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重庆地名大会”决赛现场。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记者 秦思思 摄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记者 秦思思)千厮门中的“千厮”为何意?土wan又是哪个wan?5月18日,以“起笔绿水青山处,落墨巴渝地名间”为主题的第三届“重庆地名大会”决赛在四川外国语大学举行。

本届“重庆地名大会”分为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共有来自四川外国语大学18个学院的500余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参加了初赛,经过激烈角逐,最终有12名选手晋级决赛环节。


(资料图)

“虽然人们天天都要接触地名,但是却并不了解地名。”四川外国语大学地名研究中心主任周文德教授介绍,地名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一部分,是人们对于生活的地方、对于故乡最初的认知,也是乡愁的根。了解地名的起源和内涵,有利于地名的制定和保护。

周文德以近年来大火的千厮门大桥为例,桥的名称来源于重庆古城门千厮门,而千厮门取名自《诗经·小雅·甫田》:乃求千斯仓,乃求万斯箱。黍稷稻梁,农夫之庆。报以介福,万寿无疆。盖以当年城门内有贮存粮棉的千仓万仓而得名,是祈祷风调雨顺,丰收满仓之意。

另外,以位于沙坪坝的土“wan”为例,有些地方写的“土湾”,有些又写的“土塆”,不少市民疑惑到底是“湾”还是“塆”?

周文德解释,“湾”“塆”是两个字,代表的是两种不同的地形地貌,是两个地名通名。“湾”是水流弯曲的地方,“塆”是山沟里的小块平地。一个有“水”,一个从“土”。

周文德介绍,根据地形地貌来看,土“wan”原本应写作“土塆”,但1997年重庆市地名办公室组织编纂的《重庆地名志》里,所有的“塆”字地名都无一例外地改写成“湾”字。

第三届“重庆地名大会”决赛现场。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记者 秦思思 摄

据了解,“重庆地名大会”是继央视“中国地名大会”开播以来,首个由高校科研院所、科普基地组织的地方性“地名大会”竞赛活动;也是四川外国语大学结合新文科人才特色,对接国家与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创新举措。

本届“重庆地名大会”由重庆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与四川外国语大学主办,四川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化学院及地名研究中心承办。

(本文来自新重庆客户端APP,请至各大应用市场下载)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