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自2023年1月8日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国家卫健委也表示不再公布无症状感染者数据,并解除了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采取的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对其实施“乙类乙管”。这意味着国内将不再实行封控隔离,也不在进行对于风险区的判定。 对于不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终将隐入尘烟,影响经济发展的疫情和疫情管控正在逐一被清理,但在进入今年冬季,经过两年时间蛰伏的流感病毒却再一次暴发,且这次的趋势比以往都要显得来势汹汹。 截至11月26日的一周时间里,美国CDC收到了来自全美各地实验室超3.4万份流感阳性报告,这是有史以来美国第一次一周内录得如此多的流感阳性。据福克斯新闻网12月25日报道,本次流感季美国至少已有1.2万人死于流感相关疾病。CDC最新的预计数据也指出,2022-2023流感季美国流感患者约为1300-2700万人,610-1300万人就诊,12-26万人因流感住院,7300-21000人因流感死亡。 因为是全所未有的全新疾病,世界对传染性疾病的焦点几乎全部集中在新冠身上,减弱了对流感的关注,但美国传染病主任Thomas Russo表示:“疫情之前,流感是每年美国最致命的呼吸道病毒”。虽然流感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种存在已久的普遍传染性疾病,但本次的感染趋势却是有所不同。对比以往12月以后才明显上升的病例数据,美国本次流感的爆发时间要更早且上升速度更快。 美国几乎是对新冠疫情最先采取宽松管控措施的国家,2022年4月当中国民众还在坚持每日核酸打卡时,美国政府就已经取消了机场、火车、公交车等所有口罩强制令。而对流感病毒同样十分有效的防疫措施被完全放开后,对于“大病初愈”的美国人而言,体内没有足够的免疫力抵抗流感病毒的同时又少了物理防护,内外屏障的缺失成为本次美国流感快速反弹的主要原因。 CDC主任Rochelle Walensky在近期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本季已有7.8万名流感患者住院,每10万名美国人中有近17人,是“十年来冬季的最高数字”。而本次来势汹汹的美国流感对于同样处于流感季节的中国是否会形成同规模的感染趋势无疑成为当下最值得关注的热点。但事实上,美国在新冠疫情管控措施以及放开的时间点上和中国有着明显不同,相关流感数据可能并不具备较高的对比意义,相比之下,管控措施较为“保守”的日本更具参考价值。与美国截然相反的是,2022年5月,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明确表示:佩戴口罩是预防感染的基本措施,政府认为现阶段放宽“口罩令”不现实。而且日本大部分店家现在都还保留着一定的防疫措施,而像戴口罩、洗手消毒、保持社交距离等这些更是需要遵守的基本防疫礼节。 在入境方面,很长一段时间内日本更是实行了严格的管理措施,甚至到现在日本政府还加强以中国入境者为对象的新冠病毒口岸管理。但限制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为了振兴国内旅游经济,从去年10月开始日本开始放宽对外国籍旅客的入境限制和检疫规定。也因此,绝对的防护措施变得难以保证,日本流感开始逐渐反弹。 据日本厚生劳动省于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截止1月1日的一周时间里,全国47个都道府县中,有30个地区的病毒性流感的感染人数已经超过了“流行”标准。据全国5000家定点观察医疗机构的报告,最近一周的病毒性流感的就诊人数已经达到9768人,比上一周的3665人,增加了1.6倍。同日本一样,封控后的逐一开放成为每个疫情国家复苏经济的主题。本月8号,国内持续将近三年的“赴华旅客入境集中隔离”政策正式宣告结束,香港与内地也实现首阶段免检疫通关。