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发展历史文化,持续迸发发展新活力。

位于增城区新塘镇的瓜岭村,以“环境优先、产业先行、文化为魂”的思路,瞄准自身特色,挖掘发挥古村历史文化资源,留下历史记忆,留住难忘乡愁。古街幽巷的瓜岭村,先后被评为“中国传统村落”“全国绿色村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正在打造具有岭南水乡特色的村容村貌,全力打响“百年古村”品牌。

“水乡、古村和文化资源是重要‘传家宝’”

瓜岭村位于增城区新塘镇东部,面积约0.6平方公里,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瓜岭无岭,实为水乡。旧时大多村人搭棚种瓜于此,逐渐定居成村,为取其瓜瓞绵长之意,故名瓜洲,又名瓜岭。

走进瓜岭,品味瓜岭,漫步古街幽巷,文物古迹举目可见,文化故事张耳可听。这里有广东唯一的水上四角碉楼和中西合璧的华侨民居,也有百年古木苍苍、小桥流水潺潺的田园水乡景致。经历数百年沧桑,瓜岭村仍完整保留着明清时期岭南水乡的历史风貌,有保存完整的明清时期岭南民居建筑,有碉楼、宗祠和古民居等文物点20处,2014年年底入选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单,并于2015年确立为广州市美丽乡村。

“我们越来越认识到水乡、古村和文化资源是重要的‘传家宝’,村民的保护意识强了;同时,在乡村振兴中不断活化文化‘传家宝’,村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获得感也越来越强。”瓜岭村党支部书记黄未名说。

瓜岭村祠堂街

严格保护古建筑 传承发展古村落

正在建设的“水乡古村”新乡村示范带,打通了雅瑶河沿岸美丽廊道,闲置地、边角地、河堤种上了树木花草,建成了10多个小公园。“村里的环境变漂亮了,村民都说住在村里更幸福了。”

一直以来,瓜岭村从严抓好村里农村建房管理,防止大拆大建,按照“修旧如旧、建新如旧”的原则,严格保护古建筑,通过对古建筑进行修葺和利用,使村里的古建筑得到很好的保护。最近,村里成立了文物巡护队伍,科学保护利用古建筑,一边开办国学堂、农家书屋、道德讲堂等,一边开展粤剧传承、书画创作、乡村振兴讲座等活动。同时在古建筑悬挂瓜岭村历史文化、名人背景来宣传古村瓜岭,古村落得到保护,进而得到发展。

与此同时,村里还建设非遗培育基地,近20个工作室和文创团队进驻,开展鱼包、剪纸等非遗研学项目,每天都有不少人来游览参观,特别是今年春节有许多的游客到村里体验风土民情。

记忆还在,乡愁还在

宁远碉楼、黄氏公祠、南华书院……既让人见证了古村的古朴和宁静,又展示着其深厚的文化底蕴。高约21米的宁远楼是钢筋混凝土砖木结构正方柱状平顶更楼,为华侨集资修建。每层各置枪眼,楼内留有炮台,三四层四角各置一个锥形小碉堡。1912年,黄田惠、黄锡树等华侨深感教育之重要,便从海外募资回乡筹办瓜洲小学校,是为增城县第一间初级民办学校。如今,校址原地开办著名的南华书院,通过传统文化讲座、培训、交流以及少儿传统文化教育等方式,推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村里因地制宜,编制了各项保护和发展规划,正在打造吾乡岭南精品名村。如今,瓜岭村的游客多了,他们边走边欣赏古居、老树,有一种重回旧岁月的感觉。黄未名介绍,村里走出去的华侨在春节期间,看到亲戚朋友转来的视频,都说瓜岭村的记忆还在、乡愁还在。

在外居住村民陆续搬回村

2021年,瓜岭村获得了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称号,群众生活更安定幸福,许多在外居住的村民也开始陆续搬回村里住了。“我们深刻认识到乡村治理好不好,关键看群众生活和民心民风好不好。”黄未名介绍,为充分调动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瓜岭村推行村民积分制管理工作,搭建瓜岭侨乡海外交流平台,让大家有商有量。

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中,瓜岭村党支部明确了文化历史和乡村旅游的建设发展定位,结合瓜岭村500多年的建村历史,规划依托水道、碉楼、祠堂、荔枝林、水上清代建筑民居群等资源,因地制宜打造具有岭南水乡特色的村容村貌,全力打响瓜岭村“百年古村”品牌。

当前,瓜岭村确立了以现代农业为支撑、实行保护性开发的发展思路,多方式激活村内资源、加快推进示范精品名村项目建设。计划投资4.6亿元,打造具有岭南浓郁特质的岭南精品酒店、乡村文化休闲产业特色的民宿,对古村落区域实行严格保护、活化经营,保留文化的传承;规划建设个性、创意的特色产业立体社区,多途径振兴乡村经济。同时,推动连片土地流转,加大连片土地流转和整合力度,建设集休闲观光、文化体验、科普教育、特色美食及亲子娱乐功能于一体的“亲自然乐园”综合型田园综合体项目——古德农创园项目。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徐静 通讯员唐雪梅、增宣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马俊贤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