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大咖会客厅 再次邀请到著名文化学者于丹,和任老师一起更为深入的讲讲“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讲讲道家文化,庄子思想。
大咖会客厅
庄 子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任泽平: 今天我们非常有幸邀请到了我们美貌与智慧并重的于老师,每次和于老师聊天,都特别开心。于老师也是我学习的榜样,每次聊的我也特别有收获。
我特别喜欢于老师的两点,一个是洒脱,另一个是智慧。洒脱,肯定是跟于老师喜欢什么有关。事实上,大家可能知道于老师当年成名,就在百家讲坛讲庄子。我知道您还出了一本爆款书,就是《庄子心得》是吗?于老师,您为什么喜欢庄子?
于丹: 华人世界人人都可以讲庄子,因为人人跟庄子都可以有自己的心意相通。就像我自己的微信名乘物以游心。乘物,就是搭乘世界的万物,也就是说今天晚上如果我们想见面,不管你是开车,坐地铁呀,都叫乘物。但是我们要见面,目的在庄子看来只有两个字叫游心。
人生在世,你不管做哪行哪业,你其实都是在乘物,而人生最后的目标就是要心游万仞,不是让职业困住自己,而是让心能够超越职业去完成自我的实现,我觉得这就是庄子的精神了。
任老师问我为什么会喜欢庄子。庄子在诸子百家里,是非常奇特的一个人。孔子、老子他们的思想,或多或少都是有体系的,无论是《论语》、《道德经》,你会发现无论是经验哲学还是抽象哲学,它还都是个哲学体系。
但庄子不一样,庄子说自己写的是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涯之辞。我写的是没边没际的,就是一片我自个儿想出来的东西。所以《庄子》读起来好看,因为它特别有文学性,像是一个自己想出来的神话世界,那至于他的精神藏在哪里,都在他那些故事中。
所以为什么喜欢《庄子》?
如果说儒家代表人生要怎么样拿得起,那道家的庄子就代表人生要怎么样放得下。 可以说人这一辈子,前半生最重要的是拿得起,后半辈子最重要的是要放得下。我们今天,是一个挺有压力,甚至人心很焦虑的时代,很多事儿就在于我们拿得起放不下。所以今天跟任老师有机会一起聊一聊庄子的洒脱与放下。放下并不是说人生到此为止,而是说再出发,拥有一个新起点。
刚才任老师说庄子这个人。我先跟大家讲讲庄子这个人吧。
庄周他现在出生的地方在当时的宋国蒙,大概相当于现在商丘的东北。时间大概是公元前300多年到公元前200多年。有人说他是卒于公元前286年,有人说公元前275年,派系的事儿我们不说了。那么大概庄子距离现在有2300年了。
我们知道,孔子跟老子是生活在春秋时候,也就是距离现在有2500年以上。而庄子生活在战国时候,彼此之间的这种纷争比春秋要更赤裸裸,因为已经要接近到秦统一天下了。秦统一中国是公元前221年。也就是说在这之前的半世纪,庄子去世。那庄子已经面临着一个分崩离析、无限争斗的混乱世道,他为什么还能这么洒脱?生于乱世之中,他是个什么人?我们其实就说几个事儿。
人生最看不透的无非是名利生死这四个字。我们先来看看庄子怎么看待名。他这一辈子,如果你去看正史,没当过什么,也就当过一个漆园吏,用今天话说就是个保管员。所以,他不算做过官。但是有过几次当大官的机会是摆在他眼前的。
我们知道从商丘,现在我们再往南一点,其实就到湖北了,也就是说那个时候大名鼎鼎的楚国。最后齐、楚、燕、韩、赵、魏、秦,有谁能统一中国?就剩下西边的秦,东边的齐,还有就是这两边都在拼命争夺的楚。楚物产丰盛,战略地位重要。楚王派人找到了庄子,要请他出山拜相,在天下中下重要的一枚棋子,所以你看他面临的名可不小。
庄子当时正在濠水之上,自己在那儿悠悠闲闲玩。 人家来了,他说,“听说你们楚国有个神龟,这神龟死了以后,还被你们拿黄布包着,拿金盒供着,好好的在那儿祭祀。 那你说呀,如果乌龟本身,它是愿意一把骨头被大家金碧辉煌地供着,还是愿意拖着自个儿的小尾巴在烂泥中游? ”来的俩人也没听明白,马上就说,那它肯定宁可在烂泥里边游,也好过尸骨被供吧。 庄子头都不回说,“那你就让我拖着小尾巴在烂泥中游吧。 ”所以,他连回绝都是这种很艺术化的,也就是说在名面前他是能够不要的人。
那么再来说利,大家说这么从容的人,肯定得先有经济基础,衣食无忧吧。其实庄子家经常是穷的锅盖都揭不开了,所以跑到人那儿去借钱。他是个保管员,跑到一个看河的、比他也好不了多少的监河侯那说,你能不能就借我一点钱,我们家就是有米下锅就行。人家说,“现在我出门收租子去,你等我这笔租收上来,我借你300金。”庄子一听很生气,就是你搪塞我,你还要说这么好听吗?但庄子也不愤怒,庄子可高级了,又给他讲了个故事:
庄子昨天路过一个大车辙压出来的小泥沟,里头有一只小鲫鱼在那正蹦。”小鲫鱼把我拦下说,“我是东海的水官,我不幸就困在这么一个小车辙里面了,你赶紧给我一口水,我就能活,我好报答你。”庄子说,“你看我现在要出发去吴越之地,我准备引来浩浩荡荡的西江水,我让你重新来做水王。”小鱼儿愤怒地跟他说,“那你还不如直接上那个卖鱼干的摊子上去找我。”庄子用这个方式,跟监河侯表示了他的不满,说明利这个事他是没有的。那没有的话,他自己觉得难受吗?
我们再来说第三个故事。
魏王有一次看他穿的那衣服,补丁摞着补丁,草鞋连带子都没有,拿个破麻绳绑着。魏王说,您一个名士,怎么困顿至此?庄子当时反驳他说:我是贫穷不是困顿。穷是没有钱,我认了。但困顿是精神不自由,我可没有这种困顿。比如猿猴,如果它就是在山上从一个树跑到另一个树,那它是自由而不困顿的。但是它要陷入那种荆棘丛中,到处有人算计才是真困顿。我之所以能忍受贫穷,就是因为不要精神的困顿。为了自由,我连名连利全都可以不要了。
我先跟大家讲三个故事,来回答任老师问我的问题,为什么喜欢庄子?你听完这样的故事,你觉得你会喜欢庄子吗?
