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校长

高房价,实际已经让年轻人开始“躺平”。

市场中原本该流入实体经济的资金,在高房价的不断催化下,全部流向楼市。

导致市场失衡,实体经济规模缩减,虽然肥了楼市。

但当务之急的关键,是引导资金重新回归实体,而不是放任房价继续攀升。

对此2021年7月份,住建部首次提出“房价问责制”概念。什么意思?

就是对调控不力,导致房价上涨过快的城市展开问责。

过去基本都是限制房价上涨的政策比较多,“房价问责”还是第一次出现。

房地产20年来积攒遗留的弊端和矛盾已经开始集中显现。

所以,“房价问责制”在这个时间段被提出,非常巧妙。

由于房价上涨所带来的投资利好,导致整个市场充斥着投机炒房的味道。

据统计,因炒房成为千万富豪的炒房客,占比已经达到15%。如此高的转化率,导致越来越多的人都想在房地产中分一杯羹。

而反观真正需要住房的刚需,买房虽然也看中升值效益,但收入与房价涨幅却始终无法比较。

很多人靠微薄的工资收入几乎很难买得起房,靠东拼西凑借钱买房,一身债务不说,日后的月供还贷,对于大部分人来讲根本负担不起。

所以,即便现在房价已经开始下降,但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讲,买房的难度依旧很大。

明明现在已经不缺房,为什么大多数刚需还是买不起?

我们用20年时间,完成了发达国家100年要走的房地产历程。

1998年房改之后,我国楼市迎来大变革,取消福利分房,实施住房商品化。

直白来讲,人们用钱就可以买房了。

自此,房地产行业正式进入上半场。

据统计,目前城镇家庭户均拥房已经达到1.5套,人均住房面积也已经达到40平。

也就是说,我国其实已经并不缺房,甚至已经达到饱和状态。

但在空前繁荣的背后,也存在非常尖锐的问题。

站在刚需角度分析:

有钱人早就买了不止一套房,而真正需要房子的人却恰恰买不起,即便掏空积蓄也仅够支付首付。

许多人认为刚需是“伪命题”。

住房问题的确是刚需问题,但解决问题的关键并不是只有买房一条路可走,租房、建房同样也可以。

不过市场形势与传统观念就摆在面前,别人买你不买,心里难免会不舒服。

西南财经大学曾做过一个有趣的调研:

在2018年全国购房家庭中,首次购房人群占比15.1%、改善置业26.7%、投资性占比58.2%,而现在却与10年前的数据刚好相反。

也就是说,现在大多数人买房并不是自住,更多是以投资为目的。

这显然与楼市发展初衷相违背,所以楼市何时转折将成为下一步发展的关键。

也就是说,楼市的“续航”模式已经开启,高房价还能“扛多久”?

2022年1月份,包括住建部、财政部等在内的21个部门联合发布公共服务规划,大力推进保障房建设。

其中明确要求建设以小户型为主的保障房,并加大对低收入人群的保障力度,建立租售同权,采取租售并举等措施。

除此之外,为避免年轻人对高房价继续“躺平”,去年住建部联合40城召开住房保障座谈会。

这些城市的集体行动,无疑是解决当前年轻人购房难、买房难的关键一步。

根据易居研究院预测,5年内预计新增保障性住房748.8万套,2022年预计投资2100亿,建设200万套保障房。

信贷支持方面。

央行规定,保障性租赁住房中的贷款,并不与房地产集中管理贷款相掺合。

也就是说,保障性住房的贷款并不受“限贷令”的限制,不在红线范围内。

央行设置“双限令”,等于将全部与房地产相关的贷款束缚了起来,唯独保障房贷款单独设置,作用不言而喻。

既然楼市“续航”模式已经开启,高房价还能够“扛多久”?

根据“双限令”要求,国有银行针对住房贷款占比,对公是40%,个人是32.5%。

将保障房贷款单独摘出来,其实是有利于按揭增长的。

不过有些人担心贷款松动,将会造成房价的进一步上涨。

其实这点完全是多余的考虑,央行降息、住建部发声,多地住房贷款利率开始下调,放款周期缩短。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再次吸引投资炒房客,但对于刚需减少资金成本也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楼市开启“续航模式”既然有利有弊,那高房价的状态还能够坚持多久?

借用万科老总郁亮的话——“别指望涨价了”。

过去一直提倡的房住不炒其实是两个层面——“房住”与“不炒”。

正如郁亮所讲,房住不炒就是要从实际出发,解决居民的住房需求,杜绝投机炒房现象。

所以说,房地产的红利已经渐行渐远,目前无论有没有买房的打算,都要把心沉到肚子里,投机炒房这种事千万不要再做了。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