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保护是未成年人的六大保护体系之一。日前,《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服务规范》国家标准(下称“国标”)正式发布,这是我国社会工作服务业第二项,司法社会工作服务领域第一项国家标准,在未成年人司法保护领域引起业内高度关注。值得关注的是,在该国标的主要起草单位中,出现了一家广州市社会组织的身影——广州市越秀区穗青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下称“穗青社工”),其也是广东省唯一一家参与“国标”起草工作的社会组织。
今年年初,第四届广州粤港澳大湾区慈善盛典发布了广州2023年六大慈善行动,其中提到联合国内重要组织、湾区慈善城市制定一批慈善行业标准,为全国慈善事业提供理论支撑、实践参考。社会工作,也被广义的公益慈善概念囊括在内。穗青社工在这一国家标准的制定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而社会工作如何发挥专业价值守护每一位孩子,公益慈善在未成年人保护中又该发挥怎样的作用?广州日报就此采访了穗青社工的负责人李学斌以及一线工作者。
(资料图片)
李学斌透露,目前,穗青社工的服务范围遍布全国,年均服务案例超过200个,服务案例及经验为“国标”提供了参考。他说,“社工的帮扶是柔性的,让司法更有温度。”
社工柔性帮教,让司法更有温度
前几天,穗青社工的社工唐颖(化名)收到了一个好消息——此前的帮教对象汴凌(化名)希望她能陪他去面试新工作。
一年以前,从湖南来穗的少年汴凌因犯盗窃罪被送至了检察院。当时汴凌还未满18岁,最后检察院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汴凌成了唐颖的帮教对象。最初,汴凌对唐颖很抗拒,在帮教期间还曾二次违法。唐颖先做了汴凌的社会关系调查,了解了他的家庭情况、学习情况以及朋辈关系,又与他的父亲保持联系。了解到汴凌生活在重组家庭,童年又有过创伤经历,唐颖多次与其交流,倾听汴凌的心声。
真诚的交流让双方相互建立了信任关系。汴凌也逐步向唐颖吐露了心声,盗窃的最主要原因是寻求刺激感。在听汴凌的倾诉的同时,唐颖向他普法,引导他思考行为后果,走上正道。经过了长达8个月的帮教,汴凌对唐颖有了信任,也越来越多地和她交流自己的想法,之后没再犯过盗窃罪。帮教结束后,汴凌有了找工作的想法,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求助唐颖。
同样的转变也发生在小彬身上。几年前,十六七岁的小彬因犯盗窃罪成为唐颖的帮教对象。在遇到唐颖以前,小彬经常和社会上的不良青年在一起,屡次因打架等行为受到处罚。经过唐颖长期与他的沟通交流,给予他正向的引导,后来,小彬不仅自己改过自新,还主动劝阻身边有盗窃意向的朋友。
在穗青社工,和唐颖一样从事帮教涉案青少年工作的社工有30名。穗青社工成立于2012年,2016年起,该机构专注于为社区矫正对象、安置帮教对象及边缘青少年等弱势群体提供心理疏导、职业技能培训、就业安置等社会工作服务,以提升其自我机能、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穗青社工负责人李学斌认为:“在引导青少年时通常要使用‘软硬兼施’的办法,检察官充当了‘硬’的角色,社工就充当‘软’的角色,用软的方式给青少年做思想工作,让司法更有温度。”
参与“国标”起草,年均服务案例超200个
作为起步较早开展少年司法社会工作的组织,穗青社工有着大量的案例以及经验。2019年,穗青社工参与《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服务规范》国家标准的起草工作,是广东省唯一一家社会组织起草单位。
李学斌说,在开展少年司法社会工作的初期,我国的少年司法社会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涉案未成年人帮教工作通常由检察官完成,社会组织参与的情况并不常见。至2018年2月,最高人民检察院与共青团中央会签了《关于构建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社会支持体系合作框架协议》,提出要借助社会力量,解决涉罪未成年人、有严重不良行为未成年人、未成年被害人及民行案件未成年当事人帮教维权方面实际困难。这一协议可以看作是从顶层设计角度对少年司法社会工作进行的有益探索。
如今,检察官+司法社工开展少年司法工作的模式已经很常见。经过八年的发展,穗青社工如今与广州市人民检察院、广州白云区人民检察院、花都区人民检察院都有稳定的合作关系,年均服务案例超过200个,甚至有些外省的检察院也与其合作,开展来穗涉案未成年人的帮教服务。在李学斌看来,“国标”的公布对于社会组织开展少年司法社会工作也是里程碑式的事件,“其一,‘国标’的颁布为地方性的标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在‘国标’框架下,各地可以结合实际服务情况出台相应标准。其二,‘国标’为未成年人司法社工服务的开展提供具体的指引和规范,特别对于实务操作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其三,按照规范可以系统性地开展未成年人司法社工培训,令司法社工掌握全面的知识和技巧。”
不过,现阶段在开展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时,李学斌认为最大的困难在于专业人才的缺乏。“由于工作周期长,资金支持少,从事这个行业的人比较少,但是案件量每年都在上升,供给和需求不平衡。”他希望政府可以加大财政资金的投入力度,培养更多司法社工人才,满足服务需求。此外,青少年的需要包括就业就学、公益服务(帮教期间)、家庭关系修复、法治意识增强等,慈善资源是重要的补充。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何钻莹、苏赞图/受访者提供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龙成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