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李德铢团队通过国际合作,采用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对青藏高原及毗邻山地的名称、范围等地理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基于文献的整合分析发现,相较于其它名称,Tibetan Plateau(青藏高原)、Himalaya(喜马拉雅)和Hengduan Mountains(横断山)符合优先和广泛使用的准则,是合适的英文名称。该研究成果以特邀综述的形式在线发表于《地球和行星变化》期刊,相关数据也已在开放科学数据平台Zenodo发布。
在地理学中,地名及其表征的地理范围是地理学及相关学科研究的基石,兼具术语和尺度的属性。地名伴随着人类文明和认知水平的发展而演变,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同地异名”和“同名异地”现象发生,类似问题在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表现得尤为突出,并且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跨学科的比较和整合研究。
“长期以来,由于未能区分‘高原’和‘山地’的范畴,加上对地质历史的认知差异,青藏高原及毗邻山地的名称和范围存在不少问题,如青藏高原就有至少15个不同的英文名称,各自指代的范围也不尽相同。这些不同的名称、指代范围的混用存在于不同学科和研究者之间,在同一学科、同一期刊或同一作者的不同文章中也均有出现。”论文第一作者、昆明植物所副研究员刘杰说。
该研究对近122年来(1900-2021年)发表的66218篇历史文献的梳理分析,并基于地质学、地理学和地形学等证据的耦合,提议用Pan-Tibetan Highlands(泛青藏高地)取代High Mountain Asia,作为青藏高原、喜马拉雅、横断山和中亚山地(Mountains of Central Asia)的总称。刘杰解释道,High Mountain Asia虽被广泛使用,但含义和范围模糊、语法不准确、甚至有误导性。第三极(Third Pole)则包括青藏高原、横断山、喜马拉雅和兴都库什-帕米尔-喀喇昆仑山区,与文献中广义青藏高原接近。
该研究综合考虑地质历史和构造、坡度、地表异质性和山体生态系统完整性等原则,清晰界定了泛青藏高地、第三极、青藏高原、喜马拉雅、横断山和中亚山地的范围,并生成了GIS边界。据此估算,泛青藏高地面积为3.95×?106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824米;其中第三极面积为3.42×106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054米;青藏高原面积1.82 × 106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465 米。
在此基础上,科研人员对青藏高原及毗邻山地的保护区和植物多样性分布进一步研究,他们发现现有保护地分布呈现了水平和垂直梯度的不均匀性,主要集中在青藏高原的中部和高海拔区域,保护地的比例远低于“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的“3030”目标。值得关注的是,植物多样性和特有性最高的地区是横断山,其次为喜马拉雅和中亚山地,青藏高原最低,植物多样性高的区域未完全划定在现有的保护地体系中。
刘杰表示,对保护地空缺的分析表明,应当对青藏高原及毗邻山地的保护地体系进行进一步优化。该研究将有助于青藏高原及毗邻山地相关研究的定量分析,促进跨学科的比较和整合,其研究思路也将为澄清其它生态地理区的名称和范围提供重要借鉴。
论文相关链接:https://doi.org/10.1016/j.gloplacha.2022.103893
【资料图】
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李德铢团队通过国际合作,采用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对青藏高原及毗邻山地的名称、范围等地理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基于文献的整合分析发现,相较于其它名称,Tibetan Plateau(青藏高原)、Himalaya(喜马拉雅)和Hengduan Mountains(横断山)符合优先和广泛使用的准则,是合适的英文名称。该研究成果以特邀综述的形式在线发表于《地球和行星变化》期刊,相关数据也已在开放科学数据平台Zenodo发布。
在地理学中,地名及其表征的地理范围是地理学及相关学科研究的基石,兼具术语和尺度的属性。地名伴随着人类文明和认知水平的发展而演变,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同地异名”和“同名异地”现象发生,类似问题在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表现得尤为突出,并且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跨学科的比较和整合研究。
