://doi.org/10.1016/j.molp.2022.07.007
(资料图)
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吴建强团队对列当科寄生植物进行全基因组测序,揭示了列当科寄生植物基因组的演化过程。相关研究发表在《分子植物》。
被子植物中已知有12或13次独立起源的寄生植物支系,其中大部分支系中半寄生物种已经灭绝,只剩下全寄生物种。列当科是目前已知的唯一一个包含了自养、兼性半寄生、专性半寄生和全寄所有寄生类型的寄生植物支系,这使得列当科成为了研究植物寄生习性演化过程的最佳类群。
该研究对列当科的自养植物绿春钟萼草,列当科全寄生植物向日葵列当和埃及列当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并与已发表的兼性半寄生植物松蒿、马先蒿,以及专性半寄生植物独脚金进行了比较基因组学分析。
研究发现,与已知的寄生植物菟丝子演化过程不同,列当科的寄生植物随着寄生习性的加深,基因组大小和基因数量并没有发生剧烈的收缩;相反,与自养的钟萼草相比,半寄生和全寄生的列当科植物基因组都更大,基因数量更多。
吸器是寄生植物特有的器官,帮助寄生植物与寄主建立物理连接,从而进行寄生生活。通过吸器转录组数据,研究人员鉴定了各寄生植物基因组中与吸器相关的基因,并发现这些吸器相关基因在历史上发生了两次重要的扩张。一是由约7348万年前的古加倍事件(βL事件)造成的,此时寄生习性尚未出现;二是较近期各寄生植物分化后独立出现的基因加倍。通过与中性进化模型进行比较发现,虽然βL事件比寄生习性早出现了约3500万年,但对吸器起源起到了重要作用。
基因家族进化分析发现,这些寄生植物中基因家族的收缩和扩张同样剧烈。自养植物保守的基因家族中,列当科寄生植物随着寄生习性的加深,基因丢失越来越严重,从兼性半寄生丢失约2-3%,到专性半寄生丢失约6-7%,再到全寄生丢失约13-15%。
论文通讯作者吴建强表示,列当科丢失的基因与完全不同起源的菟丝子丢失的基因有超过一半是相同的,大部分与光合作用和叶绿体功能有关;不同的基因丢失主要与茎寄生和根寄生这两种不同寄生形态有关,列当科丢失了更多与光合作用以及光信号相关的基因,而菟丝子丢失更多根器官功能相关基因。
本研究关于列当科寄生植物的基因组演化的发现,支持了寄生习性三段式的演化过程,即首先获得吸器,与寄主建立物理连接;逐渐依赖寄主,开始丢失不必要的功能基因;最终再获得新基因使其更加生理上特化和提高对寄主的依赖性。
论文相关链接:https://doi.org/10.1016/j.molp.2022.07.007
推荐内容
-
全球微动态丨如何成为寄生植物?新研究揭示基因组演化过程
-
智己汽车logo“神似”明我,是巧合还是有意为之?
-
焦点快播:火山喷发和陨石撞击,是谁导致了第五次生物大灭绝?
-
全球热门:羔羊如何更抗寒?研究有了新发现
-
看点:研究人员确认澳大利亚首个秃鹫化石
-
最高奖励500万元!深圳出台商贸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办法
-
铜陵:“铜都健身大舞台”引领全民健身新风尚
-
首台秦PLUSDM-i整车下线 皖产汽车激活“新引擎”
-
全球信息:每天小酌一杯或致老年痴呆
-
要闻速递:地表径流在黄河流域化学风化中起关键作用
-
全球快讯:贾阳:月球车与火星车——玉兔篇
-
环球视讯!《自然》最新论文:争夺传粉昆虫或降低植物多样性
-
环球今日报丨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香港研究资助局青年学者论坛项目指南
-
循台酱酒—白酒演变史,你知道吗?
-
全球焦点!“较真”老师侯泉林
-
即时:量子密钥分发网络可实现高安全性
-
热点聚焦:更好的锂电池什么样
-
世界动态:新型物质相可使信息存储时间更长
-
天天观焦点:多合一太阳能塔制造碳中和喷气燃料
-
每日快看:极端天气不再是“极端”事件
-
当前速讯:李正风:离开科技伦理,人类会被科技“反噬”吗?
-
世界今亮点!让美妆更健康,天大科研团队研发新型光子颜料
-
焦点快看:三阴性乳腺癌诊断有了“智能方案”
-
天天通讯!德国将非法恐龙化石归还巴西
-
当前速读:清华大学固体氧化物电解池制氢系统样机通过验收
-
天天实时:山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会成立
-
天天看热讯:全球干旱指数和潜在蒸散数据库第三版上线
-
全球热消息:亚热带生态所将牵头构建猪禽动态营养需求模型
-
最资讯丨中信湘雅助孕出生婴儿数突破20万例
-
播报:国家植物园巨魔芋实现群体开花,属世界首次
-
2022第四届中国金融科技国际峰会邀您11月上海见!
