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广东21个城市陆续发布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前三季度,全省21个城市中有14个市经济实现正增长,其中7个市经济增速超过同期全省平均增速(0.7%),分别为:汕尾(4.6%)、阳江(3.3%)、深圳(2.6%)、云浮(2.5%)、韶关(2.3%)、清远(2.2%)、广州(1%)。位于粤东的汕尾、粤西的阳江与位于珠三角的深圳,位列全省前三。前三季度深圳GDP为19786.98亿元,同比增长2.6%。在这背后,是深圳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在疫情下体现出色的抗风险能力。深圳海关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深圳进出口总额达2.1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其中,出口1.19万亿元,下降0.9%,出口规模居全国大中城市之首。进口9903.9亿元,增长7.3%。

此前,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披露:“十三五”时期,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的大台阶,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济结构持续优化,预计二〇二〇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一百万亿元;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五千五百七十五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粮食年产量连续五年稳定在一万三千亿斤以上。未来总部经济发展峰期如何?

2020总部经济产品入市报告分析

总部经济是基于企业内部不同功能环节在空间上的合理布局,实现跨区域优化配置资源的一种新经济形态和企业组织方式。总部经济产业关联度强、集聚带动作用大,已成为城市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和经济实力进一步提升,以及新型城镇化和城市群战略深入推进,城市经济在区域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引领作用更加突出,发展总部经济不仅有利于城市资产增值、人才集聚、消费带动、品牌提升、就业扩大、税收增长,而且有利于企业提升知名度、拓展市场空间、获取优质服务。从区域协同发展的视角看,总部经济还有利于发挥高梯度区域的辐射带动力,促进区域整体竞争力的跃升。

城市竞争是国家竞争的主力,城市建设尤其是创新城市建设离不开高端、优质企业资源的导入。而总部企业作为企业群体中的骨干,是创新基因和创新要素密集,同时又具有较强的经济控制力、品牌影响力、辐射带动力的经济单元。因此,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尤其是集聚世界500强、全球独角兽等跨国型总部企业,总部经济有利于加快提升北京、上海、深圳等国际性大城市的国际品牌力、国际影响力和国际经济控制力,加速集聚全球高端企业资源,构建适应全球化竞争和新时代要求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培养能够适应国际市场规则和具有国际投资运营能力的全球型企业成为支援“一带一路”建设和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重要一环。总部经济具有跨区域配置和调动资源的特性,借助“一带一路”建设的历史性契机,加快培养有能力有潜力的大型企业集团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利用总部形式参与对外投资、并购和控股,同时保证企业研发、投资、战略等高附加值环节留在国内,既能利用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助力企业跳跃成长,又能借助发展中国家的低要素成本优势实现资源的跨区域合理配置,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化解产能过剩、提升创新能力、降低要素成本,助推企业组织变革和国际化进程。

城市经济如果能够始终坚持以开放合作为路径、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区域联动为追求,充分利用总部经济的发展机遇,结合本地实际定制规模化、集约化、网络化、智慧化、国际化的城市总部基地模式,与总部经济错位发展、融合发展,直至协同发展,必将为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更多动力,扩展更多空间。

总部经济(Headquarters Economy),是伴随着商务园区、中心商务区(CBD)的出现才被发现的一种经济模式。它因为某一单一产业价值的吸引力,而出现众多资源大聚合,形成有特定职能的经济区域,在此区域高端集合,如同军队里发号施令的司令部,司令部辐射周围区域,成为一种特殊的经济模式,在中国称为总部经济,该区域也相应地被称为总部基地。

总部经济产品入市报告依据全国及海外多种相关报纸杂志的基础信息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资料和数据,客观、多角度地对市场进行了分析研究。报告在总结中国总部经济行业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结合新时期的各方面因素,对行业的发展趋势给予了细致和审慎的预测论证。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