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2023届全国高校毕业生预计达到1158万人,而高考报名人数1291万人。

经历了短暂的考后休息,高考生们又将面临人生的重大抉择——专业报考。


(资料图片)

似乎比起报考什么院校而言,专业上的选择总是更容易引起网友们的讨论。

微博上,关于专业选择的话题阅读量动辄百万,相关话题一经发布,总能引起无数网友的围观。其中“选专业到底是不是开盲盒”的词条,阅读量更高达5.3亿。

进一步说明了毕业生们对于即将报考专业的迷茫。

图片来源:微博

小红书、知乎等平台也不例外,但凡涉及到和选专业相关的内容,都会获得不俗的流量。

图片来源:小红书

类似“什么专业前景最好”、“金融还是最赚钱的行业吗”、“2023年还要不要选计算机”等话题层出不穷。

这也许是当下大众最关注的话题,不论在哪个平台,几乎都占据热门话题,浏览量和互动量也一直居高不下。

高讨论的背后,或许反映着大众对于专业和就业这两者关系的焦虑。

虽然这是一个难有定论的话题,但在这个炎炎夏日,我们和已经步入工作岗位的“过来人”聊了聊。

尝试通过与他们的交流,获得一些来自职场一线最直接的观点,帮助为选专业苦恼的学生们提供点不一样的视角。

以下是他们的自述:

从双非到国际顶级投行:“上岸”的因素有很多

可可,26岁、金融、某国际顶级投行

“能进入现在的公司还是很意外的”。

如果单纯从学历看,我的优势并没有很多。我在国内读双非金融、研究生在国外读风险管理,按目前从事的职业看,专业对口,不过学校方面的竞争力和现在的就业市场比还是差了点。

不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上什么样的大学,选择什么样的专业,最终目的还是以此为敲门砖,获得理想的工作岗位。

从这个角度看,我是幸运的,实现了某种意义上的“上岸”。

如果要复盘原因,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来是出国读书的经历帮助我获得更多元的视角,有机会参与到更广泛的竞争当中。同时也是我在面试之前,找了目标公司的学长帮忙做指导,所以在面试时更顺利一些。

另外也因为疫情原因,很多人更倾向回国工作,所以当时的竞争压力会小一些。

反倒是在专业适配方面,金融是一个包容性很大的行业,你可以在这里找到各种专业背景的人,甚至在部分岗位,非金融专业的员工会更受欢迎。

以我司为例,前台部门很多理工科出身的同事,往往会因为具备不同于金融的专业背景在工作中带来不一样的视角,对于技术和产业的了解更加深刻。而中后台部门,以中台为例,由于涉及到风险管理方面的内容,会频繁的使用各类模型,因此也欢迎有数学、数据分析背景的员工。

得到一份工作,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构成的。对于金融行业来说,专业适配是获得offer的原因之一,但并非决定性因素。

“gap的日子里,获得了另一种生活的可能”

只只、27岁、金融、内容创作者

如果说获得好的工作、赚取不错的薪资是大家认为的“人生赢家”,那在我的人生轨迹里,有过一段背离大众评价体系的“脱轨”经历。

不过正是这样的经历,带给了我前所未有的生活体验。

作为一名金融生,毕业后误打误撞进入金融和公关交叉的行业——财经公关。

这是一个工作量远超想象的行业,长期超负荷的工作和不良情绪很快让身体健康亮起了红灯。

手术后,我给自己放了长达一年的假期。

这一年里,和过往人生里有明确的升学、工作目标都不同。没有考试、更没有绩效。我有充足的时间陪伴家人、感受生活,也在闲适中找到了职业发展的新方向,成为一名内容创作者。

从财经公关到内容创作,现在的工作距离金融行业已经很远了,就像很多职场人一样,从事着和本专业没有太大关系的职业。

或许可以这样说,gap也好、换行也罢,对于漫长的人生来说,都只是一种选择。在保持理性判断的情况下,也不必过分焦虑,兜兜转转,或许会有更多可能。

“软技能很重要”

echo、27岁、行政管理、某校园招聘负责人

我做校园招聘四五年了,从过往经验看,对于一些非强技能要求的职业来说,专业背景更多时候起到的是“敲门砖”的作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侧重方法论,很多技能还得在工作里慢慢学习。

而且对于一些跨行的同学来说,有时候自己的专业背景,还能为工作提供不一样的视角。

就我自己来说,我是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目前从事人力资源相关行业,严格讲也不是科班出身。

但也正是这个情况,让我在校园招聘过程中,在项目统筹、管理等方面更有优势,更擅长以行政管理的思维,从“人+管理”的角度去解决问题,某种程度上可以算是我跨行就业的优势。

其实,比起备受重视的专业选择问题外,软技能的培养往往会被大家忽略。

从过往的招聘经历看,很多学生在沟通表达、团队协同等方面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

对于没有毕业的同学,建议他们在校期间,通过社团活动、校外实习等形式,适当的提升这部分能力,才能为将来的职业生涯奠定良好的基础。

毕竟不管从事什么岗位,这些技能可以说是通用的。

根据以上访谈,我们得出了一些结论:

对于非强技能型岗位来说,专业和就业的关系或许没有大众想象的那么大;

能否获得offer,背后的因素需要综合看待,专业匹配度只是其中一个方面;

跨行就业或可提供复合背景,构成另一种职场竞争力;

在关注专业选择的同时,也需要关注软技能的提升,例如沟通表达、团队协同等。

写在后面:

就像韩剧《我是金三顺》里女主角说的那样:“去爱吧,如同没有受过伤一样;去跳舞吧,就像没有人欣赏一样。”

不确定的时代里,也往往意味着更多的可能性。

不要设限,只管向前,去学习吧,就像未来属于你们一样。

参考资料:

文学爱好者,去爱吧,像不曾受过伤一样

新京报,志愿填报,如何选择专业和院校?

光明网,认识专业,做好人生方向的选择

中国日报网,如何选择大学专业?这5个误区一定要注意!

图片来源:网络、微博、小红书

数据来源:天眼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