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广州市天河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开幕。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总结了过去一年来的成绩,明确了今年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记者获悉,今年,天河将新建公办中小学、幼儿园5所,新增优质公办学位不少于5000个,新增城镇就业4万人。天河还将协调推动地铁11号线、18号线、13号线二期天河段加快建设,力争建成5个口袋公园。

新的一年,天河将继续着力补齐民生短板,破解民生难题,内容涵盖教育、医疗、交通、环境等各方面,让发展更有温度,让民生更有质感。

民生保障:新增城镇就业4万人

2022年,天河区将发挥经济增长的就业带动力,深入实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工程,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8000人次以上,聚焦特殊困难群体、高校毕业生等实施精准就业服务,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3000人以上,确保特困失业人员、“零就业” 家庭一人就业率保持100%,新增城镇就业4万人。积极推动新业态就业人群社会保障政策落实落地。

同时,建成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21个。全面提升街道颐康中心管理服务水平,力争社区颐康服务站覆盖率达50%,持续推进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和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优化区老人院运营管理,打造省五星级养老机构。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落实房地产长效机制,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切实保障好人民群众住房需求。持续做好对口帮扶地区产业、就业、消费“三项帮扶”,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优质教育:新增优质公办学位不少于5000个

“幼有善育,学有优教”是天河教育的“金字招牌”。2022年,天河将持续推进 “天河优教行动”,扎实开展“双减”工作,义务教育学校100%实现校内课后托管服务,促进义务教育提质增效。坚持公益普惠方向,巩固提升学前教育“5080”成果。

此外,加快推动天河外国语学校智慧城校区、广州中学凤凰校区二期等重点工程建设,确保清华附中湾区学校二期校区年内开工,新建公办中小学、幼儿园5所,新增优质公办学位不少于 5000个。坚持引育结合,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

医疗健康:完成区第二人民医院立项

在建设健康天河样板方面,天河将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举措,扎实抓好重要节点、 重点场所、重点人群疫情防控,安全规范、科学精准做好核酸检测,持续推进疫苗接种,织密筑牢疫情防控防线。

同时,有序落实医疗卫生机构布局规划,完成区第二人民医院立项和中山大学肿瘤医学科学中心控规调整,确保广东省骨科研究院南侧大楼项目完成立项、北侧大楼投入使用。持续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推动全民健康信息平合天河区医疗机构一网联通。免费提供新生儿疾病筛查和复筛服务,助力三孩生育政策落地。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完成沙东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升级改造工程。

文体事业:举办文化艺术惠民活动、公益文化艺术培训各200场次

繁荣文化体育事业。大力推动天河艺术公园共建项目建设,加快区图书馆新馆等重点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和达标率,举办文化艺术惠民活动200场次、公益文化艺术培训200场次。巩固提升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成果,提升文创产业大会·天河峰会、尚天河文化季、广州乞巧文化节、车陂国际龙舟文化艺术节等品牌影响力。提质发展国家文化出口基地,支持广州文化发展集团做大做强,打造具有全国竞争力的骨干文化企业群。

交通体系:车陂路过江隧道等12个项目完工通车

未来一年,天河将完善内通外畅交通体系,抢抓高铁入城契机,以国际一流标准加快推进广州火车东站改造,协调推动地铁11号线、18号线、13号线二期天河段加快建设。市区合力攻坚推进火炉山隧道、临江大道东延线、车陂路北延线等28条主干道路建设,大力推动天河科技园10号路、大观街二期等24条次支道路建设,力争临江大道—阅江路隧道,广园路—五山路立交工程、 华观路—科韵路节点改造等10个项目开工,推动车陂路过江隧道、华观路西段等12个项目完工通车。加快实施非沥青路面整治二期工程,力争打通汇景北路延长线,水荫四横路等一批断头路。持续推进公交、地铁衔接互补,优化提升慢行系统,全面提升城区交通效能。

生态环境:力争建成5个口袋公园

展望今年,天河将建设清新怡人生态环境,出台2030年碳达峰行动方案,开展全域综合能源专项规划,加快广州国际金融城综合能源项目建设,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双控”管理,积极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深入推行“林长制”,健全“生态公园—城市公园—社区公园—口袋公园”四级公园体系,大力推进白云山“还绿于民、还景于民”工程,力争建成5个口袋公园,打造“公园内的城区、城区里的公园”。

此外,支持华南植物园创建国家植物园。坚决落实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做好扬尘、餐饮油烟、挥发性有机物和机动车等污染防治。加强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坚持系统治水,新增海绵城市建成区面积2.5平方公里,建设碧道11公里,推进剩余38条合流渠箱清污分流治理,推动排水单元达标比例达85%以上。新建、改建公厕16座。提升垃圾分类精细化管理水平。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陈钧圣、何瑞琪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莫伟浓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林静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