任泽平: 您刚才讲的我都有点入迷了。孔子、老子、庄子、韩非子这些诸子百家,大家经常说儒家文化更多讲的是入世,那么老庄文化代表的是出世。入世有时候就比较心累,可能出世就会比较洒脱。但是大家会说, 入世就会博得名利,出世就可能没有名利,你怎么来看待这个事情?
于丹: 其实最后这句话,我在《庄子心得》里面写过,这就是一直我所提倡的态度, 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 。如果我们以入世之心做入世之事,人就会在各种计较纷扰中把自己累死。但如果我们都像庄子这样出世的话,世界就没人担当了。
我觉得,用出世心不计较,能够自我放下或遨游。 做入世事,能担当,能敬业,能在当下去完成职责,中间是一个平衡。
那大家会说,庄子告诉人放下,什么都放下了,那我们还去担当什么?我想说,人生其实是有很多大的忧患,有很多我们不能够摆脱的责任困境。你看庄子说他贫穷而不困顿,他这一辈子其实最怕的是被困扰,所以遇到难题的时候要找庄子。也许庄子给你讲一个故事,你就能够解开放下了。
比如说人生,有人说除了生死,别的都是小事。可是庄子在他结发妻子去世的时候居然能够鼓盆而歌,在家里边儿当当当敲着一个破盆在那儿唱歌。来吊唁的朋友都跟他说,你这人太过分了,她结发嫁给你,为你生儿育女操持了一辈子,现在死了,你不仅不痛哭不伤悲,还敲着盆在这唱歌,你觉得你是不是太过分了?
庄子就说,我们这么多年的感情,她刚走的时候,我怎么能不伤心?但是我就跟我自己说,她本来就是从没有形体只有气息的那个地方来的。然后她的形体跟我过了这一辈子,现在我眼看着她先于我又回到了那个只有气息没有身体的地方去了,等于是先回到了她的来处,我完完整整的送她走了,我走在她之后,这件事情我有什么可伤心的?所以庄子是对自己亲人有一种放下,他对自己生死更是放下。
我们刚才说名利生死四个字,前面说了名利,生死更是难以看透。所以庄子后来到晚年时候就跟自己身边的一些弟子说,我死了以后,你就直接把我扔在山上,不用安葬。学生说那哪行,怎么也得弄个棺材把你埋在地下吧?庄子说你把我往山上一扔,天地就是我的棺椁,日月就是我的连壁,星辰就是我的珠玑,万物都是我的陪葬。这么奢华的一个大棺材,里面有着万物,这不比埋在地底下好吗?
他学生就说,那我们要是就这么把您给扔在山上的话,野兽把你给吃了,怎么办?
庄子就说,扔山上,就是乌鸦老鹰野兽什么的把我吃了。要把我埋在地下,就是蚂蚁把我吃了。你干嘛非得从老鹰手里夺食,最后去喂蚂蚁?到哪难道不都是把我给吃了吗?我不就又回到天地了吗?
这个态度,说起来容易,想开了难呀。人生在困顿的时候,你看困字外边是有个框儿的,只有你自己去破框。庄子的哲学是什么?他教你破框,而且我敢说,他对我们今天每一个人的当下都是有意义的。
其实在不久前我跟任老师做过一次对话,我也跟所有的朋友要说一件私事,就是我跟任老师做对话的那个晚上,我妈妈去世了,我跟任老师下对话的时候已经马上十点钟了,我妈妈还安安静静的坐在自己房间里面看电视。十点多一点,我的孩子放学回来,我妈妈还在嘱咐孩子不要熬夜,早睡觉,特别祥和。到十点一刻,我们听到房间里的电视她自己关上了,可能她要出来洗漱了,我们该进去请安了。但是我们进到房间的时候,老人家就坐在看电视的椅子上,面色红润,一切如常,但是已经气息全无了。一瞬间她就走了。那一瞬间说实在我是完全不能接受的。
我是个独生女,我跟我的妈妈常年生活在一个屋顶底下,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儿就是去妈妈的房间抱抱,要请安。一日三餐,只要我不出差,我们都是在一起吃的,每天晚上也是抱抱说个晚安,然后我们才各回各的房间睡觉。这样的日子被这么一种方式突然中断了,对于我妈妈来讲是一种圆满,因为她无疾而终。而且老人家去世的时候周岁98岁,虚岁99岁,这是真正的寿终正寝。但这种方式对于我们来讲又是最残酷的一种方式。因为她提前没有给我们留任何的话,那一日三餐我也是跟她一起吃的,她白天照样出去散步,回家以后照样看东西写东西,连电视都是自己关的。她就体体面面的这样走了,所以这件事情我非常想不开。
你说多么突然呀,我跟任老师说完话挂断以后,还跟我约了第二天要吃饭的,结果当天夜里我就给任老师发信息说我妈妈走了,就是那么突然的走了。说实在话,我当时就想到了庄子。庄子说了这样一句话,他说, 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
人生四个阶段,大块就是指土地,指世界。
第一个阶段,载我以形。 就是载我一生,给我一个形体,没有一个身体,没有一个婴儿呱呱坠地,怎么能算生?所以说,给了我一个载体,从此我就生了。
第二个阶段,劳我以生。 给我一个形体,然后我长长的生命其实就是劳作。我们活着,生命就是在奔波,就是在劳累,就是在委屈,就是在付出。
第三个阶段,佚我以老。 到老了,人就可以稍微的悠闲了,安逸了,从容了。
第四个阶段,做息我以死。 死亡才是真正的休息,死亡是生命的另外一个形态。
所以当我看见我妈妈坐在那里,面色红润,人很优雅,连她脖子上的小丝巾都没有解下来,我是完全不能接受的。我说妈妈,你不要吓唬我,你怎么了?
