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已落幕,6月,高考季牵手高校毕业季而来,选专业、就业话题热度再起 。身为“第一专业”的会计学,也受到广泛关注。 在网络上,在搜索“会计专业好不好”之类的问题时,你定会看到自诩人间清醒的从业人员,发文劝退会计人和准会计人,众多人相见恨晚般回复“同感”。是事实真的如此,还是另有原因?正好,2023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成绩已经公布啦,就一并聊聊“会计专业好不好”这个话题吧。

“人总是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事情。”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很多人无法准确区分“主观信念”与“客观真相”,对事物的认知,多受主观情绪的影响。不仅如此,双重标准与偏见,也无时无刻不影响着人类对事物的判断。两种因素交织在一起,使人类的大多数判断不够客观,但人类始终相信,这就是真相,因为这是愿意相信的结果。

回想一下,这些事在我们身上发生过!


(资料图片)

在现实中,无法准确区分“主观信念”与“客观真相”、双重标准与偏见的事情无时无刻都在发生……在学校时,我们都演绎过考试成绩不佳、向家长解释的“桥段”。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会优先从外部寻找原因为自身辩护。最近状态不佳、卷子太难/太偏了、有一部分知识没认真看……但如果是某位同学考试成绩不佳,我们会优先认为,肯定是因为他没有好好学习。走入社会,我们会把各种不如意归结成种种外因导致的结果。境遇不佳、起点太低、父母人脉差、家中经济实力不行、公司体制问题等等原因张口即出。假如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他人身上,我们通常会认为其不够努力、不够优秀。

是的,我们很难愿意承认自己的失败,是自身的原因。就像很难承认他人的成功是努力的结果一样。

认知影响了我们的判断,眼见的局限性,通常会使我们妄下结论,并且以为结论是正确的。却不知,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财会行业与其他行业的架构都以金字塔排布,处于最下方的,通常是人数众多、竞争激烈、薪资偏低的基础岗位。在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社会生存法则面前,“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我们经历的苦难一定要比顺境多。正如二八定律一样,80%的基层人对事物的判断都不够客观、全面。因此当一个基层人说起他的苦难时,80%的基层听众们更容易产生共情反应,久而久之,“劝退财会行业”便成了“真理”。

在财会行业,20%的人群,是中高级人才,拥有80%资源;80%则是基层人员,共享20%资源……

接触过一些持有中级、注会、税务师、ACCA、CMA等多种证书的财会人士,时不时聊一下近况,却发现,每过一两年,他们的事业都会有一次蜕变,越来越好。相反,从他们的口中听不到劝退的论调,取而代之的是:多学一些知识,对自己总没坏处。事实上,他们正在向20%的中高端人群进化。听从劝退之声远离财会行业的人,是做出了正确的选择?还是错过了一个有发展前途的行业?确实,有些问题如果没想通,财会行业在某种角度上来讲是“没前途”。对于很多人来说,以下几个误区,是大家存在的“通病”。

误区一:升职慢、薪水少, 财会行业发展前景堪忧!

打开网页,输入“会计行业好不好”,会发现“劝退”言论已经成为主流。据2021年智联数据显示,在900万应届毕业生中,会计相关专业占比约10%,稳居各大专业前列。一个毕业人数“顶流”专业,就业率93%左右,在各职业人才毕业专业TOP5里,频现会计学和财务管理专业身影,不解到底是哪里值得劝退了?

毕竟,高校的招生计划须经过教育部审批,不可能出现“想招多少招多少”的情况。翻看评论发现,劝退理由主要指向了竞争激烈(饱和)、升职慢、薪水少。财会行业竞争激烈与很多行业一样,主要存在于以下三种情境:人才集中地区、证书普及率高、从事基础类工作。据历史数据显示,36.1%会计专业(本科)毕业生选择扎堆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

数据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而会计专业毕业生在校期间,能够拿在手中的,只有普及率较高的初级会计职称证。面对精英云集的一线大城市,一无工作经验、二无过硬证书,在激烈的竞争中败下阵来也就不足为奇了,就算竞争成功,也很难获得满意的薪资。在新手阶段,的确没有与HR讨价还价的资本,这也是为什么“会计越老越吃香”的原因之一。当我们把持有证书换成中级会计职称证时,却发现以一线城市为首的经济发达地区敞开了怀抱,出台一系列“抢人”政策,吸引人才落户。

