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走到3月,身边不少朋友感觉迷糊了,市场到底向左还是向右?应大家的要求,写下此文。本文没有放在专栏,目的是希望让更多人看到。本文自评90分,剩下10分交给时间来检验吧。
先从一份数据说起。
央行在近期发布了一份金融数据统计,说是2月份住户贷款减少了3369亿,其中,中长期贷款减少459亿,后者显然就是我们说的房贷。细心的研究者发现,这是自央行发布相关统计数据以来,首次出现减少的情况。
你说这个问题大不大?说不大,是因为只少了400多亿,说大,是因为首次出现负增长,它可能是一种趋势性、苗头性问题,在购房端的表现就是,观望的人越来越多。
这一点,也体现在重点房企的销售数据上。
机构统计显示,1月份,万科、保利、融创、招商、中海、金茂销售额同比下降50%、34%、20%、38%、45%、50%。克而瑞统计的数据显示,2月份,百强房企销售额同比下降47%,值得一提的是,环比1月份再下降23%,没有最差,只有更差,而且,这不是某几家房企销售不尽如人意,而是整个行业的现状。
问题是,接下来怎么办?
我们说,上面的数据无疑是具有滞后性的,其实,从开年以来,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真刀真枪”稳市场。
从媒体公开报道的数据看,截至目前,这波出台稳楼市(政策放松)的城市已在30个以上,几乎涉及一二三四五线所有城市,从政策内容看,大致分以下几类:
第一个就是降低房贷利率,降低首付、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等,从减少购房支付成本上下功夫,从历次恢复楼市政策看,这一招确实是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这是目前比较普遍的做法,基本涉及大多数城市。第二个是,发放购房补贴,比如保定、自贡、玉林等;第三是,放开限购、限贷、限售,比如郑州、青岛等。当然,还有国家层面的提法也是暖风频吹,房地产是支柱产业,确保合理住房需求,保持房地产健康发展等等。
不得不说,这些做法都是历次市场下滑后所用的常规手段。有没有用?肯定是有用的,会释放一些被挡在门槛外的购房需求,但,有多大作用?我们可以看看2015年12月国家提出的“化解房地产库存”要求,也就是我们后来说的“楼市战略去库存”。
要知道,当时的这一决策可不是随随便便提出来的,而是此前尝试过多种方式方法,比如像这几个月各城市放开的购房补贴、限购、限售、降低房贷利率、降首付,说区别,不过是力度要弱一些而已。当时,经过一年多的尝试,收效可以说是微乎其微,楼市库存还在不断堆积,此时,有专家就提出“涨价去库存”,可以说被很多人抨击,但在各种药方都用掉之后仍无解,楼市战略去库存才随之而出,一是实物安置改为货币安置,二是默认涨价去库存。结果大家也看到了,基本上,房价在这波楼市去库存过程中整体上涨了一番,有的城市更多。
说白了,虽然眼下各地祭出了眼花缭乱的救市政策,但离市场真正回暖还要差很多,而且,在房住不炒的大环境下,政策放松的效果远不如过去,购房者仍然比较谨慎。但这样一直僵持着也不是办法,毕竟2022年我们提出的经济增速为5.5%,在业界看来,这样一个速度在这样一个环境下几乎是一个天花板的存在,也就是会说要花很大力气才能够得着。
前面已经祭出了不少传统的“救市政策”,但眼下市场仍波澜不惊,谁都知道,当信心被消磨后,情况可能只会更糟。所以,已有专家如经济学家任泽平在3月13日零点整发表一篇观点明确的文章,其中提到:
“因城施策”就是允许各个城市自救,通过适当地调整房地产前期过紧的政策来进行房地产市场的自救。比如前期的限购、限贷、限价、限售等等,今年有可能会调整。