我的孩子当时劝我,她明白过来了,说要给姥姥洗换衣服。她说妈妈,你看我姥姥,就在每天她休息的时间,她就是换了个地方去睡觉了。姥姥都这么累了,我们得允许姥姥休息了。我说姥姥脑子那么清楚,就在今天她还跟咱们说那么多话,我不能接受,那么清楚的头脑怎么能一瞬间走了?我的孩子就跟我说,妈妈,姥姥这么清醒的头脑,困在一个越来越疲惫衰老的身体里,眼睛也不太好了,耳朵也不太好了,浑身的每个关节都疼痛。这么困顿的身体,困着清晰的头脑,是为咱们活着。就是咱们回家看见有姥姥在都很高兴。姥姥现在真累了,所以,我们得允许姥姥休息。
任老师: 好的,特别感谢于老师。于老师,我有句话想不明白,叫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于丹 : 说吾也有涯而至也无涯,以有涯虽无涯殆矣。 他说你看人的这一生,时光是有限的,但是知识的海洋,智慧是无边的,我用我有限之身去追求无尽的智慧,这不是就没路可走,最后穷尽了吗?这里面,表现了一种人对于自然,对于万物的敬畏,这个话放在今天也是有道理的。
什么叫活到老,学到老。人真正生命的保鲜剂是一种学习能力。人是里子决定的面子,一个目光躲躲闪闪,听什么东西就说我out了,跟不上了,这个人自然会生出戾气,对别人有很多的顶撞,跟他人的冲突,最根本的原因是对于自我的否定。一个真正对自己的未来能去追随这种无涯之志的人,他的有涯之生也会充满希望。
任老师: 好的,特别感谢于老师。 于老师,我有句话想不明白,叫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于丹: 说吾也有涯而至也无涯,以有涯虽无涯殆矣。他说你看人的这一生,时光是有限的,但是知识的海洋,智慧是无边的,我用我有限之身去追求无尽的智慧,这不是就没路可走,最后穷尽了吗?这里面,表现了一种人对于自然,对于万物的敬畏,这个话放在今天也是有道理的。
什么叫活到老,学到老。人真正生命的保鲜剂是一种学习能力。人是里子决定的面子,一个目光躲躲闪闪,听什么东西就说我out了,跟不上了,这个人自然会生出戾气,对别人有很多的顶撞,跟他人的冲突,最根本的原因是对于自我的否定。一个真正对自己的未来能去追随这种无涯之志的人,他的有涯之生也会充满希望。
所以,我觉得学庄子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把我们学成一个虚无主义者,不要在悲观中认为这就是庄子的思想, 庄子其实是让我们腾空以后再开始,放下以后还有拿得起的未来。
我当时就想,这不就是庄子说的话吗?什么叫做息我以死?也就是说真的又向来处回去了。这样一次我们叫做长眠安息,这是人生的大休息。所以庄子在《大宗师》里面说,善对我生命的那个天地,自然也一定会善待我的死亡。所以我生的很好,要走的时候也会死的很好的。
大家可能会说庄子这样的无端崖之词,我们今天花时间说它干嘛?对我们有用吗?我就要开宗明义跟大家讲,庄子的想法是真的帮到我了。像我这样跟我先生,跟我女儿,跟我妈妈全生活在一个屋顶底下,痛苦要怎么样走出去?你就把死亡当做生命的一种形式吧。你就知道劳我以生,走的年头太久了,所以到了息我以死的时候,只有从容放下,我们才能够从失衡中调整一种新的平衡。所以,这大概就是庄子的生死观。
刚才任老师说出世与入世之间的关系。我想正因为我们遇到大变故时候能放下,能逻辑自洽,能说服自己,所以我们再去做入世之事的时候还能如此。
任泽平: 当你在讲你妈妈的故事的时候,我也在想我身边的这些人。我想起我奶奶离世的时候,我当时在上大学,心里确实非常的痛苦,当时只有一个念头,就是接到家里电话尽快回去,看她最后一眼。人到了一定年龄,看了很多的生死。看到原来活蹦乱跳的一个人,原来可能还一块儿喝酒,一块儿旅过游,或者一起共过事,慢慢走掉了。于老师,您刚才那句话我觉得讲的很好,叫想开了。 人有时候会把自己困住,为名所困,为利所困,为生死所困。 有时候人想开了,实际上是一个什么概念?万事万物,人也好,大自然的这些动物也好,它长大的过程当中,一开始是痛苦的。像动物,它蜕一层皮,才能够进化和成长。
所以有时候我想,庄子、老子、孔子这些几千年以前的智者,他们告诉了我们一种,让我们与世界和解也好,或者说给了我们想开了的一个解释也好,就是有一些哲学层面的问题,解答了我们很多想不开的事儿。
人以出世的心干入世的事,做任何事情全力以赴,但是结果好与不好,成败与否,坦然接受,有时候想想就没那么重要。
于丹: 因为我硕士时候是学先秦的,我那时候小,记性好。现在回头想起来,庄子真的是一个庞大的故事会。其实任老师说的问题,为什么从农村妇女到金融人士都会有想不开自残的事情?无关于他们的知识和学历,其实相关于他们眼界和格局的大与小。而庄子其实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大和小的问题。
庄子的第一篇大家都熟悉是《逍遥游》,上来就讲透了大和小。
北海有一条鱼,不知道几千里那么大。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后背不知道几千里那么宽阔,其翼若垂天之云,它的翅膀一打开,就像天边黑压压起了一片云彩一样。北冥南冥是在两端。海运,就是海上起风的时候,它会从北冥起飞,要至于南冥。这个概念有点像我们今天说的从北极飞到南极,也就是说要跨越我们眼界所了解的物理空间,飞到它的穷尽处。
庄子的想象力,我们今天除了献上膝盖,连赞美他都是苍白。庄子想的鸟,一拍翅膀的时候,要抟扶摇而上九万里。九万里风在其下,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就是往南飞的时候,世间再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挡它。什么叫大?这就叫大。也就是说它完成自己的超越。可是一路上你不要认为没人笑话它。
谁笑话它?就是那个蓬间雀。几个麻雀在那看着这大东西飞过去了,深表不理解。小麻雀说,以为就它能飞呀,咱也能飞。咱们是飞起来,抢榆枋而控于地,一头撞在榆树上了,咔嚓就掉地下了。实则不至,有的时候咱连那榆树叶子都碰不着就掉下来了。
那又有什么关系?我翱翔蓬蒿之间,此意非之至也,彼且息释焉。你看小麻雀的语言的特色,它说我翱翔蓬蒿之间,咱们几个在蒿子杆里照样翱翔,这不也就是飞翔的极致了?比起那么大个一傻东西,你说他要干嘛去?哎呦,真表示不理解。
这时候大鹏鸟当然就沉默地飞过去了,它也不会跟麻雀论辩一下,打一架,它再飞,那它就哪都去不了了。
所以其实任老师刚才说,人想得开想不开,有的时候是拌几句嘴,有的时候是事业上有过不去的坎儿,有的时候是有还不上的债,有时候是遭遇了不公正。不管是什么,其实在庄子那里不过就是蓬间雀笑话了你一下。如果你是另一个蓬间雀,那就真的是天大的事儿。但如果你是大鹏鸟,你都不知道草窠子里面有自恋的翱翔于蓬蒿之间的蓬间雀笑话过你。因为你知道 , 从北冥起飞至于南冥,不是你作为大鹏时候的目标,是你作为鲲的时候的使命。你这一生要想超越万水千山,飞越沧海桑田,你会在乎蓬间雀吗?
