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养猫,买崽就花了上千元,又是买智能猫砂盆、智能窝,又要买宠物服、进口猫粮,一年算下来得花上万元。而鲁斌养猫,三年只花了378元。

他养的是一只布偶猫,三岁了,长得摇头晃脑,软乎乎毛茸茸,抱着它乘地铁、坐公交、外出逛街都小菜一碟,从来不怕它跑丢。

走在路上,常有人忍不住rua一把猫咪,然后惊奇发现:“天哪!原来是假的!”每当这时,鲁斌就会开心介绍:“看着跟真的一样吧!”他的布偶是仿真猫咪,不用吃喝拉撒,没有生老病死。

乍一看,仿真宠物的外观和真宠物没有区别,实际上它是用人造皮毛制作而成,有的还能做出表情、动作,可以跟人互动。

三年前,鲁斌进入仿真宠物领域,组建研发、生产团队,陆续推出定制仿真宠物产品,一年下来能卖出上万个,创业第二年就实现了盈利。不仅中国的买家喜欢,他还把产品卖到了美国、欧洲、日本等世界各地。

进军仿真玩偶市场

仿真玩偶历史由来已久。1973年,全球顶尖仿真玩偶品牌 Hansa在澳洲诞生,半个世纪来设计了超过15000种拟真动物,产品在全球近50个国家和地区销售。在中国,1995年,一群痴迷毛绒玩具的设计师凭借对《国家地理》杂志的热爱,基于《国家地理》的动物影像、照片等资料做仿真玩偶,产品入驻大型商超、超市,成为商场的引流神器。

陕西小伙鲁斌也看好仿真玩偶产品。

2013年,他从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硕士毕业,后来进入央企从事汽车供应链规划工作。后来他辞职创业,专门对接海外客户的柔性化产品定制需求,日常工作中谈的都是“高大上”的项目,要么是物联网,要么就是人工智能。

可如今,他每天不是盯着猫的眼睛看是温柔还是凶巴巴,就是看狗的毛是长了还是短了。周围的亲朋好友一度想不明白:好好的一个清华大学研究生,怎么就去研究做小猫小狗了呢?

但鲁斌不介意。在他看来,玩具谁都会做,但是定制的、高仿真玩偶可不是谁都能做,卖仿真玩偶不丢人,市场远比亲朋好友想的有前景。

这不是空穴来风。他做过调研,市面上做仿真玩偶的品牌,以批量制作的标准化产品居多,产品的仿真度比卡通产品好一些,但在细节方面依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他觉得提升仿真产品品质,能抓住巨大的商机。

进一步分析后发现,标准化的仿真动物背后,还存在大量的定制需求。

有人会拿着动物的照片,要求做一模一样的当作礼物送朋友;有人指定要1:1仿真之前养的宠物,对毛发长度、眼睛形状等都提出了要求。在国外有不少手工艺店承接这种定制订单,很多老店发展得不错;但在国内市场,手工艺定制玩偶并不普遍,寥寥可数的几个商家也只是用毛毡扎出来,产能低不说,还原度也不高。

于是基于此前在产品和供应链端的优势,他创立了Chongker品牌,组建了一支仿真宠物产品研发团队,进入赛道。

年销上万只

每次有新人加入团队,第一件事就是被鲁斌要求去猫舍狗舍参观,感受动物的面容、毛发、眼睛,甚至研究不同宠物的眼皮。他介绍,不少批量卡通产品省去了制作眼皮、眼眶步骤,但这恰恰是仿真玩偶能够“真”的一个不可缺少的要素。

他找来几位具有多年仿真玩偶制作经验的师傅, 研究布偶猫的造型、选毛料、三维建模,花数十万元开模,光是一个嘴巴的弧度就改了十多版。折腾了大半年,第一批产品——仿真布偶猫终于成功上线。

正当鲁斌觉得,马上要惊艳所有不看好猫猫狗狗生意的人时,现实浇了一盆冷水。

最初一两个月,在网上一天卖出一两单。市场反馈低于预期,他熬了一年,销量依然不温不火。

有段时间,他陷入自我怀疑:“市场会不会比想象中的更小众;以前没什么人做,本来知道的人就少,并且光看图片看不出细节,要拿到手里才能看出差异。”

但他始终相信,仿真宠物带给人的精神抚慰和陪伴意义,远比一般的普通玩具大。他想起之前一个好朋友,养了三年的法斗走丢了,很伤心。对于朋友来说,无论是迪士尼还是进口的玩具,都不能替代1:1还原的狗狗带来的陪伴和温暖。

“市场有潜力”,当务之急是让更多人知道仿真宠物产品。

团队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一系列仿真玩偶的视频,讲人和仿真宠物的趣事,引来年轻人关注。有人留言要定制仓鼠、兔子,有的要猫、狗,还有人要定制大熊猫。

定制的仿真宠物价格要比批量化产品贵,20厘米以下的999元,20~40公分的1299元,但心仪的买家觉得“太像了”,等上一两个月也值。

去年,鲁斌卖出去上万只仿真宠物,其中很多是来自欧美的客户订单。创业第二年,公司就已经实现了盈利。

叫板海外大牌

有数据显示,宠物行业市场规模近3000亿元。但也有人分析,仿真玩偶是相当小众的市场,赛道窄,未来能走多远还是未知数。

对此鲁斌并不在意:“别人一年卖上百亿,我们一年卖一亿就满足了。”在销售额上,他的目标是在小众市场做到头部。

但在品牌上,他的野心很大。“提到仿真玩偶,市场上没有知名的中国品牌,大家要么会说迪士尼的IP,要不就是觉得欧洲等国外的玩具质量好,”他觉得市场孕育着机会,边打磨定制产品,边推出了批量化产品,要和海外大牌来个较量。

上世纪90年代,国内的产品生产能力和工艺不发达,那时大家买个布娃娃就很开心了;后来人们觉得玩具得是会动的,能进行语音交流;再之后消费者要玩盲盒,喜欢惊喜感;他判断未来人们对玩偶的情感需求会更明显,宠物是感情的寄托,现实中没条件养真宠物的大有人在,仿真宠物正好能满足他们需求。

在产品选择上,海内外消费者喜好不同。国内多喜欢小型犬、猫,国外喜欢偏大型的金毛、边牧犬。近年来,买家除了送给自己、亲朋好友,还有人下单送给养老院,说要让老人体验 “养宠”的乐趣。

为了增强产品竞争力,他们在技术上进行了多项优化,研发出宠物“面部造型内雕塑造型法”,最大程度还原外观的逼真度;同时在传统仿真宠物的基础上,还陆续推出了仿真狗、猫的包包,丰富产品线。

今年品牌定下了冲刺销售10万只的目标。目前,团队已经着手准备天猫旗舰店,对打造中国潮玩新势力品牌充满信心。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