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稳,则经济稳。制造业强,则城市兴。制造业是经济增长的‘定盘星’和‘稳定器’。”在今日召开的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新闻发布会上,市政府副秘书长、一级巡视员,市工信局党组书记兼局长高裕跃介绍了市工信部门在落实“制造业立市”上的主要工作思路和举措。

经过多年发展,广州在汽车、电子、石化、装备等领域形成了一批规模优势突出、集群效应明显的产业链群,拥有41个工业大类中的35个行业,形成了强大的产业集聚和供应链体系。新一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产业和制造业发展,始终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制造业作为主战场,提出“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要求加快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培育壮大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推动制造业迈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努力打造先进制造业强市和数产融合的标杆城市。

高裕跃表示,广州市工信部门将坚持以“平台赋能、产业提升”为原则,依托“链长制”为工作载体,强化“四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赋能手段,实现工业和信息化发展“5686”工作目标体系。

“5686”即全面打造“五大支柱”“六大行动”“八大提质工程”“两城两都两高地”。“5”是指升级打造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智能网联和新能源汽车、绿色石化和新材料、生物医药与健康、现代高端装备五大支柱产业;“6”是指开展“智车”“强芯”“亮屏”“融网”“健药”“尚品”六大行动;“8”是指实施深度融合的数字经济、产业链群、技术创新、主体壮大、湾区协同、三品战略、绿色低碳、营商环境八大提质工程;“6”是指“两城两都两高地”,即智车之城、软件名城、显示之都、定制之都、新材高地、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高地。

实施“四化”平台赋能行动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这“四化”,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四化”平台主要包括以数字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以综合公共服务为重要支撑的新型经济组织形态。“制造业”,特别是“智造业”,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和“定盘星”。下一步,广州将聚焦建设数产融合的全球标杆城市,力争到2025年,打造100家“四化”平台赋能产业转型升级,引进培育200家左右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商,打造10家以上特色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60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建设一批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等绿色制造示范。市工信局将制定出台相关行动方案,打造一批具有引领作用、较高技术水平和较成熟应用模式的“四化”典型场景和特色园区,培育一批优秀的综合型、专业型和特色型平台服务商,形成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链群。

实施“三去”惠企强企服务行动

当前经济运行面临较大下行压力,困难挑战明显增多,部分行业企业困难加大,小微企业面临运营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将与疫情竞速,和困难赛跑,坚持政策惠企、服务助企、环境活企多措并举,实施‘跑上去、走出去、沉下去’惠企强企服务行动,担起制造业立市重任。”高裕跃说。

“跑上去”,指争取上级政策支持产业发展。市工信部门全力为产业发展和企业争取创新、资金、项目等要素资源,积极申报国家级重大产业试点示范平台,主动申办国家和世界级高端论坛、峰会。

“走出去”,指搭台帮助企业加大供需对接。围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精神,市工信部门主动帮助企业通过供应链合作交流,打破行业壁垒,寻求更加精准合作,以项目建设加大工业投资,推动经济稳增长。今年,市工信部门将加大力度组织企业参展、参会,开拓国内外市场,并筹划举办“广聚群链·湾区启航”产业链供需对接深度行系列活动。

“沉下去”,指深入一线为企业纾难解困。市工信部门集中推动解决产业发展的堵点、难点、痛点,开展“服务企业提升年”行动,以“党支部+局领导”的形式成立20个专责服务组,每周下沉到重点工信企业生产一线“摸实情、问需求、解难题”。

实施新一轮村级工业园三年攻坚升级行动

2021年,广州完成了村级工业园三年整治行动,累计整治提升村级工业园33.8平方公里,新增就业岗位14.78万个、新增固定投资583亿元、预计新增产值733亿元、新增企业5787家、惠及村民123万人,全市村级工业园面貌焕然一新。省委改革办经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印发了《关于支持广州深化村级工业园整治提升加快体制机制创新的实施方案》,明确支持广州走出一条广州特色的城市生态文明发展之路。今年,广州将按照“化零为整,连片规划,产业集聚,特色鲜明”的总思路,以较大村级工业园为核心集聚周边零星片区,立足现状,因地制宜,市区联动科学规划产业功能布局,采用绣花功夫或综合整治的方式推进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催生老城市新活力。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黄庆 通讯员:市工信宣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龙成柳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