所以除了刚才说的生死,庄子真正能够帮助我们的事情就是,在我们有限的人生中尽可能把自己养大。因为格局大了就能够超越。
庄子也在《逍遥游》里边举个例子,他说如果咱们门口压出来一个小水坑,里面我扔一个荠菜籽儿,那它就是个船,就在水坑里漂。如果要拿起这么大一杯子往水坑一放,它就会陷在泥坑里了。为啥呀?他说水浅而舟大矣。能够浮起小荠菜籽的水是浮不起一个杯子的。人生的一切大和小都是比出来的。
他说你看,上古有大椿树,以八千年为春,以八千年为秋,那就叫做大。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什么是朝菌?就是早晨雨后树上长出的小蘑菇。也就是说,晦朔其实是指从初一到十五半个月,哪个小蘑菇能长半个月不干巴?所以它看月亮,原来是圆的,后来就变成月牙没了。它从来不知道月牙有一天还会圆,因为它活不到那时候,就不知道这个境界。
他举的第二个例子,叫做蟪蛄不知春秋。蟪蛄就是辣了蛄,咱们说,听辣了蛄叫不种田了。蟪蛄也很可怜,它是生于夏初,死于夏末。所以它前不知道有春,后不知道有秋,哪知道世间还有变化。庄子充满了悲悯地说,这就叫小年。比起八千岁一个春,八千岁一个秋,你说他们想的东西是一样的吗?所以他接着说了一句话,夏虫不可以语冰。
辣了蛄这样生于夏死于夏的小虫子,你要想给它讲什么是冰可太费劲了。你得先跟它说,冬天水能冻成冰。小虫子可能就问你说,那啥是冬天?你告诉它说冬天特别特别冷,所以到冰点以后,水能凝结。那小虫子说,那什么又是冷?因为它就生在这里。所以最后一定是小虫子把讲道理的人给问急了,就不讲了。不讲了以后,小虫子一定会笑话讲道理的人说,你看你傻吧,你还非得说这东西能成为冰。
所以庄子就说,我不费劲。我跟生于夏死于夏的虫子不讲冰。其实我们怎么样能够让自己的生命尽可能大?我们无法左右生命的长度,但是可以左右生命的宽度,就是让我们这辈子即便不能成为大鹏鸟,但也绝对不要作为蓬间雀指手划脚去笑话人。其实越大越慈悲,越知不足越能够活好自己,你把所有时光用来养自己。所以,这个就存在说怎么看大怎么看小。
庄子在大和小方面讲了好多有趣的故事。我们读庄子会知道,有一个老跟他吵架的老头惠师,就是惠子。他老把惠子假设成他对立面。他说惠子有一天跟他说,魏文王给了我一个葫芦籽,我种出一个豁大豁大的大葫芦,能装五石的东西,但葫芦皮实在是太薄了。他说,这么大个葫芦,我要是用它真装五石粮食吧,其间不能自举,哗啦一下就压碎了。我要是把它抛成水瓢吧,一舀水它就裂。所以你老说大好,这么大的大葫芦,没用了有什么好?
庄子就跟他说,你呀,真是不知道尊重大,它本身就是意义。你要是有这么大一个葫芦,为什么不把它拴在腰间,浮游于江海?这是一个天然的大游泳圈呀,多自在呀。别人都没有这么大的一个漂浮物,你天天按照常规标准件的想法,要把它给抛成瓢,你这不是傻吗?
惠子还继续问,上古有棵大树,后来也长太大了,就在来往大路上,木匠过往都不砍它一个枝子。因为木质长的越大就流散了。做窗户框它弯弯曲曲,做家具时间长了还会流水儿,所以说这玩意儿太大了,所就废了,也没啥用。
庄子就说,柏树桑树长到个一两握粗叫桩子,在家里能拴牲口。长到三围四围粗,值钱了,是栋梁,盖房子的时候就比桩子更好。长到个七围八围,那太昂贵了。富贵人家要是做棺材,那非得从这么大的木头直径处才能够取得好的板材。所以栋梁也罢,做棺材的板材也罢,这都是大家的标准件。
那么庄子说,当一棵大树长到那么大,要是不长到一座山那么高,树叶底下能够庇护几千头牛,不就早被砍死了?就是因为我长大了,你们觉得我没用。我是因为在顶儿上才结果子没人能上得去,所以我这一辈子不受刀斧所伤。一棵大树,过往行人逍遥乎其下,沁睡乎其侧,大家在这歇个脚,喝个水,打个盹儿,开个party呀,本身就成为一个路上天然的栖息站,那你还在乎枝子是当桩子还是当棺材板吗?那不是更有用吗?
所以庄子里面到处充满这种思想。就是 大有大用,不要用眼前的这种局限性的标准去评价它,真正长成的自我有时候是超出标准之后的大格局。
所以有时候我爱跟学生们讲,人小的时候拼智商,青年的时候拼情商,成年以后拼格局。小孩子是可以靠成绩的,但到成年,肩上有千难万险的时候,格局还没有养大,一辈子只会做一个小桩子。就像任老师说的,高知的金融人士不也有扛不过去的时候?
