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专家解读智能车前沿技术,产研融合构筑全产业链生态,多家企业智能产品集体亮相……7月1-3日,2023中国智能车大会暨国家智能车发展论坛将在广州南沙举行。
(资料图片)
本届大会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科学部和中国自动化学会共同主办,将邀请国家相关部委领导、院士、知名专家学者、企业高管参会并作主旨报告和主题演讲,就智能车辆与无人驾驶相关的政策规划、研发现状、关键问题、发展趋势进行深度研讨。广州日报记者获悉,届时,全球首个面向网联智能车的通信与多模态感知数据集也将重磅发布。
亮点一:院士齐聚大咖云集,“硬核”思想一触即发
此次论坛设置了大会主旨报告和“智能交互 驱动未来”高峰对话两个环节。
大会主旨报告邀请了数位智能车领域院士专家领衔,全方位解读智能车发展最前沿、最重要的学术成果,重点解读产业发展现状以及新动态。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长、西安交通大学教授郑南宁,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张宏科,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自动化学会常务理事、同济大学教授蒋昌俊,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张平,同济大学教授陈虹以及广汽研究院等将作大会主旨报告。
高峰对话环节则邀请了数十位发言嘉宾,就智能产业、无人驾驶等众多领域的前沿研究展开对话,就智能交通等方面的技术创新探索进行分享,对中国智能车产业的发展建言献策。小马智行联合创始人、广东晶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东风悦享科技有限公司工程师、香港科技大学(深圳)教授、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教授等专家企业家将共话产业发展未来。
亮点二:产研融合,构筑互联互通全产业链生态
本届大会设置了网联智能车技术及应用、智能车电子器件和芯片、车路云智能协同控制技术、智能系统环境感知与构建、智能驾驶安全技术、智能车人机共架技术等六个专题论坛,邀请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15所高校、14家代表企业的近40位专家学者发言,致力于构筑一个互联互通的全产业链生态交流平台,促进智能车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原始创新和高技术的开发应用。
亮点三:全球首个面向网联智能车的通信与多模态感知数据集重磅发布
大会现场将发布全球首个面向网联智能车的包含多车和多路端的通信与多模态感知数据集。该数据集由郑南宁院士指导,程翔教授牵头,联合西安交通大学、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和中信科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完成。
实测数据集包含了丰富的多模态感知信息并覆盖了典型的网联智能应用路段,仿真数据集包含了通信与多模态感知信息,涵盖了城镇、郊区、乡村等多种网联智能交通场景,并具有多时段、多天气、多视角、多车流量密度、多频段、多种天线阵列等丰富场景条件,将为面向网联智能车的通信与多模态感知智能融合理论及方案设计提供重要支撑。
亮点四:高端智能产品惊艳亮相,群企闪耀上演“科技秀”
本次大会也将会有众多智能车相关产品及系统平台亮相,如L4级别自动驾驶汽车、车载便携毫米波智能反射面天线收发系统、车载多模通信网关、智能座舱域控制器等。
现场不仅有智能车核心零部件和本体企业展区,还有服务无人车、智能车集成应用等企业展区。目前参展的单位包括但不限于广汽集团、小马智行、文远知行、西安交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广东芯粤能半导体有限公司、恩艾(中国)仪器有限公司、中信科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西安瀚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
亮点五:表彰人才,将颁发出自动化领域科技奖项
本届大会同期将举办2022年度中国自动化学会科学技术奖励颁奖盛典。中国自动化学会以服务科技工作者、培养科技人才为己任,历年来重视科技人才的培养与举荐工作,不断完善科技奖励体系,打造领域权威奖项;不断调整和完善奖励办法、评价指标、评审程序等,提升科技奖励的公正性和权威性;推动完善评价奖励制度,持续优化人才成长环境,建立三位一体的人才工作路线图,打通人才培育、服务和举荐体系,以高质量人才自主培养实现自动化高水平自立自强。
据悉,中国智能车大会暨国家智能车发展论坛)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科学部和中国自动化学会于2015年创办的品牌学术活动。
该活动旨在推动我国人工智能基础研究领域重要里程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大研究计划“视听觉信息的认知计算”,有力促进了我国智能车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原始创新和高技术开发,增强我国智能车自主研发技术水平和实际应用能力,促进智能车技术产业化应用,推动其在能源、交通等领域的深入应用和产业转型升级。目前已成功举办6届,已成为全国从事智能车辆与自动驾驶相关领域研发、生产及应用机构的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学术交流与技术研讨的重要平台。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方晴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 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