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友哥哥画了一个笑脸,小蓝的画上也有一个。”“他们的画还有一个共同点——都有数字!”
“彦朴哥哥的画上有一个虎年杯子,小煜就画了一只猫和蜘蛛合体的杯子。”
“小糖没有觉得卓雅姐姐跟自己有什么不同,哦,不一样的就是她画得特别好。”
刚刚在广州艺博院举办的这一场“Xin·视界”融合共绘活动上,10名特需(自闭症、听力障碍)青少年和10名普通青少年以“5+5”的方式,组成两个共融小组,完成了一次共创,绘出令家长和志愿者感到惊艳的作品。“从这些作品中,并不能区分出谁是特需,谁是普通,它们都一样美好,充满想象力。”一名志愿者说,“尤其是从画面上能看到合作者相互沟通、学习、呼应的痕迹,让人觉得非常欣喜。”
活动分成两个小组:5名具有较好绘画能力的特需(自闭症、听力障碍)青年,与5名年龄从5岁至11岁的普通孩子;5名年龄在5-8岁之间的特需(自闭症)孩子,和5名年龄为12-13岁左右的普通中学生。
负责人邀请了5名具有较强绘画能力的特需青年,在特殊美术老师鱼仔的带领下,鼓励他们与搭档的普通孩子合作,并在这个过程中起一定的带领作用。而跟他们搭档的普通孩子,虽然年龄偏小,但因为他们曾经与特需青年有不同程度的相处,而且参加活动前已经知道活动的模式,因此早有心理准备。
“在画画的过程里,他一直在偷偷看搭档的哥哥在画什么。”一名普通孩子的妈妈说。小糖(化名)的妈妈说,小糖觉得特需伙伴跟她没有什么明显的区别,唯一的区别就是他们画画都特别好看。活动结束后,小糖还跟搭档的卓雅姐姐(听力障碍青年)一起合影留念,特别开心。
小糖自从幼儿园中班开始,就上了广州市少年宫的亲子融合课,接触了不少自闭症的小朋友。“我鼓励她参与各种融合活动,希望她能慢慢意识到,特需伙伴多少跟她有些不一样,但是这个世界本来就有很不同的人,世界包容多种不同形式的存在。”小糖妈妈说,女儿一直对这些特需伙伴没有区别对待,还特别喜欢跟他们一起玩。她真诚说道:“希望她以后有共情的能力,而不是旁观。”
小蓝与20岁的自闭症青年森友搭档,整个过程非常轻松、愉快。原来,她早就跟许多特需伙伴玩在一起了。小蓝的妈妈是特殊老师,所以小蓝在2岁半—4岁半之间就读于特殊学校的幼儿融合班。“她很接纳特需伙伴,经常和他们说话、一起玩游戏。”小蓝妈妈介绍,小蓝已经接触过自闭症、智力障碍、脑瘫、唐氏综合征等不同类型的特需伙伴。
在小蓝妈妈看来,融合教育非常必要:“通过鼓励她与特需伙伴融合,让她了解社会人群的多元性,尊重生命。”经过这样的教育,小蓝变得更有耐心,待人接物更包容。小蓝妈妈觉得这次活动很有意义,自己体会到做志愿者的精神,而且也能给小蓝更多的锻炼。
初中一年级的童童与同学一起在活动中陪伴了小龄的特需孩子,除了她之外,其他同学搭档的特需孩子都较为容易沟通和合作——她搭档的孩子坐不住,而且情绪多次出现起伏,但是童童一直镇定地坐在位子上,等待家长和志愿者与特需孩子沟通、安抚,帮助他重新回到椅子上参与互动。
“其实来之前,我就有心理预期了。”童童说,自己的哥哥就是自闭症青年,在家中也有出现过情绪不稳定的状况,所以她能理解和接纳这种躁动,“其实就算是普通的小孩子,也经常出现哭闹的情况,特需孩子跟他们差别也不会很大,我觉得比他们年长的我们,给予理解和包容就可以了。”
作为陪伴者和协助者参加活动,令她觉得很有意义。童童说:“以后我还会做这样的志愿者。”
广州市扬爱特殊孩子家长俱乐部理事长戴榕是融合教育的推动者,也是这次活动的支持者。她希望有更多的融合活动能邀请普通中学生参与其中,让他们作为志愿者接触不同的特需孩子:“有了了解,才能服务和支持,在未来的人生路上更包容,更有担当。”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林琳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莫伟浓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莫伟浓、林琳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林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