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包方便面,天猫、京东卖断货,没有现货、只能预售,发货还要15天后。直播间的主播不是疯狂的喊你“买他”,而是呼吁消费者理性购物,“吃多少买多少”,就这,依旧挡不住网友们疯狂下单的热情。

他是谁?白象方便面!

01|多年低调的坚持

引爆网友对白象方便面热捧的,是315的平地一声惊雷,315晚会曝光:为康师傅供应酸菜的“插旗菜业”使用土坑酸菜,康师傅立即下架老坛酸菜面,统一火速封存酸菜包,而白象在微博回应:从未合作,放心吃。

就这样,曾经并不瞩目的白象顺势而起,瞬间冲上热搜,被网友称为“国货之光”。

白象的这波走红并不是运气,靠的是坚持品质的实力。据食品安全信息显示,白象公司产品被抽检60多次,其投资公司及分公司等也涉及近300次抽检,结果均为合格。

而“国货之光”这个称号也不是随便来的。

315之前,白象其实已经火过很多次了,残奥会期间因为“三分之一员工是残疾人”登上微博热搜,随后,天猫、京东旗舰店的多款产品售罄。

后来网友还发现白象的善举不胜枚举:去年郑州大雨水灾,这家河南企业捐出了3万份方便面、500万元现金。

不仅如此,他们还向宋庆龄基金会捐款千万设立“白象大学生救助基金,举公司全力驰援汶川地震,设立龙门石窟专项基金。

更让网友心甘情愿买单的,也是白象的民族情怀,众多方便面企业背后都有外资的身影,只有白象拒绝日资收购,100%纯民族企业,网友说白象守住了方便面的最后一块阵地。

02|“国货之光”行不行

白象在1997年创立,在方便面席卷全国的浪潮中,白象的销量也冲到了数一数二的位置,与康师傅、统一肩并肩。

白象成立当年就销售1亿元,2001年销售翻了6倍。2007年,白象方便面年产量74.3亿包,年销售额52亿元,而彼时的统一方便面的销售额才24亿元。

曾经跑在前面的白象,10多年后却被挤到了市占率第4的位置,他的前面是康师傅、统一、今麦郎。

一落千丈的业绩,其实是白象这些年来“不务正业”的结果。

在过去中国方便面发展的黄金年代,白象却不走寻常路,暂停方便面研发,将精力投入到鲜面和餐饮业务上,最后线下鲜面连锁品牌的失败,给竞争对手们提供了赶超良机。

2020年疫情期间,白象本打算借着速食品类大火的东风,进军中高端速食品市场,结果又是一次失败的尝试。

我们再来看看如今方便面行业的现实:龙头企业的统一和康师傅,牢牢霸占了60%的市场,竞争格局几乎固定。与此同时,预制菜和外卖的兴起,又抢占了方便面不少市场。

方便面本身就卖得不贵,产品涨价速度跟不上成本上升速度,进一步压缩方便面的利润。2021年中报,康师傅方便面的毛利率下滑了6个百分点,降至24%。

如今的方便面行业,早就不是曾经遍地黄金的局面。

而白象食品过去几年走的弯路,让其失去了在大型商超等线下渠道上架的一席之地。不少网友表示,线上售罄的白象,在永辉、沃尔玛等超市也见不到身影,他们不是卖完了,而是这些超市根本就没有进货白象方便面。

白象若是想要重拾过去的荣光,一要靠产品品质,二靠线上线下的渠道铺设能力。

白象方便面的品质和口味,据各路美食家亲测:优秀。

线上渠道,凭网友的购买力,只要工厂产能跟得上,网友消费力就跟得上,这也不是问题。

那最后的考验,就在于线下终端渠道的建设和维护能力了。

平常,我们难以在超市的货架上看到白象,根本原因是他挤不进主流商超渠道。在超市货架已经被统一、康师傅等龙头霸占的情况下,想要挤进去就要靠砸钱,而砸钱就会提升销售成本,压缩盈利空间。

趁着竞争对手滑铁卢,消费者民族情怀上头的东风,白象食品如果能坚持做好方便面的品控,持续拓宽品牌影响力,抢夺线上市场的同时,凭借影响力提高与线下商超的议价能力,成功挤进主流商超货架,维护好终端渠道,我们也许可以看到这个民族品牌焕发新的活力。

“国货之光”行不行?

万事俱备,东风已来,就看白象你抓不抓得住了~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