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的白云机场口岸入境大厅,回国的海外游子不在少数。验放台上,边检民警仔细核对完证件后,快速在电脑上办理相关手续,而在远离大厅的技术保障队机房里,民警们则同步紧张进行着他们的战斗:PDU排查、服务器排查、网线和光纤排查,民警张凯熟练地在键盘上敲下命令代码;不远处,他的同事庄宇鸿正拿着打光笔穿梭在服务器的“森林”中,紧锣密鼓地排查后台技术问题……
“白云机场是全天候口岸,机器都是每天24小时、全年无休地运转。”白云边检站技术保障队民警张凯说,“我们必须做到对故障处置的‘快准狠’,保障即便是有故障,对前台的影响也只是几秒的卡顿,更重要的是保证我们一线的同事能平稳顺畅地验放旅客,不让机器给人添麻烦。”
根据公安部数据,2021年中国公民的人均通关查验时间仅有45秒。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这群鲜为人知的技术民警们一直在默默奋斗。数据显示,广州白云机场口岸2021年的出入境旅客为80余万人次,居全国空港口岸第2位。仅在2021年,白云边检站技术保障队就完成了边检业务系统升级近10次,处置技术突发故障近50起,处理解决各类系统软硬件等技术问题2000余次,全力保障了白云边检站查验系统的安全平稳运行。
对技术保障队民警来说,每天上班就要巡查机房,那里面的服务器甚至和身边的同事一样亲切,“我们巡的次数多了,每台机器的年份、型号、常发的问题就都了然于心。”每天,他们对边检业务系统服务器巡检5次,每次巡检十数台服务器,除了主服务器,还有机房、UPS电源、交换机、应急笔记本、视频监控等。
为了最快速地排查故障,民警们都会预先做好线路排列检查设计。同时,在口岸的每处机房和监测器前,他们也都实时进行监测。张凯说,“这是为了保证机器在最佳状态下运行。我们的机房常年恒温恒湿,一到南方的雨天湿度超过50%,环境动力监控就有可能误报警。所以哪怕值夜班有时间休息,我们也不敢贪睡。一只耳朵得听着监测器的声响,就只为了检修时能快一分、快一秒。”
机房恒温空调和散热风扇的轰鸣声一般人待一会儿就有所不适,而张凯和同事们在日复一日地巡检中对这些都逐渐习以为常,甚至能在其中辨别出异样的“杂音”。在巡检中,为了不放过任何一个蛛丝马迹,技术队民警在接到其他部门的故障电话后都会第一时间前往查看,“上梯子”“钻桌子”“趴柜子”是家常便饭。
“机器正常时指示灯显示的绿色,是我们最喜欢的颜色!”技术队队长吕涛说,“我们一年内就技术应急的各种情况,开展演练近20次。要在航班落地最繁忙的时刻,我们来实行最真实地故障演练。因为只有这种最真实的操作,才能暴露问题、帮助我们解决问题,保证我们的技术保障工作做到忙中有序。”
又是一天忙碌。凌晨3时许,张凯和同事们巡检完机房后坐在值班室吃泡面补充能量。“就怕出去吃饭错过了监测器报警,延误了时间。在这凑合吃点,一晚上就过去了。”庄鸿宇说。
“辛苦一整天却无事发生,这是我们最高兴的事。”在这群技术民警看来,尽管辛苦,但只要想到每一个归国的旅客在前台顺畅无助地通关,平安到家过一个团圆年,“心里还是挺有成就感的”。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张丹羊 通讯员:邓潮、许如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邱伟荣 通讯员:张小英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邱伟荣、张丹羊 通讯员:吕涛、庄宇鸿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林玮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