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手表是近几年才开始流行的一种数码产品。它抓住了家长担心孩子安全的痛点,提供了一种看似靠谱的解决方式。

目前手表的功能非常完善,包括通话、定位、聊天、社交等。小小的手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孩子们社交的“硬通货”。

但市场产品良莠不齐,价格差别更是天上地下。有的售价上千,有的则只有几十块。有意思的是,廉价手表的利润都比大众想象中高。

别打“安全牌”了

儿童安全问题不是小事,如果能通过购买设备确保万无一失,相信任何一位家长都不会拒绝,尤其在儿童手表的价格还非常便宜的情况下。

但安全隐患就此埋下。

前段时间的315晚会上,就曝光了一些关于儿童手表的危害。尽管内容篇幅不大,但科技君印象深刻。

由于成本低,所以这些“问题手表”的硬件基本都是几年前的款式。如果只是卡顿、使用不流畅就算了,但智能设备,与硬件软件密不可分。

比如有的手表还在使用安卓4.4系统版本,而最新的安卓系统是8.0版本。旧系统有个明显的弊端,就是权限问题。

早期的安卓版本对权限管理非常松散,当应用申请权限时,几乎“有求必应”。也就是说,当孩子的手表中安装恶意软件后,轻易就能获得所有数据,包括位置、通话等隐私信息。

更可怕的是,有的软件还能悄悄打开摄像头,偷拍孩子面部和周围环境。这些数据万一被不法分子利用,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一本万利的生意

此前就有媒体报道过华强北的现状,不少商家只有不到5平方的小店,墙上摆满了各种智能设备,而且大多是儿童智能手表。

可见这类产品利润颇高,批发十几块钱,就算只卖一二百,利润都翻了好几倍。

利润空间大的生意,自然吸引很多厂家做。儿童手表,甚至被他们认为是“风口”,于是继续生产大量类似的劣质产品。

为了获取更多利益,他们甚至会再次削减成本,不论软件还是硬件都被“阉割”,最终流入市场。

反观正版的产品,价格与成人手表不相上下,有的甚至更贵。有的家长为了图便宜,也有可能是不了解,抱着“反正功能都差不多”的心态,最终选择了劣质的产品。

价格的优势,已经让不安全的手表对正品形成“降维打击”。久而久之,劣币驱逐良币,好的产品反而会被淘汰。

还能让人安心吗?

大品牌就意味着一定安全吗?遗憾的是,答案是否定的。

拿市场上知名度最高的儿童手表品牌小天才来说,它已经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生态。小孩子只要戴着手表互相一碰,就能互相交换联系方式。

如果说微信是大人的社交工具,那么“碰一碰”就是小孩的“微信”。儿童对价格并不关心,对他们来说,新鲜感和“别人拥有的”就是他们判断好坏的标准。

这类型的手表对于权限的把控确实更严格,也更安全,但仍有不少隐患。

比如被很多家长吐槽的乱扣费乱象。儿童并不具备完整的鉴别能力,只要简单的诱导就能吸引他们拿起家长的手机扫码付费,进而开通各种不需要的服务。

偏偏手表上还接入了支付接口,很难让人理解这种设计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要想家长安心,手表用得放心,需要政策的支持,也需要大家共同监督并抵制“偷工减料”的劣质产品。

来源:科技分享君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