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2年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中,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作用不断彰显,被列为广州今后五年的目标任务之一。
引擎,即区域发展的发动机。在粤港澳大湾区迈向世界级一流湾区的征程上,广州被赋予了驱动、引领、辐射带动的重要使命。根据《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广州要充分发挥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引领作用,全面增强国际商贸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培育提升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功能,着力建设国际大都市。
广州如何更好地彰显大湾区核心引擎作用,做好穗港澳合作这篇大文章,以此激发广州老城市新活力,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呢?近日,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采访了多名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他们从不同角度给出建议。
在大湾区城市群中,广州扶持政策最优厚,是吸引港澳青年落户最多的地方 (骆昌威 摄)
▍打造粤港澳青年双创示范社区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入,创新创业是港澳青年跨进大湾区发展的重要渠道。
“在大湾区城市群中,广州扶持政策最优厚,是吸引港澳青年落户最多的地方,未来应当继续发挥引领作用,联动周边城市资源,壮大港澳青年人才和企业力量。”市政协委员李彩红建议,从扩大与穗澳两地的专业资质互认、增大与港澳高校企业合作力度等方面着手,来增大广州对港澳青年驻扎发展的吸引力。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0月,广州已建成港澳台青年创新创业基地44个,吸引港澳青年近400个创业项目、600余个团队、3000多名青年落户。“无论是示范基地的数量和引入的团队人数、质量均位居全省前列,成效显著。”李彩红说,近年来,广州已成为吸引港澳青年创新创业的热门地。
李彩红建议,为配合企业需求之人才,增大校企合作的力度。用政策吸引在广州读书的澳门大学生留穗就业实习。“将企业和高校紧密合作,落实‘学’到‘研’到‘产’。透过双创基地吸引两地企业合作达到双循环。”
市政协委员王海榕建议,加快打造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示范社区,让广州成为助推湾区青年创业的梦想摇篮,“建议规划部门支持在产业园区地块内,增加商业、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娱乐康体设施,增加生活配套设施,打造24小时生活圈,建设集创业园区、生活社区和商业街区于一体的众创生活综合体。”
同样,市政协委员吴嘉惠也建议打造港澳标准和港澳特色的一站式创业社区,让港澳青年形成社交圈,找到归属感。吴嘉惠还建议引入专业的港澳机构设计和运营,进行市场商业化运营,打造一个健康长远的运营模式。
资料图:粤港澳大湾区首个海归之家 (杨耀烨 摄)
▍数产融合抢占新产业发展风口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中心城市之一,广州在大湾区中具备良好的产业发展优势和基础。面对数字化、绿色化经济发展新方向,广州该如何抢占新产业发展的风口?
“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国际商贸中心和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应与深圳形成优势互补地位,着力制造与商贸物流,突出发展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数产融合全球标杆城市圈。”广州市政协委员、广州市大湾区现代产业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曹长林接受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广州更要以国际领先战略为目标,围绕核心技术、顶尖人才、标准规范等来强化部署,并加以巩固与发展。
广州制造业基础雄厚,要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上率先突破。“这就必须通过数字化和科技创新来改造提升庞大的实体经济,培育一批具有支撑引领作用的世界制造业产业集群。”曹长林强调,通过人工智能、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使广州现代产业体系再上一个新台阶。
去年,广州“链长+链主”双链式“链长制”落地实施;广州建成了华南唯一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传统商贸业搭乘“直播”快车,进行数字化转型……广州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蹄疾步稳、笃行致远。
市政协委员邱达强表示,从全国来看,大湾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整体比较高,广州在科技创新能力日益显示出其厚积薄发的优势。因此广州可把碳减排、碳中和相关技术创新作为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化低碳技术的研发、推广和应用,从而支撑起广州乃至大湾区的能源体系向低碳、清洁、高效、安全、智慧的方向转型,为社会经济绿色循环发展持续注入动力和活力。
