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6岁到28岁,双生子跳水选手吴绮婷、吴绮君,从“并蒂莲”到两朵独立的“文武花”,姐姐婷婷习中医、书画,妹妹君君学武术、醒狮,极为形似的脸庞生长出不一样的气质:一个娇憨文气,一个飒爽帅气。

君君(左)在家中教婷婷(右)打木人桩。

14岁的双生姐妹花晶晶、莹莹,在7年的花样游泳训练中,从女娃成长为少女,有几乎一样的面容,一样的内敛和天真。

14岁的双生姐妹花晶晶、莹莹。

“双生子的‘灵犀一点通’在训练和比赛中有天生的优势,但我们从来没有刻意让彼此一模一样,走一样的路。总有一个节点,我们要各自生长。”婷婷笑着说,“就好像古文艺戏里说的那样: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文武姐妹花:“我们既独立,又合作”

小时候,婷婷和君君住在西关老街,因为是双胞胎所以特别引人注目。妈妈特别喜欢把两个女儿打扮得一模一样。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前来学校挑选队员的跳水队教练一眼看中这对双胞胎女孩——跳水台上的双胞胎姐妹花实在太稀有了。通过测试后,婷婷和君君开始了长达6年的艰辛训练。

在比赛中第一次真切感受到双胞胎默契带来的“好处”,是在广州市第十四届运动会的比赛上。因为每次都由妹妹来喊口令,一般会先起跳零点几秒,所以妹妹会略微跳高一些。“我很清楚记得在跳3米板的时候,我用余光看到妹妹已经起跳了,马上也起跳,而且刻意跳低了一点,结果两个人同时落水。”婷婷说,虽然她们的动作难度分不是很高,但因为动作实在配合得太默契了,所以最终拿到了两项双人跳的第三名。

有跳水为身体打下的好基础,初中时期起,两姐妹顺利开始了6年的跆拳道训练,但两个人各自的特点也逐渐显现。妹妹性格相对好动,又痴迷武术,在拳法、技巧上越学越深,后来因为机缘巧合遇到非遗广东醒狮(黄飞鸿狮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邓锦钊师傅,对醒狮这种传统文化越来越着迷。而随着年纪增长,姐姐性子越发沉静,因为运动而对传统跌打、中医产生研究的兴趣,同时又着迷于书画,投入其中不断学习。

如今,婷婷已确定把艺术作为发展的方向,而君君成为非遗广东醒狮(黄飞鸿狮艺)新生代传承人。“其实我经常想可能真的是三岁定八十,我们不同的发展方向,回想起来其实有迹可循。”君君说,小时候父母带两姐妹去饮茶,怕她们到处跑,用纸笔“引诱”她们坐定,姐姐会乖乖地一直画画,而自己会把纸撕碎之后从衣服领口塞进去,塞满整件衣服。

君君笑着解释:“醒狮表演中有一个环节,舞狮者通常会把衣服扎在裤子里,当作一个大口袋用来装利是,就是像我小时候那样从领口装进去的,直到装满整件衣服。”

不过,最近君君一直“谋划”把姐姐调动起来,组成一头双胞胎狮子,“师父一直很想打造女子狮队,但是很难,我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搭档。偶然的机会,姐姐来跟我们一起玩,我们才发现这不就是得来全不费工夫。”作为双胞胎姐妹,既有与生俱来的“心灵感应”,又有此前培养出来的默契,还能经常约见训练,绝对是“最佳拍档”。

而婷婷和邓锦钊师傅的狮队打成一片后,也慢慢对醒狮文化产生了兴趣:“无论是中医、书画还是醒狮,其实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作为90后,如果能深入其中学习,继而身体力行参与到传承、传播中,很有意义。”她和妹妹约定好,给一年时间把“双胞胎狮子”练起来,然后尝试利用多种艺术手段,结合醒狮艺术进行推广。“无论是各自发展,还是找到可以共同努力的方向,都很有意思。”婷婷说,“既独立、又合作,是最适合长大的我们的相处方式。”

花样游泳姐妹花:“现在很像,但未来的路可以不一样”

晶晶、莹莹的出生只相隔一两分钟,“勉强”才被分出了姐姐和妹妹。从小到大,她们的样子、身高、体重都没有太明显的差别。“外人要分辨我们,可能只能从我比姐姐多出来的一颗痣。”莹莹细声细气地说,指着自己眉毛上的痣。晶晶却笑着说,同学们好像是通过她们戴着不同颜色手表来进行分辨的:“还好我们一直不在同一个班,所以还没让同学们太‘苦恼’。”

教练李娟却一直对此很“苦恼”:“她们在水里戴着泳镜泳帽的时候,更无法分辨出谁是谁,只好每次远远喊‘那个姐姐还是妹妹,注意一下这个动作’。”

今年3月才14岁的两姐妹,修长的身形和长手长脚来自近7年的刻苦训练:在初中之前,她们每周要在天河游泳馆练习3个晚上、2个周末的半天,如今因为学业减少了训练次数,但一直没有放弃这项运动。

一开始“入行”,只是因为两个女孩体质较差,父母让她们学习游泳,强身健体。但教练觉得双胞胎姐妹天生有默契,建议她们尝试花样游泳,往双人项目发展。李娟告诉记者,在学员的挑选上,确实有优先选择双胞胎的惯例:“当然除此之外也要根据两个人的特点,在动作编排上尽量发挥各自的优势。“

在过去的几年间,两名小将参加了多次比赛,其中包括双人项目和集体项目。“在双人赛中,作为双胞胎还是有些优势,即使没有音乐,我们也可以通过对彼此的了解,令动作达到同步。”晶晶说,这好像是一种神奇的心灵感应。2018年,她们在全国赛的十岁双人项目中获得第三名,在2021年的市运会中,也获得了双人项目A组的第一名。

这种“心灵感应”时常发生,晶晶说:“其实小时候我们没有通过气,也经常异口同声;还有一次语文考试写作文,我们写了同一个题材,内容还很像,老师觉得好诧异。” 虽然有普通组合不能达到的默契,但作为竞技运动不可能完全靠这种“心灵感应”,靠的还是大量的训练。“其实小时候参加比赛初期,我们的动作并没有那么齐,随着参加的比赛越来越多,临场发挥得越来越好,我们的默契也被锻炼出来。”

日常训练中,姐妹俩要进行舞蹈基本功训练。

虽然花样游泳训练给她们两个带来了很多好处,比如好的身体素质、身材和体态,突出的运动能力和体育成绩,坚毅刻苦的个性……但她们并没有把花样游泳当作未来发展的专业方向。

年纪不大的她们对未来有清晰的规划:“我们希望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专业,然后把花样游泳作为生活的兴趣之一,或者从它给我们打下的基础上发挥出其他的兴趣和专长。”对于未来的变化,她们很期待:“现在我们很像,但未来的路可以不一样。”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林琳图、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陈忧子 实习生:石亮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张映武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