学历不救命,眼界和格局救命。所以学庄子学什么?先来看看什么叫小?小到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什么叫大?大到长成一个参天地的大树,这就超出了标准件,成为了神。所以这就是庄子教给我们度过当下坎,养大自己心的一些启发。
任泽平: 有时候就是这样,就是人遇到各种让你困顿的,想不开的,在人类的历史长河当中,我们遇到的这点事儿都不算啥。所以想开想不开是放在不同维度下来看的,这其实是一个比较的维度的问题。
我想起了一句话,叫 君子不器 。人如果特别看重名,就会为名所累;如果特别看重利,他一定会为利所累;如果特别看重生死,就一定贪生怕死。你能够看得淡一点,可能会活得更洒脱一点,人生在世,活着就是为了开心。
于老师,我这里有一段向你请教。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这一段您能给我讲讲吗?
于丹: 这是《逍遥游》中的一段,意思说列御寇御风而行,犹有待也。你说你能够乘风而行,你不还在凭借风吗?他说什么时候一个人要能够做到无己放下自我的纠结,无名无功,人生才是真正的自由,就比列与孔还要自由了。那其实他想说的什么呢?就是人生的成长是从我们依平外界逐渐到依凭自我的内心,外在的东西最终都将变为锦上添花,而内在生命这种超越和飞行的力量才是我们的雪中送炭。那也就是说呢?
人从小大是养出来的,是一点儿一点儿养出来的,那么这个养格局,养气象,你总要有一个让自己扔掉外在东西,我们刚才说乘务犹新,乘车这个事儿肯定不如人家御风而行,但是御风而行庄子说也不如无怠,就是我什么都不依凭了,生命达到一种真正的自我能量的实现,当然说起来是很难的,可是庄子说他也会有很多步骤,比如说,他提出来一个概念叫心斋,来源于子路与孔子的对话。子路对孔子说:我们家可穷了,几个月都吃不上肉了,我一直都斋戒。孔子回答:不是指你生活吃不吃肉,这个斋戒指你心灵的斋戒。你越杜绝诱惑,心灵这种静默滋养的状态,就会让自己宁静和透彻。
外在的东西是什么?
现在人们每天有很多时间在手机上,已经不是我们在消费信息,而是信息在消耗我们。现在的算法,查过什么就有大量相似的东西推向你,你在相似的信息中不断浪费时间,这个就叫 信息茧房 。就是这些相类似信息已经作茧自缚,把你困在里边,消耗了时间,失去了判断,有时候被标题党绑架,陷入伪命题的困扰。
只有这种心灵的斋戒可以把外在那些有害的东西逐渐的虚化,弱化,能力就强起来了。特别重要的就是安静下来,安静也是一种生产力,所以庄子说水静则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敬乎。
任泽平: 老子也有一句话叫治虚己守静补,是吧?
于丹: 虚己守静补,万物并作,你就能够看见富芸芸,各复归其根。
因为庄子是老子的一个延续,老子为体,庄子为用。 庄子讲的故事思想都是跟老子一样的,老子说的是虚极,虚就要虚到极致。守静笃,守静就要守到特别笃诚。庄子说的水镜则明,庄子说水能照见万物,其实那些个山间的瀑布,你觉得它能照见吗?不行。拍打它的海浪,你说它能照见吗?不行。所以只有在宁静的像一个湖泊那样,才能够照见山川万物的倒影。
我们的心被各种的名利或者嫉妒愤怒在鼓捣的时候,我们就是瀑布,是海浪,人一旦喧嚣的时候,你心里什么都看不见,永远都被伪命题困扰着,只有你的心像湖泊一样宁静,就能够照见万物,这种精神庄子说圣人之心,静也。圣人的心无非就是安静,没有那么多用头脑的算计,而人心中直接就会找到真谛。
我曾经看到一个小故事,一位大木匠带着自己的徒弟们在木工房里干活,干到天快黑满头都是汗,他一擦汗,哗的一下手腕子上的表就飞出去了,满地都是半人高的爆花,手表也不知道飞到哪去了,四五个徒弟到处扒拉到处找没找到表,天全黑了。
大木匠说:算了,咱们吃饭去。明天早上再回来找,大家就走了。
酒足饭饱,回程路过木工房,看见木匠的小儿子坐在门口,手里拿着他爸爸这块表说:我找着了。大木匠问:这么多大人都没找着,那你一个人是怎么找着的呢?
小孩说:是啊,你们这些闹哄哄的大人走了,我一个人摸黑坐着,听见了秒针滴答滴答的声音,我循着声音就把这块表给摸出来了。
所以大家说宁静是不是一种生产力?
