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日前 NOAA 已发出厄尔尼诺警报,至年底厄尔尼诺或将发展至中等至强程度。其中我国北方多地出现超40℃高温,而北美洲则大面积出现 40℃高温,其中更有美国德克萨斯州最高气温达到 47.8℃。持续的高温干旱对农作物生长产生不利影响,从而市场担忧干旱将引起农作物减产,于是市场看多情绪持续高涨,截至 6 月 23 日美豆较 6 月初已上涨超 17%,美玉米较 5 月中旬的底部上涨超 26%。在此背景下厄尔尼诺对全球棉花单产的影响。
一、什么是厄尔尼诺
厄尔尼诺是指秘鲁沿岸的秘鲁寒流由冷变暖,从而使太平洋中部和东部海温异常偏暖的现象,由于该现象经常发生在圣诞节期间,故被当地人成为“El Niño”,意思是带来温暖海水的“圣婴”。人们发现厄尔尼诺的产生是海洋和大气耦合的结果,其中在海洋上表现为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温异常偏暖的现象,大气上表现为赤道太平洋上空的沃克环流减弱乃至反向,从而使得太平洋海面上方西风增强,从而对中东部海温持续增暖形成正反馈。其中沃克环流是指正常情况下西太平洋海温较高从而形成海面低层东风及上升气流,中东太平洋海温低从而形成海面高层西风及下沉气流,两者结合形成的闭合大气环流。正是由于这种海温和大气的变化,使得中东太平洋出现更多的多云和降雨、西太平洋出现更多的高温和干旱的厄尔尼诺特征。
二、厄尔尼诺对天气影响的逻辑
厄尔尼诺对全球天气的影响通常与各地的大气热力运动相关。以我国为例,厄尔尼诺出现时,我国通常会出现北旱南涝现象。原因在于西太平洋海温偏低,从而使得大气对流活动减弱,拉动我国副热带高压南移,并且使我国夏季东南季风偏弱,导致夏季主雨带偏南,从而形成南方多雨北方少雨,严重时造成北旱南涝的局面。
三 、 厄尔尼诺对棉花单产的影响
人类对农作物的驯化种植已持续数千年,但依然无法完全摆脱看天吃饭的模式。天气对农产品单产及产量的形成至关重要,气温和降雨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厄尔尼诺现象正是通过大气环流使得全球各地出现气温和降雨异常,从而影响不同的农作物单产。
棉花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对光照和水分要求较高。根据USDA6月供需报告,2022/23年度全球棉花产量共1.1672亿包,其中前五大主产国分别是中国(23.13%)、印度(21.85%)、美国(14.14%)、巴西(11.35%)和澳大利亚(4.97%)。其中中国、印度和美国均属北半球,虽然种植纬度有所差异,不过均属于春夏种秋冬收;巴西和澳大利亚种植纬度相近,不过澳大利亚基本在10-12月种植,3-6月收获,但巴西种植稍晚在12月至次年3月种植,6-8月收获。
具体来看厄尔尼诺的影响。我国棉花沉主产区在新疆,厄尔尼诺对其影响较小,在11次厄尔尼诺中,有7次增产4次减产,从而厄尔尼诺对我国棉花大概率能够增产;印度棉花主产区位于中部和西部,厄尔尼诺通常会带来高温干旱而不利于棉花生长,在11次厄尔尼诺中,也有7次增产4次减产,从而现实与理论存在差异;美国棉花主产区位于南部,厄尔尼诺通常会带来丰富的降水,从而利于增产,在11次厄尔尼诺中,有6次增产5次减产,从而显示厄尔尼诺对美国棉花影响存在不确定性,也使得理论增产存在疑虑;巴西棉花主产区位于中西部的马托格罗索州,理论上厄尔尼诺将带来高温降雨,从而利于棉花增产,在11次厄尔尼诺中,有6次增产5次减产,也使得厄尔尼诺对巴西棉花影响存疑;澳大利亚棉花主产区位于东部,厄尔尼诺通常会带来干旱,从而对生长不利,在11次厄尔尼诺中,有7次减产4次增产,从而显示厄尔尼诺大概率对澳大利亚存在减产。
来源:丝路小棉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