数据来源:各地政府网站,如有变化,请以最新政策为准

至于各地引进CPA、ACCA、CMA等高端人才出台的几十万元补贴/安家政策,如感兴趣可自行了解一下。 各地“抢人”政策的出台,有力证明了中高级财会人才稀缺的现状。 至于薪资低和升职慢层面的吐槽,则要从财会行业的特点来解释了。 财会行业是一个门槛低、天花板高的行业。 门槛低,是指进入财会行业并没有高学历、外语水平等要求,以初级会计职称考试为例,具备高中毕业(含高中、中专、职高和技校)及以上学历就可报名,入行很轻松,这也是基层岗位竞争激烈的原因之一。天花板高,是指想要达到行业天花板不仅需要很长时间,还要具备相应的证书和能力,因此大多数人都止步于基层,并抛出一句“千万不要当会计”。

财会行业属于“慢热型” ,专业技能、专业证书是其职位和薪资提升的前提。

以本科学历为例,想要报考中级会计职称证,需要满足“从事会计工作满4年”的条件。在这个阶段,只有少数人能够耐得住寂寞,以卧薪尝胆的心态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既然中级暂时考不了,那么4年时间先考一下注会、税务师吧。”有着清晰职业规划的人采用了这样的方式来合理利用考试“空窗期”,在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与变现较快的行业相比,财会从业者可以凭借证书和能力构筑技术壁垒,提高不可替代性。从长期来看,能够持续带来稳定收入、从容面对中年危机,减少焦虑。

从工作环境来看,工作环境较好、倾向看重业务能力、职业发展较明析、相对稳定等优点,还是很适合女性的。财会行业的升职加薪的主要途径,是通过跳槽来实现的。那么如何判断什么样的公司是值得加入的呢?这里介绍一个简单粗暴的方法——看公司有无考证激励政策。以中级会计职称为例,很多企业都会出台鼓励员工的考证政策,员工在岗位期间考取中级会计职称证书,视企业而定员工将会获得300-1000元+的加薪,这样的企业职业发展路径通常都还不错。毕竟在财会行业,证书、技能在手,才能掌握职场谈判的主动权。

误区二:会计不就是记账的吗? 有什么前途?

在相当一部分人的眼中,对会计的认知还停留在“记账”上。其实,随着国际接轨程度的不断提升,财会行业的人才需求正由传统、人数众多的核算型细化成多个分支,呈多维形态分布。

但是,每年新增的财务人员还是以财务核算人才为主,这就导致了核算财务人数过多,其他分支人才缺乏的情况出现。认知的局限和信息不对称,导致很多财务工作者误认为财会行业发展前景黯淡无光。事实上,一些传统的核算财务已经向全新的财务岗位上转型成功,不仅收入有明显提升,并且工作不再是枯燥的记录,同时得到企业的重视,成长空间进一步拓宽,生存能力进一步加强。

误区三:我考下了某证书, 职业之路也没有起色啊!

很多人对于证书的认知,还停留在“一证在手,逆天改命”的层面。当下,证书在更多的时候,只是行使“入场券”的功能。对于应聘而言,证书是可以让你进入复试的有力保障,但如果你无法回答财务领导提出的与证书相关的专业问题,恐怕也只能止步于此了。你眼中的是考下了某某证书,但用人单位更看重的是与证书匹配的业务能力。如果你无法展现与证书匹配的业务能力,那么证书也仅是一纸证书,并不能为你带来鲤鱼跃龙门的改变。散播“劝退”焦虑不是不努力的借口。以悲观视角审视行业,得到的同样是悲观结局。躺赢行业,真的不存在。

只有拓宽视野,才能看清事物客观本质,正确选择。

2023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成绩已经公布,希望所有考生都能够如愿通过考试,迈出财务人生第一步,并不断强化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成为财会人才市场的“香饽饽”。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