庄子所说的这种外在的一切都放下,用心斋,用坐忘。或者就是老子所说的治虚己,守静笃,让心能够屏蔽干扰自己,心内清明,你的判断就出来了。
不用受别人的干扰,你也不用被为命题绑架人自己心一旦安静,那你自己的判断就出来了。
向我们请教,别人都是说“您是专家”,“您是过来人”,“您从哪个角度给我什么样的建议?”实际上真正的答案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别人是可以给提建议的,但永远无法为你下判断。建议是给你提供证据。
我们要是请教任老师,关于经济的形式,任老师一定会给你做趋势分析,给你提供材料,但任老师一定不会说你们家钱就投哪只股票就做哪份投资,这样的主意大经济学家都是不做的,因为判断权一定在自己这里。
为什么心安静了,就一切打通了?意大利的男高音帕瓦罗蒂也有这样一个故事。他在世界巡演的时候,每天都在练习发声,但是嗓子还是唱哑了。结果这天晚上呢,他那个宾馆还有一个孩子枯叶狼,整宿那小婴儿在那哭,哭得他心烦意乱的睡不着觉。他突然想到一个问题。这小不点已经嚎了几个小时了,为什么他声音还这么洪亮?他自己唱几天嗓子就哑了?最后他发现正因为婴儿还不懂得用嗓子,他有需求的时候就是丹田之气直接喷出来,没用嗓子。
帕瓦罗蒂就想,作为歌唱家,从一开始就在学用嗓子的技巧,但是已经没有丹田气了,于是他把自己所有的发声法都破除了,直接让丹田气往上冲。结果现在大家说唱嗨C唱的最完美的人是帕瓦罗蒂。为什么?因为他回到了赤子婴儿的那个状态,不再用技术,而能够直接用生命的状态来说话。
无论老子还是庄子教我们的都是抛掉很多的技巧, 把外在给你的过多的冗余剥去,当你生命的本色和能力发挥出来的时候,其实人的格局气象大了,做事情也就无怠了。
任泽平: 于老师,说到这个我也想讲一讲我的体会。我们人啊都会遇到各种困惑,各种抉择以及迷茫。我一直我这些年感悟了一句话叫正心正念,坚持做长期正确的事儿。然后呢,人就不会再迷茫,也不会因为各种选择困惑而感到痛苦。
我们作为经济学者,有时候难免我们这一代学者的梦想就是用知识推动社会的进步,尤其是学经济学的人,但有时候呢,你知道于老师,我们有时候发声还有一定的风险。要建言献策,可能你因为在这个专业领域,并不为大众所形成共识,你往前迈半步或者迈一步,过于提前了,会引发各种争议。但是当每次面临这样的时候,我总是觉得要反过来问,“你的这些观点,或者你的言行是否对社会有利?没有参杂私心?”如果是,那这就是我们学者的使命。 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修其自平。 正心诚意,我觉得放在前面的。
刚才你讲的我也很受启发,古代的智慧,虽然已经几千年了,但仍然照亮我们现在前进的路程,虽然技术在进步,哲学问题其实很多问题是相通的。
于丹: 任老师老师刚才说的这个,我正好要接着您这个来讲。任老师说的这个就是怎么样来看待各个领域的规律。包括我们不太懂经济学的人怎么样来看待这个这个世界上的规则,其实庄子了不起,就是在于他既讲道,也讲术。格局要养得大,但是规律一定要把的准。这大概就是曾国藩说的 人要大处着眼,要小处着手。 就是眼界越大,越知道宏观的联系,越知道趋势的分析,但是小处着手才有切口。
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寓言故事《庖丁解牛》,庄子写了这庖丁给文惠王表演解牛。任老师,你觉得屠宰这么一个野蛮的血腥的事儿能做表演吗?庖丁出来以后,一头活牛站在那里,他上来以后,肩之所倚,足之所踏,手之所触,膝之所骑,结合桑林之舞,乃重经手之乐。它简直就像乐舞一样,哗然响然,奏刀霍然。在音乐的节拍,舞蹈的动作里,牛肉尾地整个剩一骨架在哪儿,牛全都解完了。
任泽平: 为什么呢?
于丹: 对呀,为什么呢?文惠王在问他,庖丁说:先来看我这把刀,一般庖厨的刀是月更刀,一个月换一把刀,叫做斩也,因为不管碰哪块骨头都是硬剁用蛮力。好的屠夫岁更刀,一年才换一把,叫割也,他是在割肉而不是在剁骨头。微臣这把刀用了19年还跟新的一样,以无后入有间。我的刀刃本来就不厚,我把它插在那个骨骼筋膜的缝隙里,不就有尖吗?我当屠夫这么多年,一开始眼前就是一头全牛,但是我练着练着就练到了目无全牛,牛往那一站,我就能够透过它的皮毛看见筋骨的那些缝,我就直接把刀刃插到缝儿里。
所以我们说宏观着眼要有大道,微观着手要有技术,也就是说了解规律就不难,无论是人文学科,还是任老师的经济金融学科,你可以温故而知新,在纵向的流变和横向的比较中,无非是找到了规律,规律其实就是那些骨骼的缝隙,你把刀插进去的时候,牛肉尾臂,一头全牛就这样解开了。这件事情不仅要有眼界,确实也还要有技术,这些庄子也讲到了。
任泽平: 于老师,其实它很多学科的道理是相通的啊。比如说物理学,数学等等。因为我以前是学纯数学的,包括你看咱们的文科的这些,它实际上是什么呢?就是 掌握了规律以后,按规律办事,顺势而为,很多事情就迎刃而解。
逆规律而动,一定会受规律的惩罚。有时候我在想哈,没有绝对的悲观和乐观,人要让自己变得乐观就是掌握规律,学习规律。按规律办事就好了,不要对抗规律。如果说你不按规律办事,比如说你非得过了凌晨两点还不睡觉,第二天肯定犯困。你不好好锻炼到最后透支身体,肯定就会衰老的快。
所以说我有时候想呢,人这一辈子就是认识规律,运用规律,顺势而为,然后人生就会很顺。我发现那些悲观的人啊,处处碰壁的人,可能就是因为天天逆势而动,然后呢,就变得怨天尤人。你看其实老子和庄子也是教给我们这个道理。 乘物以游心, 你就开心就好了嘛。
于丹: 我觉得任老师真是追本溯源,说到了道家的老祖宗老子那里。我们说了老庄是一体的,那么我们必须得知道老子怎么看待这件事情。 老子说人的一生啊,叫做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什么叫道生之?我们每个人都生在天地大道,有一些先天的冥冥之中的东西决定了。比如说为什么任老师姓任,我姓于。为什么他是男的,我是女的,这个事就不用咱们追究,没什么可论证的,他就已经就生在这家,他就是这个性别了。这个就叫道生之。你生在哪里这个就是你的宿命,你就要先接受这个。
但是在成长中的第二步叫做德畜之,积蓄的蓄。也就是说不管我们是干什么的,你都得用道德去滋养自己去成长。刚才任老师说价值观的问题,其实在这个世界上,人与人之间最近的距离是价值观,最远的距离也是价值观。按说我跟任老师这不是干一个行当的,我们俩能够一见如故聊到一起,为什么呢?其实是因为价值观,比如说我们都向善,我们其实也都想要为人做好事儿。那我们崇尚的东西跟我们厌弃的东西是相似的,这就是因为德畜之。用道德去完成你跟别人的这种融入。
第三步叫做物形之,就是逐渐的形成了你的样子。为什么有些人一看,你说这个人就是个艺术家。总跳芭蕾的姑娘出来,她就会走小外八字步,脖子挺的直直的。有些落拓不羁的这种大画家,你看要不就是胡子老长的。你看任老师就是儒雅倜傥,这个就跟他的学者风范是有关系的,这都叫物形之。我们干什么的身上就会带着什么影子,最后干什么干不成呢?