国家对于清除影响经济复苏障碍的力度开始越来越大,但随着大规模人员得到充分的自由流动,国内流感数据的反弹趋势也越来越明显。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感监测数据显示,2022年夏季,我国南方已出现五年同期最高水平的流感流行,进入 12 月,南方省份门急诊流感样病例百分比为 13.0%,北方省份为 8.3%,全国范围内都出现流感样病例数明显升高的趋势。 2022年1-7月,中国流感发病数为197万例,共导致15人死亡,与疫情期间相比呈现明显的反弹走势。虽然该数据对比同时间维度的美国要明显缓和不少,且口罩等基本防疫措施在可以延续的基础上,国内流感阳性病例预计也会低于美国,但目前比流感更可怕的,是流感病毒和新冠病毒的叠加,美国本次反常的流感季就是因为流感病毒与新冠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同时在人群中传播。这种“双病毒感染”也已在日本东京形成流行趋势。据NHK电视台于1月5日报道,位于东京的一家儿科诊所仅上午就接诊了17名发烧患者,其中7人为新冠病毒感染者,4人为病毒性流感感染者。此外,日本达到流感流行标准的地区同时也是新冠病毒的重灾区。 对于中国来说也存在同样的隐患。据2022-2023版的《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指出,我国在冬春季节可能会出现新冠和流感等多种呼吸道传染病合并流行的情形,该指南建议18岁及以上人群同时接种灭活流感疫苗和新冠疫苗。而对于促进提高国内流感疫苗接种率确实很有必要,根据2019年数据,中国流感疫苗的总覆盖率不足2%,甚至连医务人员的流感疫苗接种率也仅为15%,远低于其它国家46.7%的接种率中数。对于未接种流感疫苗的人群来说,面临着更高的双重感染风险。 除了分别接种两剂疫苗的方式外,为了便利群众需求,世界顶级生物制药公司也纷纷开始研制针对两种病毒的“联合疫苗”。2022年11月辉瑞宣布启动针对流感和新冠病毒的一种基于mRNA的联合疫苗的一期试验。而研制出NVX-CoV2373一朝成名天下知的诺瓦瓦克斯医药,也紧随其后在12月30日宣布启动一项第二阶段试验,该试验旨在评估其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新冠-流感联合疫苗(CIC)候选疫苗。 当然处于试验阶段的“双联疫苗”,在本次冬春流感季基本没有上市的可能,所以现阶段接种新冠和流感两针疫苗仍是首选。目前国内成熟的流感疫苗厂家包括华兰疫苗、金迪克、百克生物等。 而除了接种疫苗外,针对流感病毒也有相应的治疗药物,奥司他韦就是其中之一。通过抑制神经氨酸酶,奥司他韦可以减少流感病毒的复制和扩散,一项Meta分析显示,奥司他韦针对流感患者暴露后预防的有效性为81%;在医疗机构,奥司他韦对流感患者密切接触者的3天保护效果为93%,所以自1999年上市以来,奥司他韦就一直是治疗流感病毒的主要关键用药。(注:可威为磷酸奥司他韦颗粒) 在PubMed披露的一项名为“Efficacy of oseltamivir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infected with Covid-19”的研究中,通过比较患者的两种不同治疗方案,评估奥司他韦在联合治疗中的疗效。在这项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中,对 285 名确诊 Covid-19 的患者进行研究,且根据入院日期,分为接受奥司他韦治疗和接受常规治疗两组。 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奥司他韦组从入院到出院的中位时间明显短(4.9 vs 6.6天,p < 0.001)。此外还发现奥司他韦组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1.7% vs 6.7%,p = 0.06),多变量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3)。最终该研究结论表明:奥司他韦在治疗Covid-19感染患者的疗效上可以缩短住院时间且降低死亡率。对于每年必有的流感季国家也认识到了相关药物的重要性,磷酸奥司他韦胶囊已被纳入医保类药物,且在2019年,国家医保局也放宽了奥司他韦(口服常释剂型、颗粒剂)的医保限定支付范围,患者可以根据当地标准和自身需求进行选择。 