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辛亥革命纪念馆,有一位特殊的博物馆教育专员欢欢,她坐在轮椅上为大家讲解,和另外两名同伴一起已经开展博物馆教育活动80场,服务5000余人次。欢欢是“从心启航”·职业社会康复驿站开展的“天使”讲解员就业培训项目的一名受益者,越来越多像欢欢一样的残障人士,通过康复服务从医院走向社区、就业岗位。
参加生活重建训练营
(相关资料图)
重拾自信
如今的欢欢是一个爱笑的女孩,脸上洋溢着明媚的笑容。但曾经的她,认为自己的生活将一直愁云惨淡。
欢欢原是一名杂技演员,21岁那年,在训练中意外摔落,导致T12脊髓损伤,后又因钢板断裂等原因先后做了三次手术,在医院康复治疗近三年。出院后,生活仍不能自理,一直需要插留置尿管。她不敢出门,不敢接触陌生人,生活世界很小。她为此感到很难过,却无能为力。曾经营电商,却因竞争激烈,经营越来越困难,最后只能跟随亲戚到广州探索新的机遇。
“第一次到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是经伤友介绍到门诊检查身体,恰逢医院组织了一场‘脊髓损伤者生活自理同路人分享会’。”欢欢回忆说,“当时一名脊髓损伤者分享了能够自己生活自理并且自驾去北京旅游的经历,我很受鼓舞,开始对自理生活和外出游玩有了憧憬。”
2021年5月,在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社会康复科的邀请下,欢欢参与了脊髓损伤者生活重建训练营,开始学习生活自理技巧和各类医学知识,如膀胱护理与间歇性导尿知识与技巧、轮椅使用技巧、外出技巧与外出训练。经过7天的封闭式训练,欢欢实现了自我突破,能够在轮椅上穿脱衣服、洗澡、处理二便等,没有护工的帮助也能独立外出。她的脸上终于露出久违的自信微笑。
欢欢经过培训成为一名博物馆教育专员
链接资源
帮助更多“折翼天使”书写精彩人生
康复服务不仅帮助患者身体功能的恢复,更通过探访关怀、赋权增能、资源链接、就业支持和指导等,帮助患者自立自信,最终回归社会、重新就业。2021年10月,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邀请欢欢参加“从心启航”·职业社会康复驿站项目,到国家辅助器具华南区域中心辅具科普馆接受职业兴趣探索与职业能力提升。这激发了欢欢对讲解和视频剪辑的兴趣。
为帮助重度残障患者融入社会,省工伤康复医院与辛亥革命纪念馆达成合作意向。经专业讲解培训、考核,欢欢获得了正式的工作证,成为一名博物馆教育专员。娴熟专业的讲解,让欢欢得到了参观者一致肯定,大家都称呼她做“天使”讲解员。
欢欢的经历,也激励着其他残障伙伴,让他们看到自立自信的强大力量,也看到自己未来的无限可能。
据介绍,“从心启航”·职业社会康复驿站是在广东省人社厅、省残联支持下,由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广州市粤康社会服务中心首创的助力残障人士从医院走向社区、就业岗位的服务项目。通过岗前培训、技能培训、心理建设、模拟就业等帮助残障人士重拾信心,平等参与社会活动;链接资源,打造残障与非残障人士的对话交流空间,增进理解合作,改变公众刻板印象,推广新型残障观。
2020年7月,项目在国家辅助器具华南区域中心辅具科普馆开始试点。2021年10月,在辛亥革命纪念馆探索开展“天使”讲解员就业培训项目。2022年3月,建立首个广东省残健融合公益培训体验站,正式开展“天使”博物馆教育专员培训项目,得到了团一大纪念馆、星海音乐博物馆的关注。
目前,项目已开展培训5期,吸引重度残障人士参与110人次,其中成功孵化同侪导师7人,到企业重新就业16人,成功创业5人。同时还推动周边无障碍环境改善,促进广州地铁无障碍服务更精准更优质。项目在2022年众创杯助残公益赛中获得团体助残组银奖。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何颖思 通讯员:黄黎锋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林传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