联想到最近一段时间,广州放开豪宅备案价格,东莞甚至在3月13日对2022年第一轮土拍的长安地块和塘厦地块取消了毛坯限价(此前限价41998元/㎡和 38220元/㎡)。而同为长三角的杭州、南京等城市,也在即将要出让的首批地块中提高了限价标准。指向很明确,一方面开发商要有钱赚,敢于拿地;另一方面,给市场释放了一种房价预期和空间。
看到没有,无论专家还是地方的实际行动,都越来越触及楼市真正回暖的核心问题:房价要有一定幅度的增长。
有人一定会说,现在房价都这么高了,而且大家都有房子了,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房价能涨得起来吗?楼市走到3月,有一种预感越来越强烈,在房君看来,有几点是明确的:
1.仅靠自住是无法撑起市场继续回暖。央行在2020年发布过一份报告,超4成家庭有2套(含)以上住房,纯刚需更是少之又少,只有4%的城镇家庭没有住房。当然,这份报告在不久后就被删除了,原因不得而知。
但还有两个信息也佐证了这一点,一是2021年末我们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为64.7%,考虑到人在农村,已经在城市买房的情况,以房子算城市化率只会更高。二是通过我们身边的人也可了解到,很少听说一套自住房都没有的。一句话,我们不缺房子。要想刺激市场真正回暖,只能把我们此前调控抑制的“保值增值”需求适当激发出来。
但是我们也知道,现在能买房的,除了刚需,很大一部分人买房的目的就是应对不断增发的货币,直白点,就是对抗通胀。但如果房价也不涨了,加上变现的问题,这部分需求肯定是不会轻易入市的。所以,如何刺激这部分需求,就两个字:涨价。
2.涨多少合适?
首先要清楚一个事实,国家自2021年以来的楼市去杠杆,去房地产行业杠杆,去购房者杠杆都一直在进行,只是到去年底才开始进行微调,目的是稳市场。做了这么长时间去杠杆动作、确保行业出清的事,不可能前功尽弃、所有的风险都恢复到以前。
所以,即便要市场回暖向上,也得有一个度,让他们看到买房即便不像过去那样大涨,但起码能实现保值,有专家算过一笔账,算上首付资金利息和房贷利息,一年房价涨幅不能少于5个点,此前有地方也按整个幅度审批预售价。有了这样一个幅度参考,起码可以把市场预期带动起来,看到房价还能涨!
3.再提一下上限。
去年有两个节点,官方都提及房地产税,特别是去年底,财政部表示要做好房地产税试点准备,作为试点热门城市,厦门统计部门甚至提到做好试点落地前的准备工作,一时间,其他城市都心心念念,似乎很快就会轮到自己。
其实,房君曾撰文说过,房地产税试点一定是在楼市上行期才会推出来,而不是在平稳期,甚至下行期,那样对市场的影响太大了。所以,在经历去年上半年的楼市火热期后,有业内人士就表示,房地产税一定会被搬出来“吓唬”一下。不过,在这次全国大会上却没有提及,很显然,这跟当下的市场不温不火有关。由此可见,房地产税短期不会再提了,让市场先“回血”。回到什么时候?表现在:
一二线市场率先回温,土拍预热,新房、二手房成交量显著回升,价格呈现一定幅度上涨,然后带动都市圈、城市群内的三四线城市回暖。由于城市楼市基础不一样,如果均价上行5%的话,有的能到10%,甚至更高一些,但差的地方也仅仅是走量,价格不会太明显。市场全面热了后,就像一些专家提出的,房地产税又要出来“转转”了,虽然未必是全面推广,但试点的概率应是很大的,试点期,它带来的效果真的未必是持有成本涨多少,而是心理预期,但这就够了:让市场降温。
4.最后说说买房。
一个关键的原则就是不要被现阶段楼市回暖的假象所迷惑,回暖更多是倾向于让房企能够交房,让行业正常运转,不拖经济发展后腿,而不是再来一轮猛涨。在这个原则下,刚需或者改善,特别是置换的,趁着这波行情,把老旧二手房处理掉,置换成
还是那句话,大趋势就是“房子在精不在多”。
学习更多房产知识,欢迎关注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