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乐文化”崛起。
文/姜雪芬
(相关资料图)
编辑/郑亚文
每年夏天,都是宋从伟生意最忙的时候,店里的民族乐器销量上涨,尤其是“开学季”前后,月销售额超过200万元。
但今年不一样,订单迎来“报复性上涨”,店里订单同比去年高了近两倍,月销售额400万元。他预计一个月后到了销售高峰期,销量还会更高。
这段时间,他早上不是在研究民族乐器行业前景,就是在忙着开会,分析市场销售情况、布局运营战略,下午则盯着乐器厂的生产,晚上还要看乐器直播团队播到凌晨两三点,和内容部门研究如何跟网友分享乐器知识,忙得连轴转。
宋从伟的家乡在河北省沧州市肃宁县,是“中国北方乐器之都”,当地有乐器制造、各类乐器网店300余家,一年能卖出扬琴、琵琶、阮、钢琴、提琴等乐器100多万件,乐器文化产业年产值15亿元。
近年来,人们对民族乐器的热情高涨,家乡的乐器产业快速发展,乡亲们的生活越过越好,外地直播、电商人才也涌入小县城,家乡更热闹了。
“赢了陪你闯天下,败了陪你东山再起”
在宋从伟眼里,家乡肃宁是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北方小县城。其他县的人茶余饭后的休闲活动是打牌、下棋,但在他的记忆里,老家一些上了年纪的人,最大的乐趣是在家门口弹扬琴、玩古筝,夕阳西下,琴声悠悠传来,画面很温馨。
当地人不仅玩乐器,还擅长做乐器。20世纪80年代,肃宁县的乐器制造产业起步,民族乐器厂生产的乐器在市场上崭露头角。很早之前,宋氏家族里就有人看好这门生意,投身民族乐器制造生产。到了宋从伟这一代,庞大的家族里,已经有2000多人从事民族乐器制造生产、销售等相关工作了。
但是25岁之前,宋从伟却从没接触过民族乐器。他的父亲从事民族乐器的制造,母亲擅长跳舞,虽然从小就受到艺术的熏陶,但是他对计算机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高考时,因为分数不够,他被调剂到了农学专业,跟民族乐器也毫不沾边。
2005年,大学毕业后,宋从伟去了事业单位工作,每月拿着1000多元的收入,日子过得紧巴巴。连他的第一套房子,都是借钱外加贷款购置的,“除了要还亲戚朋友的钱,每个月还要还贷款”。他和妻子一算,钱越来越不够用了,这样下去,要40年才能还完债务。
恰好那时一个朋友在网上卖民族乐器,需要拍摄一组照片,宋从伟有拍摄经验,被朋友叫去帮忙。
拍摄时正是夏天,天气炎热,一台扬琴重30多斤,厂里那时候有400多台乐器,一个个搬出来,一个个拍照。宋从伟拍了两个多月,才把所有乐器都拍完。
可当他开心地把装有照片的U盘给朋友时,朋友却说,市场行情不好,这生意不做了。
看着几千张照片,他觉得太可惜了,妻子鼓励他:“拍了这么多照片,你已经对乐器很熟悉了,你试试卖乐器吧。”
宋从伟没有钱进货,妻子从工资里拿出2000元支持他创业,还对他说:“赢了陪你闯天下,败了陪你东山再起。”
这让焦虑不安的宋从伟吃下了一颗定心丸。2008年,他辞去了工作,踏上了民族乐器的创业路。
“从没见过这么多钱!”
因为钱不多,刚开始,宋从伟不敢进大件乐器,花19元采购了二胡上的一个配件,挂在网店里出售,售价38元。一有买家下单,他就骑着小摩托奔波30公里,从厂里再拿一点货,“一趟一趟地采购,没有备货的概念,不去思考一次性多采购几个可以降低成本” 。
后来,配件订单逐渐变多,他有了周转资金,才敢采购3000元一台的扬琴。面对民族乐器动辄几千元的高价,他很紧张,店铺里上架扬琴时,写错了产品型号,本来能赚二十几元的乐器,他卖了两台后,才发现赔钱了。
但是这些困难都没有让他停下创业的脚步。他报名参加电商培训课程,学习新思路,之后又新开了几家网店。2011年,他还和销量多的商家达成合作。这位商家擅长运营,宋从伟就把自家的产品放到他店里销售,同时,他也给宋从伟提了一些运营上的建议。两人联手销售乐器,网店销售额迅速上涨,宋从伟的年销售额达到了30万元。
当时的宋从伟对生意规模并没有概念,“只知道赚的钱多了,就给员工涨点工资”。2013年,在和同行交流的过程中,他了解到很多大商家的年销售额超过了3000万元,人家每年都赚几百万元,他们共同的特点是“懂得做长期规划”。
他着了迷。那段时间,他不是研究财务报表,就是听专业老师讲课,思考如何让公司来个跳跃式成长。
这之后,他学会了拆解销售目标,制定了很多奖励标准。比如,员工完成相应目标,可以获得3万元、10万元等不同金额的年终奖。第一个月,他在黑板上写下36万元的目标,“其实心里也没底,担心完不成任务”。
实际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学习乐器陶冶情操的人变多了,很多人想学习乐器,在网上下单购买乐器。
那会恰逢“开学季”,很多老师、家长也在网上买乐器,宋从伟发现那个月上什么产品都能有销量,月底一算,销售额达到了75万元。
当年,宋从伟的销售额超过了500万元。年底发奖金的时候,妻子扛着装着现金的麻袋给员工发钱,宋从伟感慨:“从没有见过这么多钱!”
