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监管要求,分级基金必须在今年年底前取消分级机制,所以,最近这段时间,各基金公司掀起了分级基金的转型热潮,有投资者问,假如我手里现在还持有分级基金的B份额,我要不要尽快抛掉呢?如果不抛掉,会有什么风险呢?本期财富雅谈,我们就来说说这些问题。对话嘉宾:恒泰证券私人财富团队负责人王莽。

冯雅:最近我看到有机构对分级基金不断地进行风险提示,说目前已经有多只分级基金的B份额出现了密集溢价的情况。请给我们分析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这种情况对于那些持有B份额的投资者来说,意味着有哪些风险?

王莽:出现这种情况,主要还是7月初那一波市场快速上涨,以及后续比较剧烈的市场波动导致的。溢价通常是因为场内的交易价格高于这只基金的实际净值,因为分级基金的B类份额在场内交易的时候有涨跌幅的限制。

比如今天有个指数跌了4%,因为B份额的杠杆可能是在1点几倍到5倍之间,如果按照一定的杠杆率来算,指数跌了4%,那么它的净值可能跌了12%;但是它场内的价格,因为有涨跌幅的限制,场内的价格最多只能跌10%。

这样这个产品的场内交易价格就比其实际净值跌得少,就会导致场内份额最终的交易价格比它的净值要高。这样就出现了一个比较典型的被动溢价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涨跌幅限制带来的。

另外,分级基金有个机制,它可以分拆母基金。你买一只母基金,然后到场内分拆成A份额和B份额。但是现在有很多基金公司在限制这种方式,主要是为了减少这类场内份额的增加。

先在场外买,然后再拿到场内去分拆,这种套利机制实际上是为了帮助这个产品的交易价格恢复合理。这个过程被基金公司切断以后,实际上也会导致B类份额变得更稀缺,这样就有可能带来溢价。

B类份额的溢价实际上是有风险的,一个投资品的交易价格不可能长期保持不合理的溢价。

它现在主要面临两个风险,一个是会有一些套利资金进场,先申购母基金,然后拆分成A份额和B份额,再把B份额卖出,这样就有可能会产生我们经常说的砸盘的情况。另一个风险还是转型或者清盘的风险,就是分级B的场内交易价格会向净值靠拢,它的价格会受到冲击。

所以如果要规避这种情况,最好的方式就是不要再碰这个东西了。因为现在分级基金的成交量很小,现在还留下来的投资者都是一些比较成熟的,它确实不太适合普通的投资者。

冯雅:你刚才建议大家尽量不要再去碰分级基金,特别是B份额,所以,如果在这之前稀里糊涂买了分级基金B份额的投资者,最好是赶紧把它抛掉,对吧?

王莽:对,对于大部分人来讲,不用等到那个时候。因为如果按照市场正常的运作机制,原则上B类的交易价格会逐渐向净值靠拢,也就是说它可能跌到跟净值一个水平,所以我觉得不太有利于这类产品的持有人,我觉得最好的方式还是规避。

冯雅:刚才我们说的是B份额,那对于持有A份额的投资者呢?他们会不会有什么意外的收获?我看到有观点说,在分级基金整改的过程中,溢价的B端投资者会面临溢价收敛的风险,但是折价的A端投资者却可能会享受折价带来的收益,你是不是认同这种观点?

王莽:因为分级基金的整改最终是要按照净值来兑付的,不管你场内的交易价格是多少,是折价的或者是溢价的,最终都是按照净值来兑付的。

按照净值兑付,意味着原来的折溢价就需要消失,而分级基金A类跟B类份额都会向真正的价值靠拢。B类的如果溢价,可能会下跌,A类如果是折价的,也会因此获得一些额外的奖赏,因为它是折价的,而它又要按照净值来兑付,这就相当于它有一个潜在的收益空间。

举个例子,比如你在餐厅里买了5块钱一瓶水,你不出餐厅的时候,5块钱再卖给别人,也许还会有人要;但是只要你出了餐厅,不好意思,不管东西在餐厅里面多少钱,它现在不值那么多钱。B类投资者只能面临一个溢价收敛的过程。同理,你在更便宜的渠道买到一瓶水,现在拿到公开市场上去卖掉,相当于你可以获得价差的空间,这部分其实也是A类投资者可以获得的一个奖励。

推荐内容