第四阶段叫做势成之,就是大势的势,顺势而为的势。一个人说我道德也积蓄了,我在事业中也投入了,那为什么我还没成呢?成不成这个事儿要看大势。所以从《道德经》就认为,最聪明的人是顺势而为,顺势而为的人是逆势而动。所以到了庄子这里,把这个顺势而为其实就更加给放大了。
我们刚才说的那个鲲怎么化为而鹏,要趁着海运之气。海上没有起这个气,你怎么可能飞到九万里长空之上呢?所以中国人原来说的晴耕雨读,你看农民家都懂这个道理,就是大晴天有太阳,你就赶紧下地去劳作,下雨了就在家关门读书。你不能说大晴天的时候我关门读书,那这庄稼谁管呢?也不能说大雨天我因为勤恳,我就一定要去田里干活,那没效率。所以呢,人永远要看清楚势在哪里,我们顺势而为,那么就能够借势而动,其实这就是刚才任老师讲的这个规律。
这里面又要说到庄子教我们的一个特别智慧聪明的态度,就是人刚入职场,或者跟别人在一起谋事,总有合拍不合拍的时候,一个人也不是说我真诚,一切都按照我的想法来就可以,还真不是这样。
庄子提了一个特别好的境界,他说 人生最好叫做外化内不化。 什么叫做外化呢?化就是我要顺应社会的规则,我要化入大家的状态之中,不要恃才傲物,不要老当那出头的椽子。比如说逢年过节我不爱走亲戚,但是人家来了,我也得去回礼。比如说一个聚会,我不太想去,但是领导要求你去,那我也得敬酒。所有这些就是我们的社会身份要求我们去做的,顺应其实是最低的成本。但是不是顺应到丢了自己呢?
庄子还有后三个字叫做内不化。就是外在越能够划入大众,我内心越能坚守自我,以外在的这种化来完成自我的内心坚守,这也是一种效率。所以最怕的呢,就是内也不化,外也不化,那这个人就磕磕碰碰。我们看到很多有个性的人也怕那种外在虽然化了,内在也化了,就老好人,一切从众听别人。其实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跟庄子所说的外化内不化是一码事儿。
从心所欲就是内不化,我的价值观,我的判断在哪里要非常清晰。而外化其实就是不逾矩,外在不能伤害规矩,我不能够伤害他人,要顺应群体。所以你看,无论是从心所欲不逾矩,还是外化内不化,讲的都是这种内外合一的平衡。所以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是不是都是大智慧。
任泽平: 对,向这个老子庄子学习人生才能洒脱一点。其实庄子有一个很有名的故事,于老师你给我们讲讲吧,叫庄周梦蝶的故事,这个故事我感觉特别浪漫。 究竟是这个庄周梦的蝴蝶还是蝴蝶梦的庄周?
于丹: 我们大家先来想想我们自己的这种身世经验。有的时候啊,当我们比如说谈了一场恋爱,恋爱的时候两个人两情相悦,海誓山盟,但是最后不管因为什么原因,这个恋情破碎了,有很多人就会想起来觉得做了一场梦,这个时候你会想说,我真的有过这段恋情吗?这段恋情当时说的那么天长地久,为什么会破碎了呢?
再比如说你可能曾经家世非常好,从小当时只道是寻常,觉得我就可以一直这样,突然家道中落,或者是家庭出现重大的变故,想起当年的日子,好像是一场梦。什么叫做人生如梦啊?苏轼说的这个多情应笑我,一樽还酹江月,想起人生如梦了。这个话当然是苏东坡43岁乌台诗案出来之后到了黄州了,他看到了人生如梦,想到他关在狱中103天,差点就判了死罪了。那要当时死了呢?那究竟来没来过人间,有没有过今生,你都不知道。所以人生有许多亦幻亦真。
庄子说的意思,就是我们不必有很多的执念。 说我曾享荣华富贵,我就应该待在荣华中,说我曾经有过完美的恋情,恋情就是不能够破碎的。我曾经登上过这种成功的巅峰,上去了以后,我就不能够再下来,因为那一切的美好是真实,一切的幻灭都是不真实。其实你怎么知道哪一段是真实的呢?
也许你所谓的那个美好更不是永恒,大家看一看月亮阴晴圆缺一个月,真正的圆满也就是十五十六那两天吧,剩下的两天不都是残缺的吗?所以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可预言者无二三。庄子说我在我的生命里认为我做个梦,梦见了蝴蝶,但是焉知不是蝴蝶变成了我的今生呢?也许蝴蝶比我更永恒,我活的这个岁月也不过是蝴蝶的一场大梦。而且他一切的看透,也就是对于自己生命的一个反思。但是这一切并不悲观。因为你只有看穿了这一切的电光石火,你对于每一个还可以抓得住的当下就会更加用心的。
所以晚唐的诗人李商隐在他晚年的时候写了一首《锦瑟》。这个在诗歌史上,大家说一篇锦瑟解人难。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我看见的这个锦瑟没来由的这五十弦呐,那每一根琴弦,每一个弦柱,好像都是我那些亦真亦幻的年华,藏着多少秘密。李商隐写过多少无题?接着他就问了四个命题。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这四件事情都叫亦幻亦真。现在人不知道这是什么出处。
庄生晓梦迷蝴蝶是他用的第一个例子。当庄子短暂梦见蝴蝶的时候,他会问,我是不是蝴蝶的一个梦呢?望帝春心托杜鹃,望帝其实就是我们说的精卫填海那只小鸟,它因为被海淹死了,所以它就一直填那,用那些个枯枝儿啊,石子啊,想要把大海填平。我们大家都觉得它好像很傻很痴迷,一直到它血染红半边山的杜鹃花。你说听它不死的心愿,你真的懂得吗?
沧海月明珠有泪,我们人世间得到一颗大珍珠的时候,会觉得弥足珍贵啊。但在蚌壳里,它受摩擦越激烈越痛苦,它要有更多的分泌物裹住泥沙,增加润滑度,这个珍珠才大。所以你想想沧海的明珠,传说是鲛人的眼泪。明珠的大其实是跟痛苦成正比的。我们想过,蓝田日暖玉生烟。陕西的蓝田玉是一种软玉,在阳光下微微的生烟,是真有这个烟吗?这个玉里又含着什么样的密码呢?
