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哥电话打不通了,坚持几年卖菜,最终还是放弃,最后一次去他仓库,连打包阿姨都没,直接产地发货,仓库也租去一半,成本优化到了极致,但也没留下来,让我重头开始吧。
1
(相关资料图)
卷到极致
强哥原来是兴盛日百类目的供应商,给兴盛供拖鞋,后来去卖菜了,供了多多买菜、淘菜菜、还有美团,被平台折磨瘦了20斤。
强哥给多多买菜供货偏多,因为门槛低且量大,兴盛优选挤不进去,潜规则多,僧多肉少,不够分。淘菜菜量小,又要让利,不赚钱还亏运费,美团体系也复杂,难进易出,多多则易进易出。
强哥每天在算数,每天在砍成本,每天在和采购博弈,他的多多买菜配送半径越拉越大,从长沙到湖南再到武汉,他一个星沙小仓,覆盖了整个华中,长沙不想做去做衡阳,衡阳不想做去武汉,哪边有量容易打交道就去哪边,而美团、淘菜菜则把他配送范围死死框定在长沙,在多多体系,他想打哪就打哪,但得精打细算。
他的体量在增长,他开始基地直采,他开始用大车配送,他仓库里打包阿姨多起来,但他就是离目标还远。
一个是竞价机制,随时有头铁的供应商杀入,一波乱价;一个是要毛利,多多买菜盈亏平衡在即,供应商也得共进退,新人补贴拉新,团长福利都是供应商出;一边竞价一边加毛利,不断在逼退中间商,整个成本越来越难控。
强哥把仓库里面的人打发走了,打包阿姨也没了,就留下财务,菜放到多多仓里打包,后面忙前忙后就剩他一个人,他一个人坚守到最后,随着不断昼夜颠倒,他也逐步弃坑。
而这一年,多多买菜长沙采购也基本大换,不变的是多多的竞价机制,以及源源不断进来的供应商,对于强哥而言,他还有得选,而其他人则没得选,只要体量变大,他们就一直入场。
2
种地与跨境
和其他人不同,张老板生意却越做越大了,他的加工中心从城中村搬进了江南市场,还专门租了个场地,停个车一下午就得60,他的生意从广东做到了云南,从云南做到了海南。
他很会算数,他把每个环节拆的很细,他是江南市场学历最高的老板,他知道互联网精英的套路,他绕过了每一个亏钱环节,他不信日拱一卒,他知道进一步退三步,要审时度势,没有优势的菜品他根本不碰。
他不做多多买菜,他知道时候未到,他在美团供的都是小众品类,什么瓜果之类,他拿了很多坑位,积少成多,把小众品类做到了天花板,之后他去包了一块地,在佛山种起玉米,唯有自产自销才能真正赚钱,批发商、流通商迟早会被多多去中间商,除了temu平台,那批在多多买菜赚钱的供应商开始和多多干起了跨境电商。
从买菜过渡到多多跨境,门槛很低,采购还是那批采购,对接人还是那批对接人,一样的仓库交接,只不过仓库去到了惠州,账期有一个月,其他流程基本差别不大。
供应商先和熟悉的采购了解哪些品好卖,之后找到厂家,开始供货,由于门槛低,而且跨境还在烧钱阶段,没有流量费用,没有平台费用 只有和买菜业务一样的加价率,对刀尖舔血的买菜供应商而言,temu跨境业务如同暴风雨后的阳光,可以稍微休息。
一个做3c业务的供应商,目前也是多多买菜百货供应商,找了个工厂,卖起了3c小产品,一开始没有单,后面就爆单,一天能卖3000件,还算不错,跨境类目关键在于选品,以及平台模式还处于上升阶段。
3
入场时机
团购、买菜业务,能赚钱的供应商,一般都是源头或厂家,得会种地,有自己工厂,价格战卷到极致,变成了源头战,中间商难有生存之地,当我们把内卷卷到国外,新的红利又出现,中间商又有活力了,不卷不是中国人。
END
添加六哥微信进群:
liuge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