广州应突出发展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图为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琶洲核心片区 (陈忧子 摄)
▍以岭南文化汇聚湾区力量
“以岭南传统文化艺术为基础和纽带,深化大湾区文化认同。”市政协委员张艳表示,以岭南文化为纽带,将能更紧密地凝聚湾区力量。“大湾区范围内多个城市在岭南文化艺术的保护与创新方面进行了探索,但是没有形成合力,导致文化资源和建设成果相对分散,资源利用不充分。同时,缺乏针对文化艺术研究成果的数字化转化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文化创新,缺乏标志性的文化艺术类数据资源平台。”据此,张艳建议,创建以广州为基地的粤港澳大湾区岭南文化艺术数据平台。
平台以岭南文化艺术的数字化采集、保存为基础,从分类搜集的角度,进行包括文史资料等静态资源、活态技艺、传承人口述史等素材的采集。在此基础上进行大湾区岭南文化艺术非遗传承人、艺术家的数字画像和文化艺术专题研究、交流,从数字资源采集延伸至学术合作、教育、文化交流等领域,最后进行更广泛的大湾区社会文化服务应用。
同时,借助科技力量,打造“艺术+科技”相融合的城市文化名片。张艳表示,以文化传播、文化认同和打造广州城市文化名片为目标,充分引入前沿数字媒介技术,在数据库建立的基础上,进行文化创意的升级。建立可以应用于更多场景、进行更大范围传播的线上展示及交流活动,对应岭南文化艺术国际传播的需求。打造有影响力的“艺术+科技”文创品牌,为广州城市文化建设增添创意与活力,提升文化软实力。
“穗港澳三地许多优秀的文化旅游资源未能有效融合、形成集合效应。文化与旅游的融合,需要更多创新。”市政协委员郑志雯表示,穗港澳三地旅游业和酒店发展亦应配合各自地理及文化优势,推动有本地特色的住宿及生态文化旅游体验,联合打造文旅IP,通过三地互动,提升广州文旅产业的国际影响力。
以岭南传统文化艺术为基础和纽带,深化大湾区文化认同。图为粤剧表演(廖雪明 摄)
▍以佛穗莞城际引领大湾区“黄金走廊”建设
当前,粤港澳大湾区正在加速建设“轨道上的大湾区”。佛穗莞城际堪称首条“湾区横轴”,东西走向串联了佛山东平中央商务区、广州白鹅潭中央商务区、琶洲电子商务区、第二中央商务区、新塘东部商务区、松山湖高新区、东莞万江商务区等三地最具活力和发展的区域,其建设对于促进佛穗莞三地协调发展、优化人口和经济的空间结构、加速大湾区东西两岸一体化融合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广州市人大代表、广东亚太创新经济研究院理事长李志坚建议,以佛穗莞城际建设为引领,打造大湾区要素高效便捷流动“黄金走廊”。具体来说,以佛穗莞城际建设为契机,以轨道交通带动沿线产业发展、TOD综合开发反哺轨道交通客流,促进人员、货物等各类要素高效便捷流动,提升市场一体化水平。
李志坚表示,要准确把握佛穗莞城际线路走向和站点选址,促进交通流量与经济要素的高效融合,打造大湾区“人才、科创、产业汇聚的黄金走廊”。一方面,佛穗莞城际线路走向和站点设置要突出对沿线重要经济据点、人口较多城镇的覆盖,推动交通枢纽与重要产业功能区、重大产业平台的跨界联动,促进交通流量与经济要素的高效融合,促进“交通—产业—区域”三位一体的良性循环。另一方面,要着眼于一盘棋的整体谋划,将佛穗莞城际打造成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的大湾区“人才、科创、产业汇聚的黄金走廊”,高标准建设要素高效流动、经济高效聚合的佛穗莞区域发展辐射带。
粤港澳大湾区正在加速建设“轨道上的大湾区”,图为穗深城际铁路 (王燕 摄)
同时,建议加强佛穗莞城际沿线土地综合开发,让高品质TOD成为区域新活力中心和可持续发展的脊梁骨,为实现大湾区跨地同城生活提供新可能,为共建大湾区优质生活圈提供新典范。具体来说,一是探索佛穗莞城际沿线土地综合开发(TOD)新模式,创造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深度融合的城市空间布局,让TOD区域成为人口、功能、产业、投资的向往之地、集聚之城。二是探索佛穗莞城际、干线铁路、地铁等制式交通多网融合发展,适应多元化出行需求,引导空间布局与空间拓展,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强化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此外,李志坚还建议创新佛穗莞城际投融资方式,探索跨市共商、共建、共管、共享、共担合作机制。佛穗莞城际建设资金需求大,同时,佛穗莞三市综合交通网络发达,替代性交通出行选择较多,短期内盈利预期并不明朗,但佛穗莞城际对于大湾区一体化建设意义却十分重大。因此,有必要发挥政府和社会资金参与的双重效应,通过“产业+沿线土地综合开发+社会资本”的模式,集聚客流,打造经济增长极,减轻当期财政出资以及未来运营补亏的压力,实现项目可持续发展。一方面,着力推进投融资、建设、运营、综合开发、产业发展等前期研究,统筹佛穗莞城际沿线土地资源,提升轨道沿线空间价值,建立土地溢价反哺轨道交通建设的体制机制,成立佛穗莞城际产业基金,进一步缓解城市和区域财政压力。另一方面,出台佛穗莞城际沿线土地综合开发政策,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充分挖掘城际轨道交通项目资源、潜力和价值,吸引社会长期资本参与项目建设,建立利益共享和亏损共担机制,有效破解资金筹措难题,促进佛穗莞城际健康发展。
李志坚表示,粤港澳大湾区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一个更加内畅外联快捷高效的大湾区将会是中国更好参与全球竞争、融入全球价值链的关键。作为首条“湾区横轴”的佛穗莞城际,其有序开发建设与健康发展对于支撑大湾区积极融入全球市场经济体系具有极强的示范带动作用。
粤港澳大湾区正在加速建设“轨道上的大湾区”,图为广州南站 (苏俊杰 摄)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肖桂来、张露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叶碧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