其实对于流感疫苗和奥司他韦来说,因为疫情期间严格的防疫措施都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低谷期,而现在这些蛰伏两年的流感资产在“新冠+流感”的双重冲击以及周期的趋势催化下,有望迎来反弹趋势。 总的来说,国家层面的强制管控已经结束,但从“肺炎”到“感染”的转变并不意味着新冠疫情的彻底消失,在此基础上甚至还叠加了流感病毒的爆发,面对双重考验个人的自主防护仍然不可松懈,而对于大部分没有基础疾病的成年人,仍然可以选择最为经济实惠且有效的口罩防护,但对于儿童、老人和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群,还是建议多一项疫苗或药物的加强措施。
推荐内容
-
冰箱行业修复明显,容声开辟全新增长赛道-今亮点
-
环球热推荐:海尔三门冰箱怎么调温度视频(海尔三门冰箱怎么调温度)
-
天天观察:不思议迷宫龙之溪谷隐藏冈布奥_忍者蛙冈布奥
-
全球微速讯:冬瓜子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症有啥 冬瓜子的功效与作用
-
【环球聚看点】淄博飙车少年撞人 少年撞人逃逸被淄博市民拦下
-
ST中嘉(000889)5月25日9点31分触及跌停板-环球短讯
-
金苍蝇亲身用后感 金苍蝇|天天快看
-
焦点日报:周公解梦梦见好多蛇_梦境内容介绍
-
东方国信:公司属于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行业,不会布局预制菜行业
-
全球观速讯丨大韩航空开通首尔至郑州国际货运航线 拓展中国市场业务版图
-
15人“捡漏”粤B牌!深圳最新车牌竞价最低1万成交
-
文科生,求职市场最尴尬的存在
-
【当前独家】民法典宣传月丨民法典知识问答——人格权编
-
打败“零食刺客”,“性价比”零食可以走多远? 世界热文
-
数电发票办理,你学会了吗
-
沪指跌1.28%失守年线 关注3200点整数关口的支撑力度 每日报道
-
探馆 | 更有温度、高度、广度的中关村论坛 全球热讯
-
钇90树脂微球治疗为肝癌患者带来更多选择
-
建设科创平台 激发创新活力 天天百事通
-
西安交大第三十四届“腾飞杯”创新创业大赛闭幕
-
走进北京科技周,感受量子科技的中国“加速度”_天天热资讯
-
水乡客厅·方厅水院开工啦!
-
头条:出门请带伞!通州今天有雷雨!局地冰雹大风
-
都江堰市中兴学校荣获成都市第四届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评二等奖! 热点聚焦
-
三维提醒强质效
-
比亚迪、长城汽车股价双双走低
-
珠海免税拱北口岸进境免税店焕新亮相 高质量发展打开成长新空间
-
苏州:对获批的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给予最高1000万元绩效补贴_世界速看料
-
在小小的花园里面挖呀挖呀挖……社区生态园里开出共治共享的花-报道
-
初级考后审核地区有哪些?准备哪些材料?
-
叶志荣双色球第2023059期:蓝球注意2路号码,红球双胆关注18、32
-
实战丨腾讯广告:中老年广告业务年增速超200%!中老年教育如何高效拓客?
-
环球关注:新华保险理赔案例:100万理赔金,为急性白血病幼儿保驾护航
-
职等你来!就在本周六蚌埠这里! 天天快报
-
突破性方法将“顽固”金属转化为薄膜|实时
-
脑-脊柱接口让瘫痪者“用思想走路”
-
入夏在即,失眠患者渐多,近年风靡的褪黑素可以吃吗? 热议
-
武汉一小学生校内被撞身亡:涉事教师刑拘 校长免职
-
星露谷物语海边农场怎么规划 星露谷物语农场规划思路分享 前沿热点
-
江西赣州住房公积金累计缴存总额突破600亿元
-
当前快播:存储“老将”磁带还能再战:2022 年出货量增长,量大便宜寿命长
-
时讯:乡村振兴丨庆元五大堡:“莓”好产业奏响富民增收曲
-
【全球速看料】推广粤港两地人才流通!湾区融合推动港企进军内地市场
-
长城举报比亚迪污染物排放不达标!长城新能源和比亚迪新能源哪个好?
-
微信二维码怎么用?微信二维码收款可以查到对方信息吗?
-
理财起息是什么意思?理财起息日之前给利息吗?
-
支付宝提现时间多久到账?支付宝提现额度哪里看?