“长期以来,由于未能区分‘高原’和‘山地’的范畴,加上对地质历史的认知差异,青藏高原及毗邻山地的名称和范围存在不少问题,如青藏高原就有至少15个不同的英文名称,各自指代的范围也不尽相同。这些不同的名称、指代范围的混用存在于不同学科和研究者之间,在同一学科、同一期刊或同一作者的不同文章中也均有出现。”论文第一作者、昆明植物所副研究员刘杰说。
该研究对近122年来(1900-2021年)发表的66218篇历史文献的梳理分析,并基于地质学、地理学和地形学等证据的耦合,提议用Pan-Tibetan Highlands(泛青藏高地)取代High Mountain Asia,作为青藏高原、喜马拉雅、横断山和中亚山地(Mountains of Central Asia)的总称。刘杰解释道,High Mountain Asia虽被广泛使用,但含义和范围模糊、语法不准确、甚至有误导性。第三极(Third Pole)则包括青藏高原、横断山、喜马拉雅和兴都库什-帕米尔-喀喇昆仑山区,与文献中广义青藏高原接近。
该研究综合考虑地质历史和构造、坡度、地表异质性和山体生态系统完整性等原则,清晰界定了泛青藏高地、第三极、青藏高原、喜马拉雅、横断山和中亚山地的范围,并生成了GIS边界。据此估算,泛青藏高地面积为3.95×?106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824米;其中第三极面积为3.42×106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054米;青藏高原面积1.82 × 106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465 米。
在此基础上,科研人员对青藏高原及毗邻山地的保护区和植物多样性分布进一步研究,他们发现现有保护地分布呈现了水平和垂直梯度的不均匀性,主要集中在青藏高原的中部和高海拔区域,保护地的比例远低于“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的“3030”目标。值得关注的是,植物多样性和特有性最高的地区是横断山,其次为喜马拉雅和中亚山地,青藏高原最低,植物多样性高的区域未完全划定在现有的保护地体系中。
刘杰表示,对保护地空缺的分析表明,应当对青藏高原及毗邻山地的保护地体系进行进一步优化。该研究将有助于青藏高原及毗邻山地相关研究的定量分析,促进跨学科的比较和整合,其研究思路也将为澄清其它生态地理区的名称和范围提供重要借鉴。
论文相关链接:https://doi.org/10.1016/j.gloplacha.2022.103893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推荐内容
-
全球快看:新研究明晰青藏高原及毗邻山地的名称和范围
-
天天热推荐:中国科技馆推出暑期大礼 体验无线电主题闯关
-
世界头条:科学不失约,第二季《科学公开课》如期开讲
-
环球快消息!中科院、教育部强强联手 《科学公开课》第二季暑期开讲
-
快资讯:四川北川山洪致6人死亡12人失联
-
环球看热讯:强降雨来袭!长江防总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
-
世界滚动:中国疫苗行业协会疫苗经济学专业委员会成立
-
全球观焦点: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已撤离空间站组合体
-
环球新动态:施一公院士:科学的能量、燃料来自想象
-
热资讯!英国最高气温或将达40摄氏度 火车轨道“热”到起火
-
世界今亮点!3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受聘河南工业大学“首席科学家”
-
新动态:科学家施一公:科学需要想象 想象来自阅读
-
当前资讯!英国发布有史以来首个高温红色预警
-
【环球时快讯】罕见!南极洲变成粉红色 汤加火山成了“艺术家”
-
全球热讯:中国科学院院士在重庆共话“数学”发展
-
世界最资讯丨国家气候中心:华北雨季提前开始 较常年偏早5天
-
世界热讯:“中国天眼”:叩问宇宙亘古之谜
-
世界热门:40天“超长待机版”三伏天开启!哪些人最容易中暑?
-
天天速讯:兰州化物所区域选择性氢胺甲基化反应研究取得新进展
-
消息!揭秘“死吃不胖”!这个团队连续输出扎心真相
-
世界热点评!外媒:美俄宇航员将再次合作前往国际空间站
-
世界短讯!入伏首日南方大范围高温持续 山东等地局地有大暴雨
-
环球快播:中国科大实验检验量子网络的非局域性
-
当前讯息:我国成功发射四维03/04卫星
-
【世界播资讯】多地持续高温 热射病如何预防
-
全球观热点:中石大原油催化裂解制烯烃技术通过鉴定
-
【天天速看料】科学家研究揭示1.4万年前云南马鹿洞“蒙自人”神秘面纱
-
环球消息!揭秘“死吃不胖”!这个团队连续输出“扎心”真相
-
天天动态:关于公布2022年度医学科学领域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专业评审组组成名单的公告
-
当前信息:关于公布生命科学部2022年度重点项目和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专家评审组名单的通告