所以李商隐连问了这四个典故以后,最后说了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人生有多少在当时觉得无限美好以后想起来,后悔我当初少说了一句话,我当初分神走心了,我怎么就没有留住什么?只是当时已惘然,你那个当时永远不会再回来了。所以从庄生晓梦迷蝴蝶对后世的滋养,我们得出来的结论是什么?就是人生无奈事太多了,唯有当下,我们可以抓住每一个当下。
你所有的过往和所有的未来都藏在你的当下,所有的过往你可能都很惆怅,都很遗憾。所有的未来你可以憧憬,充满了不确定。而只有当下,我们转眼就错过了。所以曾国藩曾经有过三句话,叫做既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
也就是说已经翻篇过去的,你就不要再吃后悔药,也没有后悔药能给你。当下不杂,最难的就是当下不杂,因为我们每一个当下都有许多的杂念。如果人能做到不杂,吃饭的时候一蔬一饭你都吃出它最好的味道,睡觉的时候不失眠不多梦,能睡得踏踏实实,工作的时候就好好工作,玩的时候就好好玩,这就叫当下。
至于未来不迎也很高级。我们现在总说满心憧憬迎接未来,其实对未来报的期望值过高才是让我们失望的真正原因。所以不要抱着逢迎之心,过好每一个当下,你的未来,它的因果就藏在当下里。
曾国藩还说过一句话特别好,他说但问人事,不求天命,天命就在人事之中。 对于未来的逢迎,就是老天爷能不能眷顾我。我这么好一个人,我努力这么多年,他给我一个什么好结果呀?你没有那功夫去问天命。但问人事,你把当下的事做好,天命记在人事之中,你未来的好运在当下已经种下了。
所以既然知道我们的人生是这么短暂,不得已那么多,我们还敢浪费当下吗?所以刚才任老师说到悲观与乐观,我觉得人曾经幻灭过、悲观过也不是坏事,因为只有真正经历过幻灭与悲观的人,才会成为一个理性乐观主义者。
首先我们不要成为悲观主义者,太悲观说明你经历的悲伤还不够多。其次,我们也不要做盲目乐观主义者,没脑子欢乐也没有用。我提倡的是做理性乐观主义者,就是悲观过,幻灭过,所以在当下放下纠结计较,不为难别人,不委屈自己,逻辑自洽,过好当下。这样的话,你对于未来是有理性,可以乐观的。
任泽平: 于老师你知道吗?我经常讲世界终将属于理性乐观主义者。
于丹: 真的太好了,任老师,咱们俩每次对话不用彩排,也不用通气,但是我们一说呢,这个就叫价值默契。
任泽平: 条条大路通罗马。你从国学的角度,我从经济学的角度,其实对人生的参悟,到最后哲学层面其实都是一样的。
我一直讲过一句话:人生就是一个过程,我们来过,爱过,恨过,然后像风一样逝去。佛祖讲过,叫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嘛。
庄周梦蝶的故事,是庄周梦了蝴蝶,还是蝴蝶梦了庄周?不知道。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我们可能来过,也可能没有来过。
于丹: 是的,庄子很迷人。中国文化各个学科中都有它的迷人之处,如果你着眼只是他的糟粕,我们就会横挑鼻子竖挑眼的批判他,浪费了自己的时间。但如果你看见是它的精华,你就把各家精华都在一起,我们自己被滋养,感受它迷人的魅力,它就可以活在当下,救赎我们的内心。
在任老师的直播间,我们大家可以相逢相遇,那我们就在庄子这个启发之下,我们去完成他说的一个境界,叫做独与天地精神共往来,而要相信天地是有精神的。
我们的生命不长, 庄子有一个词叫做磅礴万物,就是我们能跟天地精神共往来的时候,我们的气象也可以像大鹏鸟一样磅礴万物。 所以磅礴万物之时,那些燕雀、鹏间雀就已经可以被超越了。因为我们养大了内心,如果在名和利和生死的这个问题上,都能像庄子那样放下,放下是一次积极的在出发,腾空了人心的困扰。
就像庄子说,我可以贫穷,但是我绝不困顿。所以他回答魏王的这句话,也应该是他精神骄傲的一个标志,他身上再贫穷潦倒,但是他有一种畅快的精神,得于与天地精神共往共来。我们从古圣先贤那里是不是能受到这样的滋养?
刚才任老师说到了,人不能光是为有用活着,我的人生理念是做有用的事,当有趣的人,我们当然要为社会做贡献,各位朋友,你们也都在各行各业,我们是要去做有用的事,但是不要只当有用的人,那就是一种工具理性,我更喜欢的是做有趣的人。
任老师: 好的,特别感谢于老师。 于老师,我有句话想不明白,叫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于丹: 说吾也有涯而至也无涯,以有涯虽无涯殆矣。他说你看人的这一生,时光是有限的,但是知识的海洋,智慧是无边的,我用我有限之身去追求无尽的智慧,这不是就没路可走,最后穷尽了吗?这里面,表现了一种人对于自然,对于万物的敬畏,这个话放在今天也是有道理的。
什么叫活到老,学到老。人真正生命的保鲜剂是一种学习能力。人是里子决定的面子,一个目光躲躲闪闪,听什么东西就说我out了,跟不上了,这个人自然会生出戾气,对别人有很多的顶撞,跟他人的冲突,最根本的原因是对于自我的否定。一个真正对自己的未来能去追随这种无涯之志的人,他的有涯之生也会充满希望。
所以,我觉得学庄子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把我们学成一个虚无主义者,不要在悲观中认为这就是庄子的思想,庄子其实是让我们腾空以后再开始,放下以后还有拿得起的未来。
◎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任泽平博士每月将与两位业内外大咖对谈,解读财经热点,分析经济形势,洞察市场变化与产业趋势,品味国学经典与传统文化,供述人生哲理与成功秘诀。
本期回放可加入泽平宏观VIP观看
每次直播开始前,小泽会发布预约提醒
您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进入直播
>关注泽平宏观视频号 <
>添加小泽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