-
立足慈善事业拓宽吸纳渠道 安徽提供1400个社工岗助力毕业生就业
-
报道:教育部:千方百计做好就业困难毕业生重点帮扶
-
每日看点!科学家创制玉米新种质可抗虫耐除草剂
-
天天最资讯丨《纳米研究(英文版)》(Nano Research):自支撑异质双金属磷化物阵列实现碱性盐水电解制氢
-
当前焦点!验收成功!“问海1号”6000米级自主遥控水下机器人正式交付
-
每日速读!揭秘!史上体型最大的陆生哺乳动物到底有多重
-
百事通!近5年植物科学多领域实现从“追赶”到“领跑”
-
《江苏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下月施行 加强数据资源利用和保护
-
容声冰箱入选“抖音电商Top100大促营销案例”
-
张艺兴李荣浩“不容易”组合再合体 容声冰箱打造“焕鲜”时刻
-
百事通!世界气象组织警告:未来几十年热浪将频繁出现
-
每日关注!这篇硬核科普告诉你《侏罗纪世界3》背后的“隐藏情节”
-
环球消息!山东安徽等地有较强降水 江南华南等地将有大范围高温天气
-
天天百事通!关于延长2022年度学术交流相关研究课题项目申报期限的通知
-
短讯!笨拙的它为何弃天空而择海洋?
-
天天百事通!“多术合一”挑战疑难脊柱疾病
-
当前视讯!德国或迎今年以来最高温 森林火灾风险上升
-
今日关注:天文学家首次发现银河系外休眠黑洞
-
世界即时看!“羲和号”首次获得三种太阳谱线轮廓
-
每日关注!清华团队发现罕见双星系统
-
当前关注:科学家揭秘雄性昆虫“恋爱”密码
-
全球速读:中国内地高校14个学科全球第一!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发布
-
世界今热点:新研究:饮酒带给年轻人的健康风险更大
-
天天快资讯丨四足机器人像动物一样通过跌倒学走路
-
全球快资讯丨先进技术成果转化长三角园区正式启用
-
【世界播资讯】汪景琇院士:宇宙中最灿烂的星辰
-
【天天聚看点】星空有约丨“祝融号”21日将迎火星冬至
-
上半年江苏外贸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10% 拳头产品势头强
-
关键时刻扶一把 江苏民营企业稳岗扩岗
-
天天实时:科学家发现调控棉花纤维伸长的新基因
-
【环球时快讯】研究发现小麦调控耐旱与生长平衡新机制
-
天天微资讯!超灵敏农业气体传感器研制成功
-
世界快看点丨科学家制备出新型超轻复合气凝胶吸波材料
-
全球视讯!基金委地球科学部公布杰青、优青项目评审组名单
-
观焦点:干旱胁迫对雌雄杨树抗虫能力差异性影响获进展
-
天天亮点!全球高血压干预目标或减少心血管疾病死亡
-
最新消息:百日百所|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招生来啦
-
环球通讯!我国科考队在可可西里发现罕见“红山脉”
-
全球新动态:丘成桐“求真游目”全国巡讲首场讲座在贵州遵义开启
-
环球聚焦:首儿所普外科Rex手术突破300例
-
【速看料】第54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中国队全取金牌
-
焦点滚动:“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多学科对话”论坛在线举行
-
热讯:湖北宜昌夷陵区妇幼保健院建立智能化实验室
-
世界今热点:揭开蛇“毒”基因里演化的“秘密”
-
环球即时看!第二次青藏科考取得了哪些防灾减灾研究成果?
-
【环球快播报】我国首次成立地质学领域国际性学术组织
-
全球新动态:冥王星20日冲日,观测这颗“矮行星”迎良机
-
天天快报!第五届宇宙漫游创作大赛云端落幕
-
【环球时快讯】当代地下水危机的历史根源
-
环球微资讯!追加84万美元,NASA支持危险小行星研究
-
西棘荡村党委书记钟佰均:乡村振兴,产业支撑是关键
-
老工业基地抢占数字新赛道 徐州推动数字经济做优做强
-
环球百事通!未来密钥安全 后量子密码算法来保护
-
微头条丨“土壤健康助力乡村振兴”主题沙龙举行
-
环球新动态:接触邻苯二甲酸盐更容易早产
-
每日资讯:看得深 看得广 看得精!巡天空间望远镜将这样揭示宇宙演化奥秘
-
世界热点评!日媒:福岛核污水“排放口”海底挖掘基本完工
-
环球观热点:李栋:看清细胞更深处
-
环球短讯!新型固态锂金属有机电池研发取得新进展
-
环球观点:人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全长结构首次测定
-
每日讯息!今夏为何这么热?
-
今日快看!浙大团队给水泵装上智能“大脑”:自适应变压,平均降能耗20%
-
德国巴克菲斯(BACOFES)赋予门窗“新的价值”,为用户创造“更多可能”
-
【天天新视野】追记复旦原校长杨福家:曾数度直言教育领域弊端
-
视焦点讯!中国医学专家找到类风湿关节炎致病“元凶”
-
环球最资讯丨河北保定:聚焦生命科学创新驱动 总投资105.8亿元的25个项目签约
-
环球观点:一箭双雕:抗“癌”又稳产的小麦有戏了
-
每日快报!别让科技成果转化“为钱所困”
-
【新视野】“章鱼手套”实现水下操纵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