-
全球百事通!院士专家解读“地球第三极”前沿科研:首次系统查明自然灾害本底
-
今日快讯:专家学者研讨青藏高原防灾减灾的挑战与机遇
-
世界要闻:入伏谨防中暑 及早干预可有效缓解症状
-
天天即时:气候变冷让巨犀长成史上体型最大的陆生哺乳动物
-
世界新消息丨氢气转化:规避氢能事故,开辟美好应用新途径
-
每日头条!“十四五”国家科技计划对港澳开放力度创新高
-
【天天聚看点】关于“战略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等5个重点专项2022年度指南项目预申报形式审查工作结束的公告
-
当前短讯!石菖蒲及单子叶植物祖先基因组演化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
世界观点:晚白垩世三突起类花粉研究取得系统性进展
-
世界信息:60后创业者,归零再出发
-
严控信贷风险 高邮农发行多举措助力夏粮收购
-
气温直逼40℃!运西船闸上游引航道护岸加固改造工程有序推进
-
江都:推进惠企政策落地 助力企业发展
-
热点聚焦:美菱冰箱维修价格表,美菱冰箱的压缩机和铜管坏了维修要多少钱
-
天天观察:长虹电视质量,长虹电视机现在质量怎么样
-
要闻:tcl空调售后安装电话,东莞格力空调售后维修电话是多少
-
全球快讯:空调压缩机品牌排行榜,国内空调压缩机有哪些品牌
-
天天热文:“神十四”乘组静待来访!“问天”实验舱将于本月在海南文昌发射
-
全球今热点:金羚洗衣机售后电话,郑州金羚洗衣机维修电话
-
全球关注:社会支持或减轻孤儿象压力水平
-
天天观热点:这款干细胞水凝胶有助慢性糖尿病创面愈合
-
世界速看:中国石化与八家单位签氢能产业链建设合作协议
-
最新消息:00后博士任985高校特任副研惹争议:非在编
-
天天微资讯!千方百计帮助高校毕业生就业
-
每日快看:《科学》:格点规范场理论热化问题得解
-
天天资讯:心腔内超声:消融房颤不再“凭经验”
-
全球看热讯:啄木鸟头部像锤子
-
当前速递!施普林格·自然推出AI引导的服务支持科研决策
-
每日热讯!关于公布2022年度分领域发布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入选项目的通知
-
世界快资讯:情况说明
-
天天滚动:年轻山地如何能在前陆盆地形成和保存
-
环球微头条丨王岳:医学人文如同一面镜子
-
环球速读:送别徐叙瑢院士!他曾在33岁时打破诺奖得主论断
-
【全球热闻】22岁拟任985高校特任副研究员,她究竟有多厉害?
-
前沿资讯!“发现”号水下缆控潜器(ROV)完成第300个科考潜次任务
-
讯息:延庆区与中关村发展集团签署全面合作协议
-
环球观速讯丨中央气象台连续9天发布高温预警 南方大范围高温将持续至17日
-
全球观察:轮班工作增加中风风险
-
实时焦点:农业农村部基因编辑创新利用重点实验室成立
-
热头条丨中国农科院7个创新团队入驻国家南繁研究院
-
世界观天下!海南“南繁硅谷”将建国际育种中心
-
打造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地 南山区再出新招
-
安徽探索拓宽活体资产抵押贷款范围 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
省市区三级联动检查雪糕销售市场 严防“雪糕刺客”出没
-
每日播报!天津首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总站建成
-
世界热讯:中国首次发现2.55亿年前真钱伯兽化石 它真能毒杀猎物吗?
-
当前热门:嫦娥四号探月任务最新研究发现:最大撞击盆地成分异常物质主要来自月壳
-
当前通讯!中国农科院7个创新团队正式入驻三亚
-
【环球报资讯】农业农村部基因编辑创新利用重点实验室(海南)揭牌成立
-
每日观点:连日高温,警惕热射病
-
快看点丨“眨眼睛”的星星:探秘脉冲星
-
头条:人工智能将成药物研发关键工具
-
【世界聚看点】给长江源“摸脉”,他们再度出征
-
环球最资讯丨“中国心脏健康膳食”开发成功
-
热文:美研究人员完成两例为脑死亡者移植猪心脏手术
-
焦点资讯:中科院城环所举办中以研讨会探讨抗生素抗性组
-
世界热议:潘建伟等在《现代物理评论》发表综述论文:牢牢占据空间量子科学研究主导引领地位
-
全球热头条丨我国多地进入“火炉”模式 气候变暖是根本原因
-
天天通讯!深蓝航天20吨级可复用发动机完成点火试车
-
全球看热讯:我国自研海上地震勘探震源控制系统完成调试
-
环球关注:道虎沟生物群发现最早的昆虫母爱
-
【天天快播报】列夕动物群揭示奥陶纪生物大辐射早期面貌
-
每日讯息!第十八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开幕
-
热议:我国发光学科奠基人徐叙瑢院士逝世
-
世界热文:中科院院士黄建平:全球氧气收支缺口将进一步扩大 氧气浓度将加速下滑
-
天天时讯:专访中国探月工程三期总师:嫦娥六号如何在月球背面“挖土”?
-
世界消息!“复制公共管理实验研究”工作坊活动举行
-
安徽高速建设“大纲”已定 沪渝高速广德至宣城段将改变拥堵现状
-
焦点精选!第一海洋研究所与南海局签署合作框架协议
-
世界滚动:我国年底前将发动100所高校试点专利开放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