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魔眼睛 编辑:月伴星河
“我实在是走不出来。”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一位父亲在凌晨时分,收到了儿子发来的信息。
父亲看到信息后赶紧回复,却迟迟未收到回信,意识到不对劲的父亲赶紧起床找儿子,可屋内屋外找了个遍,也没见着人。
等他奔到一楼,16岁的儿子已经停止了呼吸。
近些年,类似的悲剧发生了太多,几乎每一个悲剧背后都有一个叫“抑郁症”的“恶魔”在作祟。
官方发布的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1~2022)》显示:
目前已有14.8%的青少年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重度患者高达4.0%。
触目惊心的数据背后,是一个个病态的孩子。
可能很多人都无法相信,现在的孩子拥有丰富的物质条件和良好的学习环境,怎么就被抑郁症缠上了呢?
B站上有一个很火的短片《灯火之下》,讲述的是00后抑郁症患者的真实故事。
高三女孩纯子最初只是单纯的情绪不佳,一件小事都能难受一两周。接着,身体开始出现症状,消化不良、头疼的现象经常发生。
慢慢的,她越来越沮丧,没有食欲,不想上学,连手机都不想玩,仿佛是坠入了一片混沌中。
更要命的是,晚上难以入睡,常常折腾到凌晨四点才睡着,第二天早上6点又得爬起来上学。
长期的睡眠障碍带来的是身体和精神的极度疲乏,导致上课无法集中注意力,打瞌睡犯困是常态。
感觉自己的生活已经完全偏离了正常轨道,纯子选择了向老师倾诉,她告诉老师:
“我真的很难受,我真的活不下去了。”
老师听到后的第一反应是: “小姑娘花样年华,有什么活不下去的,操场跑两圈就好了。”
这样轻描淡写的安抚令纯子非常绝望:“眼泪都流不出来的那种空洞洞的绝望。”
跟纯子一样,刚上初一的孟秀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就抑郁了。
在所有人眼里,孟秀就是那个别人家的孩子,在全市最好的初中,考着全班第一的成绩。
老师喜欢,同学羡慕,父母也以他为荣,但孟秀说不清自己为什么会很痛苦。
他也尝试了向外求助,妈妈却解读成他是学习压力太大,为了帮他减压,带他下馆子、看电影、唱KTV,尽可能让他放松。
但根本无济于事,孟秀的症状越来越严重,尤其是到考试时,心跳加速、头晕,潜意识里觉得自己写的答案都是错的。
孟秀觉得自己已经陷入了无边的黑暗里,他鼓起勇气告诉父母,不想上学了,因为在学校里的每一天都是折磨。
父母以为他是闹情绪,把班主任请到家里来做思想工作,班主任用一如既往的说教态度,细致又严谨地给他分析上学的必要性。
父母和老师的态度令孟秀深感失望: “他们觉得一切似乎只是学习的问题,他们只在乎学习。”
无论是纯子还是孟秀,他们的父母和老师其实代表了多数人对孩子抑郁的真实态度: 不认同、不理解,也难以相信。
他们无法完全共情孩子,也极少去探究孩子为什么会变成这副样子,就如同电影《深海》中,参宿的爸爸得知女儿得了抑郁症后,对她说的那样,
“没事,你只是不开心,你没有病,你只要多笑笑就好了。”
“抑郁”一词来源于拉丁词根,具有“向下压”的意思,抑郁症患者的一大特征就是情绪低沉,自我评价过低。
《哈利.波特》的作者J.K罗琳曾形容自己遭遇抑郁症后无力自拔的状态:
“感觉自己再也没有能力让自己开心起来。生活毫无希望。极端绝望,了无生趣,与一般的悲伤迥然不同。”
有心理学家将抑郁症称为“心灵流感”,人这一生,谁都有可能来一场这样的“流感”,大人无法免疫,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更是如此。
造成一个孩子抑郁的原因很复杂,家庭氛围、校园环境、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甚至父母的一句批评都有可能将孩子推向抑郁的深渊。
之前牵动了无数人关心的江西少年胡鑫宇,走上自杀极端的源头就是因为抑郁症。
从曝光的资料来看,他的抑郁症早在进入中学后就出现了苗头。
因为新学校的诸多不适应,胡鑫宇的成绩下滑很快,再加上性格内向,不善处理人际关系,他越来越压抑。
当负面情绪像堆雪球一样越积越多时,这个15岁的少年再也承受不住了。
他用文字记录了自己的状态,类似“压力大,活着没意思、想跳楼”这样消极的文字多次出现在他的笔记中。
最终,因为这些痛苦没有得到有效的回应和排解,胡鑫宇在绝望中走向了极端。
如果说胡鑫宇的抑郁症是因为校园环境诱发的,那么大多数孩子的抑郁源头则跟家庭跟父母有关。
“有抑郁症的孩子,家庭往往是源头,心情没有得到排解,更没人愿意倾听,一味地责备、不信任和打骂,不断加深孩子的负担,从而演化成病。”
这是世卫组织发过的一段话。
可以说,孩子抑郁症的病因里,家庭的因素占了很大的比例。
电视剧《小欢喜》中的英子,是剧中最省心最乖巧的孩子。
父母离异后,她跟着妈妈生活。
陶虹饰演的妈妈宋倩无疑是爱女儿的,她把自己认为最好的东西全部给了英子,就连稳定的教师编制都是说丢就丢,她常说的一句话是:
“妈妈的生活中只有你呀。”
过度的付出,加上极度要强的个性,使得她对英子非常严格,每次考试必须是第一名,必须上清华北大,她常挂在嘴边的话是: “都考第二了,还有什么可高兴的呀!”
