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在买车时,更看重什么要素?如果将这个问题放到十年前,想必大家会回答油耗、质量以及舒适,但时至今日,答案无疑将倾向于大屏数量、人车互联,甚至是有无车载冰箱。需求的转变,注定将衍生出各式各样迎合需求的产品,但它们是否真的适合消费者,至少目前仍需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资料图)

面对新能源车型的崛起,曾经爆款车型赖以生存的经济性、动力性,被五花八门的纯电动、插混车型轻松满足,尤其是配合着早年间的购车补贴,吸引了一大批用户青睐。但回归日常生活,续航无忧、加速平顺、操控稳定,依旧是家用车最基本的要素,而车辆的驾驶品质如何,很容易被夺人眼球的动力参数、配置实力所掩盖。

就在5月下旬,承载着东风日产厚望的超混电驱奇骏正式上市,全系共提供两款车型,官方指导价分别为18.99万元、19.99万元,基本做到了“油混同价”,同时也避免了消费者研究配置列表的麻烦。当然,定价诚意给足之后,超混电驱奇骏的实际表现如何,便受到不少人的关注,近期笔者有幸深度试驾了一番,实际体验确实带来不小惊喜。

通常情况下,试驾车往往会选用顶配版本,一来能充分发挥产品优势,二来则是为了引导消费者选择高配车型。不过,据同车工作人员表示,其店内两台试驾车均为入门级的“标配”车型,配置层面,车辆提供了360度全景影像、可开启全景天窗、L2级驾驶辅助系统,12.3英寸中控屏及后排出风口等,与同级合资车型相比,完全能与20万元以上的中高配版本相媲美。

相较而言,在售价增加1万元之后,高配版本的核心配置不变,主要增加了电动后备箱、12.3英寸全液晶仪表(标配为7英寸液晶仪表)、HUD抬头显示、副驾电动座椅、前排座椅加热及后排独立空调等,同样是物超所值。当然,以上配置并非刚需,而超混电驱奇骏的核心卖点也并非是“堆配置”,因此即便试驾车是标配,也能充分发挥出产品优势。

从静态的角度出发,超混电驱奇骏的外观基本延续了燃油版车型的设计风格,包括分体式大灯、简约大气的车身轮廓,非常符合大众审美,虽算不上出圈,但具有十足的辨识度。不同的是,新车采用了最新的品牌LOGO,并且前格栅处采用了熏黑饰条,显得更具科技感;再加上左右前车门、尾部的“e-POWER”标识,能够强化自身的超混身份。

看惯了守旧的燃油车,以及超前的纯电动车后,超混电驱奇骏的内饰,在我看来是比较令人感到舒适的设计。悬浮式中控屏、电子挡把的加入,实现了删繁就简,配合着黑/云雾蓝配色,给人一种清爽的感觉。包括多功能方向盘、温度/音量调节仍保留了旋钮或物理按键,增强实用性的同时,也更符合多数人的用车习惯。与燃油车型相比,超混电驱奇骏还增加了“EV”和“e-Pedal”按键,至于功能与体验,不妨放到后面详细再讲。

作为此次试驾的重点,超混电驱奇骏与普通燃油车型的动态区别,相信是大家都比较好奇的内容。简单介绍一下,超混电驱奇骏搭载了第二代e-POWER,发动机动力不直接参与驱动,能够尽可能保证最经济工况;同时也无充电接口,可以说是省去了规划充电的麻烦。此外,它还搭载了e-4ORCE雪狐电四驱,能够令系统综合功率达250kW,综合扭矩达525N·m,带来充足的性能储备。

当然,数据体现在实际驾驶感受中,超混电驱奇骏的优势更为明显。起步阶段,整车的静谧性和加速反馈完全可以与纯电动车型相媲美,毫无拖泥带水;随着时速的提升,动力依旧能够源源不断地供应上来,发动机的介入感也并不明显。此外,包括刹车反馈、转向手感,依旧保持着东风日产的高水准表现,高速路况的静谧性,也完全能够带来惬意的用车体验。

说回上述的两个按键,“EV”模式下,整车能够以纯电驱动,非常适合堵车路况下使用;而“e-Pedal”模式则是大家熟知的“单踏板”模式,可以仅通过控制油门实现加减速,有效实现陡坡缓降和动能回收。客观来说,作为不经常使用“单踏板”的人来说,笔者并不习惯这一功能,但好在驾驶者可以主动选用或取消,带来更多的选择权。

除此以外,超混电驱奇骏车机系统的流畅度和灵敏性,带来了出乎意料的高水准表现,就主观感受而言,并不比造车新势力差;而2706mm轴距、呈90度开启的后尾门,以及主打舒适的座椅,仍能照顾到长途出行的舒适需求。以上种种表现,均为超混电驱奇骏赋予了更高的含金量,在家用场景中具备更强优势。

不可否认,因为电池容量较小,且不支持外接充电,超混电驱奇骏被“绿牌”排除在外;但从经济性表现、使用习惯,以及未来插混车型也很可能限行(北京已经施行)的角度来看,影响其实微乎其微。抛开这一点,超混电驱奇骏在入手门槛、驾乘感受、舒适体验及智能系统等表现,足以令人心动,至于是否值得入手,相信大家在深度体验之后也会有着类似答案。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