-
突然宣布!新冠重返第一!!!_天天即时
-
李立群整整跪地4个小时,嗷嗷大哭表示自己是不孝子_快资讯
-
人口增长最多的10座地级市:苏州居首,中西部跑出黑马 讯息
-
比音勒芬谢秉政央视专访:资本出海布局全球品牌
-
C航天上市首日遭融券卖出376.86万股
-
沉浸式生涯体验,让如今的学子们对未来“心中有数”|今日讯
-
获奖!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科普活动成绩显著
-
现货黄金如何交易?现货黄金的操作技巧
-
NASA预警的小行星从天掠过,这类天外来客还有多少 每日信息
-
股票配售是好是坏?股票配售的可转债需要买入操作吗?
-
天天微速讯:什么是酒店的社会效益_什么是酒店式公寓
-
招商银行一卡通属于几类卡?招商银行一卡通可以取款吗?
-
股票生命线是指什么线?股票生命线指标怎么看?
-
天天热点!阳历1119是什么星座(1 19是什么星座)
-
八三版射雕英雄传全集免费观看 八三
-
大家风范丨青年科学家刘玲:一位医者的“道”与“术”|百事通
-
未决赔款准备金是什么?未决赔款准备金的计算方法
-
民生银行积分怎么获得?民生银行积分领取失败怎么回事?
-
招商银行信用贷款额度一般是多少?招商银行信用贷款还不上有什么后果?
-
俄外贸银行行长:完全有理由期待,人民币在未来10年内能取代美元_新要闻
-
荣根燃,全网首发,巅峰来袭!
-
从算力、AI到原始创新,联想创投总裁贺志强最新研判
-
刚刚比亚迪回应被长城汽车举报:欢迎有关部门随时过来调查、取证和检测
-
我国持续深入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
焦点速递!森林狼主帅芬奇:对球队核心阵容满意 不会急于寻求改变
-
国米连续两年夺得意大利杯冠军,上次做到是在09/10&10/11赛季|最新消息
-
举杯狂欢!国米38岁队长5次神扑:最后1次救主,今夏告别 每日热议
-
【全球速看料】谁能成为中国版啤酒之王?|啤酒新周期②
-
曾单日销售额破56万的“罗森现象”,为什么消失了?
-
极兔、菜鸟都盯上了IPO,物流格局再生变
-
被执行超6.3亿,国美困局难解,黄光裕还有牌可打吗?|每日视讯
-
万物到家东风下,巨头们与饿了么“双赢奔赴”
-
热头条丨《自然》:母乳脂肪酸对新生小鼠心脏成熟十分关键
-
石油化工专家关兴亚逝世,享年92岁 每日热讯
-
脑-脊髓通信植入装置助力瘫痪后运动能力恢复
-
国际著名光催化材料专家叶金花受聘河北大学
-
奥克股份:公司如有相关计划,将按照相关规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
民国五年袁大头银元价格(2023年05月25日)
-
头部企业集结 联手创新企业共建生态圈
-
环球微资讯!黑龙江省前四个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28.5% 增速位于全国第5位
-
余姚鹿亭乡白鹿狮峰观旭日初升 云海苍茫
-
俄国防部大楼发生火灾,现场烟雾弥漫?俄方回应-当前速读
-
深圳市中心⇋广州市中心,68分钟!-动态焦点
-
中国GDP排名世界前列,但人均经济哪里出了问题?
-
天天观天下!@求职者:济南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多个岗位招聘
-
菱形科技:VR+工业应用服务
-
全球聚焦:别慌!三个信号,A股很快就会企稳了
-
天天微头条丨长达40年!本田合资零部件厂商承认造假
-
环球热门:怀柔50MeV质子回旋加速器正式交付使用
-
林莽荣获加拿大高等研究院全球学者奖-环球看点
-
震撼!历时9年,上千万字《胡先骕全集》首发 当前热讯
-
环球热点评!荷兰一瘫痪男子脑内被植入信号传导装置后可重新行走
-
长期低剂量高氟暴露所致空间记忆损伤机制获进展_全球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