早前,宋从伟的网店里主要销售扬琴、琵琶、阮三大类民族乐器。
2015年前后,参加艺术考试的学生也来他店里购买乐器,他意识到,专业培训市场其实很有潜力。于是,他和培训学校签约合作,根据教学要求制作专业度更高的乐器产品,还通过互联网宣传民族乐器,收获了艺术学生等群体的关注。
他一边沉淀粉丝,一边拓展乐器种类。几年下来,店里乐器产品丰富,超过200种,年销售额每年以30%的增速上涨,生意蒸蒸日上。
2019年,宋从伟的民族乐器生意年销售额接近3000万元。他算了算,产品虽然小众,但是毛利率却不低,他更加看好这门生意。
依然是蓝海
但是2020年开始,市场发生了变化,销售增速突然降了下来。2021年,国家施行“双减”政策,教培行业降温,再加上新冠疫情的影响,这一年,宋从伟只卖出去了2500万元,年销售额首次出现了下滑。
但是他不着急。
其实近几年,学习西洋乐器的人虽然更多,但对学生来讲,考试时的竞争也更大。因此,很多学生会选择学习民族乐器。对商家来讲,西洋乐器是“标品”,产品竞争激烈,虽然销售额高,但利润不高。
宋从伟家族的工厂里,很多老师傅做了十多年民族乐器,功底深厚,靠这门手艺征服了一众喜爱民族乐器的人。
他记得,有位买家说女儿喜欢民族乐器,尤其是琵琶。这位买家患了癌症,他想在有生之年买一把琵琶送给女儿当礼物,让音乐一直陪伴他的孩子。
还有一个86岁的老人,在宋从伟店里买了一把京胡,还给他们寄来一封信。老人在信里说,特别喜欢中国的京胡,以后他不在了,也要带着京胡离开这个世界,他已经把京胡写进了他的遗书里。
通过民族乐器,宋从伟认识了很多朋友。现在流行直播交友,在肃宁,他建了一个1万平方米的电商孵化基地,培养民族乐器主播。他还组建了新媒体内容部,在网上发乐器制作视频以及学习教程,和天南海北的乐器玩家沟通。
很多外地的年轻人闻讯而来,成了宋从伟的乐器主播,他的民族乐器队伍越来越庞大。
新冠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观看演出、学习民族乐器的需求上涨,宋从伟店里的订单量随之上涨。他发现,今年的月销售额近400万元,大约是去年的两倍。半年来,民族乐器的销量是一直是“报复性翻倍涨”,他更看好今年的生意。
宋从伟希望家乡的乐器产业更加兴旺,在他看来,好的民族乐器不会轻易被摔坏,可以翻新,产品保值率高。即便不常用,放在库房里还能起到装饰作用,红木等高端材质的产品还有收藏价值。
肃宁县的乐器制造、乐器销售、物流电商等各类相关企业有300多家,产品覆盖了钢琴、提琴和民族乐器等中西主要乐器品类,年产各类乐器100多万件,乐器产业发达。
2020年,肃宁乐器文化产业年产值15亿元。2022年,肃宁县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乐器协会授予“中国北方乐器之都”的称号。
宋从伟分析,现在人们生活好了,越来越重视好产品。这两年“国潮”频频出圈,“国乐文化”会随着民族文化的自信而崛起,民族乐器将会影响越来越多人。
如今,他已经40岁了,他说自己下半生围绕民族乐器就做两件事,一是卖好民族乐器,二是认真学好一门乐器,去理解这门生意给人们带来的种种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