这份沉重的爱就像一把无形的枷锁套在英子身上,对于妈妈强势的安排,她不敢反抗,更不敢让妈妈失望。
可英子毕竟只是个十几岁的孩子,高强度的学习,加上情绪的积压,又找不到人倾诉,唯一的好朋友方一凡还被宋倩误以为是英子的早恋对象,将人家赶走了。
最终,英子崩溃了,她开始失眠,连续一个多月睡不着,直至出现了幻觉,她常常一个人默默流泪,甚至做出自残行为。
宋倩的爱更像是一场以爱之名的控制,一个孩子长期生活在这样的氛围中,得抑郁症一点也不意外。
现实中,像宋倩这样的家长并不少。
他们打着“为你好”的旗号,从生活到学习全方位干涉孩子的自由,即使孩子在高压状态下已经出现了问题,他们焦虑的仍然是学习。
每逢寒暑假尾期,也是各大医院心理咨询问诊的高峰,医生被咨询最多的问题不是孩子的病情,而是担心“我家孩子能去上学了吗?”、“马上就要中/高考了,能不能吃着药先复学,我们可以增加咨询次数”……
能带着孩子咨询心理医生,说明孩子的症状已经较为严重了,但这些家长的关注点仍然在学习上。
或许他们还没意识到,只有帮助孩子彻底摆脱抑郁症的困扰,让他们回归正常的生活,未来才有希望。
纪录片《我们如何对抗抑郁》中,高中生钟华意识到自己有抑郁倾向时,向父母说了自己的情况,她告诉父母“真的有点活不下去了。”
然而,令她意外的是,一向要求严格的妈妈这次竟然没有指责她,也没有质疑她是矫情,而是非常平静地对她说: “那就休学吧,休了学好好养一下。”
妈妈当时并不知道,这随口的一句话竟然救了女儿一命,如果她当时表现得稍微激烈一点,或者多唠叨几句,孩子可能就从窗户跳下去了。
父母的全然接纳和信任,拯救了钟华,也拯救了这个家庭。
休学接受专业治疗的一年里,从前盯她学习很紧的妈妈选择了退后,主动提出让高情商的爸爸来主导。
家庭格局的改变带来的是氛围的温和,钟华紧绷的神经逐渐放松下来,病情也逐渐好转。
一年后,重拾自信的她再次踏进了学校大门,继续未完成的学业。
《看见孩子,看见自己》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
“当父母终于知道究竟是什么在折磨着他们的孩子,并努力改变他们对待孩子的方式时,孩子的症状基本都会消失。”
所以,当孩子发出求救信号之后,作为父母首先要做的就是张开怀抱,无条件的接纳孩子。
抑郁症的治疗,也是一个帮助孩子找回自己的过程,因为其复杂的病因和不可控的可怕性,意味着这是一个非常艰辛的过程。
专业的心理医生和药物能够缓解症状,但父母坚定不移的爱和陪伴,才是调适心理的“心灵港湾”,也是孩子在感觉无助和无望时的重要支撑。
当然,作为父母,大家更希望的是孩子从未被抑郁症困扰过。
让抑郁症远离孩子,这对父母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究竟要怎样做,孩子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呢?
其实,孩子的要求并不高,有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以及一对理解信任他们的父母就够了。
《小欢喜》中的阳光大男孩方一凡,虽然成绩不好,但他身上有很多闪光点,幽默风趣、乐观开朗、豪爽仗义。
心理老师评价他:
“可以看出来他的家庭生活是比较幸福的,平时跟自己父母的关系也比较密切,他自己本身也没有什么孤独感。”
的确,方一凡是剧中幸福感最强的孩子,这是因为比起其他的孩子,他的家庭氛围更为轻松和谐。
跟一般家庭遇到重大事件瞒着孩子不同,他们家但凡遇到大事,比如接表弟到家里生活、爸爸方圆失业、妈妈童文洁怀二胎,爸爸妈妈都会让他参与进来,一起沟通交流,就连令家长难以启齿的性教育问题,他们家都能坐在一起坦诚讨论。
方一凡想要参加艺考,爸爸妈妈在确定这是他的梦想后,都给予了最大的支持。
当然了,这并不表示他们家没有矛盾,童文洁也时常气得跳脚,可每当方一凡和妈妈之间发生了矛盾,爸爸方圆都会化身润滑剂,两边开导,从中斡旋化解矛盾。
轻松有爱的家庭氛围造就了方一凡松弛乐观的性格,所以当其他孩子或多或少出现一些心理问题时,他始终是那个走到哪快乐到哪的“方猴儿”。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面对学业的压力和成长的挫折,往往表现得高度敏感、自我、倔强,情绪就像夏天的暴风雨,说来就来。
此时,如果父母能耐心倾听孩子的烦恼和委屈,设身处地地理解孩子的感受和想法,那么当TA平静下来后,会感受到被接纳被尊重,也愿意听从父母的建议去解决问题。
成长在一个充满理解和爱的环境里,孩子即使有不良的情绪,在父母的安抚和引导下,也会逐渐被淡化,并且很快复原。
要知道,打败抑郁症的魔法,从来都是足够的爱和安全感。
来源|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砍柴书院 2023-05-22 18:46 发表于湖北
声明|文中图片、视频及内容均转自原文章,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如有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